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的被称作“神童”的田晓菲,在年仅13岁的时候就被北京大学破格予以录取,之后踏上出国留学之路,在28岁之际嫁给了53岁的美国籍老师,在婚后马上就更改成为美国国籍 。
田晓菲,如今身为国际汉学界的重量级人物,是现任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她的著作《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秋水堂论金瓶梅》等,在学术圈引发巨大反响,还获得美国学术界多项大奖,这位学界翘楚的人生轨迹曾存有充满戏剧性的转折。
1971年,田晓菲出生在哈尔滨,那是一个书香世家,这个小女孩聪慧过人,4岁时就在《天津日报》上发表了人生第一首诗,当时,父亲在天津文联工作,他怎么也没想到,女儿的天赋会如此惊人。
田晓菲在70年代,和家人一起挤在简陋的地震棚里,当时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然而就是这个喜爱读书的小姑娘,在艰苦环境当中,硬是培养出了超乎寻常的文学素养。
她13岁那年出版诗歌,该诗歌获得一等奖,于是她一举被北京大学破格录取,要知道当时北京大学是很多人拼尽全力,都难以企及的学府 。
于北大求学之时,田晓菲结识了诗人海子,他俩成了挚友,可是天妒英才,海子25岁时卧轨自杀,海子离世给她带去沉重打击,或许正是这段经历,促使她做成改变人生轨迹那样的决定,远赴重洋去美国求学。
命运向来满是意外,于哈佛攻读博士之际贝语网校,她碰到了改变其一生之人,那便是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这位年长她25岁的导师,不单单是她学术路途上的引导者,更成了她的人生伴侣。
消息传回到国内的时候,舆论一下子就炸锅了,“为了绿卡”,“学术妲己”这一类各种各样难听的标签纷纷接连不断地到来,最令人感到震惊的是这个情况,她在时年二十有八的那一年,毅然决然地做出决定嫁给了五十三岁的宇文所安,之后又变更成为美国国籍句号
田晓菲母亲接到女儿越洋电话时差一点气晕过去,然而面对各方质疑,这位是才女的她只是淡然回应说让时间说话吧。
的确时间给出了堪称最佳的答案,婚后的田晓菲并未依附于丈夫,而是凭借自身实力在学术界稳稳地站住脚跟北京大学出国留学,35岁之际就成为哈佛最为年轻的华裔教授北京大学出国留学,尽管因学术操劳致使满头皆是白发,然而她所取得的成就大家都能看见。
她进行研究,其范围跨越古代与现代,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一直到网络文学领域,对于这些都能够阐述出新的见解,在国际汉学界当中,她开创性地提出了多个重要理论,还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研究生。
最令人难以预料的是,这位看上去叛逆的学者,事实上为中国文化于国际学界的传播贡献了巨大力量,她以英语撰写的中国文学研究著作,使更多西方学者知晓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眼下的田晓菲依旧伫立在哈佛的演台上,借她的思路阐释着华夏文学,从地震棚中走出的才女,至享誉国际的著名学者,她以切实行动证实,人生不必被世俗目光规束,只要坚守自身的决断,便可闪耀独特的华光。
关于此情况,您持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于下方评论区域留言,烦请您轻点一下“关注”以及“点赞”,借此便利您下次能够看到更为引人入胜的内容,祝愿您生活中充满愉悦,多谢给予支持。
信源:凤凰网2015.9.13《宇文所安与田晓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