2022年国家硕士研究生选拔考试在济南市教育考试中心设立的报名点须知
济南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报考点(3701)只招收驻济高校济南校区就读的应届本科学生,或者工作或户籍在济南市的其他符合报考资格的人员。
报名研究生之前,考生应当先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其公开网址和教育网址,同时也要访问报考点的官方网站,以便全面掌握山东省各个报考点公布的确认信息,防止选错报考点,导致无法顺利完成确认。若因考生自身原因选错报考点,进而无法进行确认,所产生的后果考生需自行负责。
以下情形济南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报考点不接受报名:
申请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应考者,涉及这些高校的报名、信息核实、考试相关事宜,请与这些高校的研究生招生部门联系,并且要选这些高校指定的报考点进行报名。
一、济南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报考点(3701)报名条件及要求
依照国家及省级关于202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各项规范,按时进行网络报名,并完成相关费用缴纳。
应届本科毕业生,需为普通高校的应届本科学生,就读学校应为驻济高校的济南校区;全日制成人教育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点是不是考试地点,包括成人高校或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其学习形式必须是经过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正规全日制,高校的所在地以及学习的地点均须在济南;持有济南市户籍的各类应届毕业生,应该选择学籍所在地的报考点进行报考。

非全日制成人教育以及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的学生,如果他们在录取当年的九月一日之前能够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那么他们必须是在济南工作或者拥有济南的户籍才可以报名参加考试,如果考生的工作和户籍都不在济南,那么他们应该去工作地或者户籍地的报考点进行报名。
往届毕业生,报名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自己在济南有工作,二是自己在济南有户口。如果在人才服务机构存放档案,但是工作和户口都不在济南的考生,应该回到自己工作或者户口所在地的报名点去报名。
报考济南教育招生考试院指定的考点3701的考生,在正式报名前,务必仔细研读教育部以及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关于2022年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的各类文件、规定和本项说明,需根据个人条件逐一核实允许报考的人员类别、地域约束、所需证件、报考领域、具体时限等各项条件,若因自身条件不符或未满足报考要求及相关政策,导致无法完成信息确认、参加考试、进入复试或最终被录取,由此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考生需自行承担。
二、网上报名、缴费时间
网络登记时段是2021年10月5日到10月25日,每个时段从早上9点到晚上10点都可以操作,网络先行登记时期为2021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个时段同样是早上9点到晚上10点,在此期间登记成功,登记会生效。
网上的缴费时段是2021年10月5日到10月25日,每天的办理时间从早上9点到晚上10点,最晚必须在10月25日晚上10点前搞定网络缴费的事情,过这个时间点就不再办理补缴了。
报名费用,针对业务课二科目代码以“5”开头的专业,每位考生为220元,针对其他专业,每位考生为180元。
报名费的处理方式如下:已经进行网上或现场确认,并且完成了考场安排,但是最终没有参加考试的人,无法拿回报名费。如果是因为报名者在网络支付环节操作失误,或者遇到了网络技术上的问题,导致同一个报名号被重复缴费了,那么只会退还多出来的那部分报名费。
请考生不要在缴纳报考费后立即注销银行卡,否则将影响退费。
三、网上确认时间安排

为了让考生更加便利,我院报考点在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信息的核实环节,仍旧沿用网络确认的办法。
考生网上核对个人信息时段为2021年10月30日到11月4日16时整,此为首次提交材料起止期限,若超时则无法继续上传。倘若审核未获通过,须补齐相关材料的最后期限定于2021年11月5日14时整。
四、考生上传材料
济南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报考点(3701)考生上传材料如下:
(一)应届本科毕业生
考生均需上传:居民身份证、学生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应届普通大学及全天候成人教育本科学员,还得提交学生身份证明附有个人影像,加盖教育机构官方印鉴,确保各学年学籍齐全(截至二零二一一至二零二二学年首学期),成人教育类别应标明“非业余制”。倘若学生身份证明遗失或毕业时间推迟未予注明,能够递交由学校学务部门(如教务部门、学生管理部门等)出具并附有照片的学籍文件。外地高校的医学类学生,若在济南的医院进行实践学习,就必须提交两份文件,一份由就读学校的实践派出机构出具,用以证明派遣情况,另一份由实习医院的实践管理部门出具,用以证明接收情况。
非全日制成人教育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的学生,在录取当年九月一日前能够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这类考生需要提交作为自学考试或网络教育学生的相关证明文件,例如准考证、成绩单等。

济南本地考生:需要提交户口簿首页,还有编录页和本人页;如果是单位户口,只需递交首页,可以是原件或盖了单位公章的复印件,以及个人页的原件。
外地户籍在济南上班的考生:另外需要提交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济南市劳动者社会保险缴纳凭证”,这个证明要自行在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获取,确保是单位参保,缴纳时间要覆盖报名确认阶段2021年9到10月,并且不需要学历证明,同时还要附上报考时填写的单位开具的工作证明。
(二)往届毕业生
考生均需上传: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
济南地区的考生,另外需要提交户口簿的主页,还有目录页和个人的那一页;如果是合住的户口,只需要提交主页,可以是原件,也可以是盖了单位公章的复印件,并且要加上个人的那一页,必须是原件。
外地户籍在济南就业的人员:需要提交由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发的“济南市劳动者社会保险缴纳情况说明”(考生应自行访问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网络平台获取,要求单位已参保起步网校,缴费时间须包含报名确认阶段2021年9月至10月),并且还要附上报考时填写的用人单位的在职证明文件。
学历证明遗失的考生,需要提交“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发布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登记表》或者《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文书》。
(三)若考生在海外取得了学历证明,就务必附上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授予的《外国学历学位认证文件》。
申请“退伍大学生士兵专项研究生招生项目”的人员,同样需要提交个人的《入伍许可文件》以及《退伍证明》。

现役军人考生需要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军人身份证件,同时要出示学历证明,如果学历证明遗失,就必须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者《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六)报考研究生需要在校生提交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文件,或者提交培养单位开具的离校证明。
报名时务必仔细阅读我校发布的招生说明和最新通知,按照指引准时提交所需文件,并做好最终确认。报名者需亲自检查网络报名数据的准确性,一旦确认提交,初试、复试及最终录取环节均不得更改,相关责任由报名者自行负责。
有些考生需要到现场核实信息,他们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带着教育部、山东省和本院要求的相关文件,前往报考点指定位置,也就是济南市经二路195号济南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完成信息核实、拍照等手续。
五、考生需要提交的文件规格,将在教育部发布系统规范之后,于十月份的中间时段,向考生公布具体信息,请留意济南市教育招生考试院的官方网站。
六、注意事项
考生必须满足教育部以及山东省对于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所有规定条件。每名考生只能提交一份有效的网上报名资料,报名时必须完成费用缴纳,未缴纳费用的报名信息将被视为无效,无法进行网上确认。
根据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要求,考生需要认真核对网上报名信息,确认无误后不能再更改,初试、复试和录取环节都不会调整,责任由考生自己负责。报名时要特别注意核对毕业时间、毕业证编号等关键信息,填写时务必仔细检查,保证与相关证件完全相符。学历检查未获批准的人员,应尽快依照系统指引,完成学信网学历验证流程的申请。报名资料有误需在网报时段内更正,确认信息后不再允许调整。
考生需登录研招网自行打印准考证。考前一天,考生可在规定时段前往考点指定地点,了解考试具体要求,熟悉考场布局报考点是不是考试地点,但禁止进入考场。有关考点、考场信息及熟悉考场的时间,均会注明在准考证上。

4.考生要凭居民身份证原件参加考试。身份证丢失须及时补办。
考生需要深入掌握公共卫生常识,注重自我保护,防止人群聚集,每天主动检测体温,认真记录,并留意自身身体情况。
七、诚信考试温馨提醒
依照国家规定需要出示身份证明的场合,若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偷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且情节恶劣,将面临拘役或管制,同时可能并处或单独处以罚金。
根据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七条部分内容,考试组织方及工作人员在考试期间或结束后,若察觉到考生存在以下情形,须判定其存在考试作弊行为:借助虚构证件、证明、档案等手段,骗取考试参与权、加分待遇或取得虚假考试成绩的。
依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范》:若报考站工作人员察觉到考生存在伪造证明材料的情况,须联络公安部门,并且要协助公安部门暂时收缴该类证明。
《刑法修正案(九)》新增了关于考试作弊的相关规定,请各位考生务必重视并加以学习。《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有详细条款说明:考生只要在考场内携带了手机等通讯设备,不论是否启封使用,或者设备中是否存有考试信息,都将被视为违规作弊行为,该次考试所有科目成绩作废,记为零分。这次研究生考试会执行双重检查,背包、手机、腕表等物品禁止带入封闭区域和考场。考试期间,考生需持准考证和身份证入场,除《考生须知》明确允许的物品外,其他东西都不能带入考场。
济南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在此郑重告诫考生们:报名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进行信息核对、参加考试等环节,务必增强诚信观念、遵守规章制度、明晰法律规范,切莫出现违规违法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