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 2004—2008 年高中教育发展规划印发,加快高中教育发展

常见问题2024-10-21 21:13:48佚名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网校头条,市政府有关直属单位:

《阳江市2004-2008年高中教育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4 年 9 月 20 日

阳江市2004-2008年高中教育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的意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委员会”(粤府发[2001]85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的决定的意见》(粤府[2001]85号)精神2004]第4号)为加快发展我市高中教育阳江市第一中学,制定了2004-2008年全市高中教育发展规划。

一、我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现状

我市现有普通高中22所,其中独立普通高中4所,完全中学18所,在校学生32162人。现有专任教师1779人,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12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6%。具体分布为:阳春市学校9所,学生12064人;阳东县学校4所,学生5734人;阳西县学校2所,在校学生3814人;江城区4所学校,3472名学生;海陵实验区一所学校,学生1044人; 2所市立学校,学生6,034人。

2000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8422人; 2001年,在校学生8,875人; 2002年,在校学生11,476人; 2003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12483人,升学率41.18%;中等职业学校招生7900人,晋升为中等职业学校

高等教育入学率17.7%;全市初中毕业生入学率为58.88%。

二、我市普通高中发展目标任务

目前,我市已有部分学生在初中就读。预计2004年至2008年初中毕业生人数分别为:40667人、43849人、46748人、46303人、46012人。按照省委要求,到2008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要达到80%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5%;城市高中教育基本普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0%以上;全县初中毕业生入学率达到80%以上。按照这一要求,2004年至2008年我市初中毕业生入学率应分别达到65%、70%、72%、75%、80%。高中与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比例为7:3,我市普通高中今年至2008年连续五年逐年招生19464人、22456人、24387人、25073人、27827人、10707人、6690人、8405人、 4778,新增2402度;五年共新增学位32982个,共667个班,其中阳春市240个班、阳东市100个班、阳西市120个班、江城市181个班(含市级)、阳春市26个班。海陵。到2008年,普通高中在校学生达到77287人。

五年内新增班级667个,其中2004年至2008年分别新增216个、135个、171个、97个和48个班级。实现这一目标,一是采取布局调整等多种措施,扩大现有普通高中规模,容纳204个班级;二是搬迁、扩建、新建普通高中,容纳463个班级。

三、发​​展普通高中的具体措施

我市普通高中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满足人民教育需要出发,以新建、扩建、搬迁学校为重点,以学校为主体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的决定的意见》(粤府〔2004〕4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的决定的意见》为主体,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粤府发〔2001〕85号)。通过制度创新、市场运作等手段,解决学校建设资金问题,建设一批普通高中学校高起点、大规模、快地,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发展普通高中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新建、扩建、搬迁一批学校。

各县(市、区)要根据学位需求,通过制度创新和市场化手段

运作方式是每年筹集资金新建、扩建和搬迁一批学校,提供普通高中发展所需的学位。

1、阳江市第一中学搬迁。阳江市第一中学现有校舍将留给阳江市实验中学扩大办学规模,按现有体制办学。一中搬迁资金主要通过贷款、政府投资、部门支持和减免相关费用、招商引资等方式提供。搬迁后的一中规模将更大,占地600亩,开设120个班级。学校原学位按原办学制度收费,新学位按社会力量办学制度收费。市实验中学收到的校舍费和每年招生筹集的资金用于支持市一中偿还贷款。该市第一中学搬迁分三期实施。 2005年秋季,新学校开始招收高中一年级学生,原学校升格的二、三年级学生在原教学楼学习。 2007年秋后,阳江市第一中学整体乔迁新校。

2、加快阳江同心中学建设。学校将按照省一级普通高中标准建设,办学规模60个班。学校的建设资金由社会捐赠和省里支持提供。学校分两期建设,2004年底招收16个班,2006年招收20个班,达到60个班的规模。

3.建设人才学校。学校按照省一级普通高中标准建设,办学规模60个班。学校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社会捐赠。 2004年开始建设,2005年秋季开始招生。

4、建设阳东县第二中学。征用阳东县龙塘路以东450亩土地,作为阳东二中校址。 2004年底前征地,2005年春季动工,2007年竣工。校园总面积450亩,校舍建筑面积85000平方米,75个教学班,4200名学生学生,总投资1.33亿元。

5、扩建阳东县第一中学。阳东县教师进修学校将搬迁,校址转移至阳东县第一中学。新建教学楼2栋、教师宿舍6栋、食堂1个、体育馆1个,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总投资3767万元。 2004年开始扩招,2007年达到90个班的办学规模。

六、阳春市第一中学搬迁。学校现有120个班级,按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设计。每年招收40个班级,在校生6480人。校园占地600亩,总投资12428万元。 2004年底完成征地工作,2005年春季动工,2005年秋季开始招生。阳春市第一中学搬迁后,阳春市实验中学(初中)于原校址设立。

7、阳西县复兴中学搬迁。学校占地300亩,办学规模60个班。 2005年动工,2007年竣工,在奋兴中学原址上建初中一所。

8.扩建阳西县第一中学。 2005年开始建设和扩招,2007年达到90个教学班规模。

9、扩建阳春二中、阳春三中、春湾中学、合水中学、府城中学、河西中学、海陵中学,到2007年共增设60个班。

10、阳春市于2004年至2008年新建阳春市第四中学,学校现有90多个班级。

(二)加快布局调整,扩大现有普通高中规模。

1、将江城区漠南中学改制为独立普通高中,初中划归平溪中学、平北中学。学校占地150亩。从2004年秋季开始,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扩大到8个班,并开始逐年扩大,2007年达到60个班的办学规模。

2、阳江市第二中学和阳江市第七中学的初中和高中分开。从2005年开始,两所学校不再招收普通高中生。利用两校原有教学资源,扩大初中办学规模,解决城市初中班级规模大的问题。两校普通高中(各6班)招收新生任务均由同心中学承担。

阳江市一中喜报_阳江市第一中学_阳江一中学官网

3.将阳西县方正中学改为独立普通高中。 2005年开始招生,2004年开始扩建。阳西县政府将通过市场运作筹集4000万元,到2007年达到90个班的办学规模。

4、2004年开始,原为职业中学的阳东县鹤山中学改制为独立普通高中。今年将招收14个班,并逐年扩大,到2007年学校规模达到48个班。

5、其他普通高中要挖掘潜力,扩大规模,逐步整合,向县城、中心镇发展阳江市第一中学,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规模与效率、数量与质量的统一。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我市普通高中教育规模扩大后,各级政府将解决师资配备问题。新进教师的部分工资福利将由学校通过社会力量办学机制解决。

2、普通高中教育规模扩大后,我市教师将通过择优录用的方式面向全国招聘。

3、通过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普通高中教师的学术水平。

四、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阳江市一中喜报_阳江一中学官网_阳江市第一中学

我市原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8所(含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下同)。 2001年,通过撤销、合并、改制,开始布局结构调整,保留中等职业学校11所,现有在校生11842人。根据我市2004年至2008年初中毕业生人数,按照普通高中学生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比例7:3的要求,我市招生7024人,招生7024人分别为 2004 年至 2008 年的每一年。在校生8991人、10185人、10524人、11042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分别达到15230人、19944人、25709人、29029人、29547人。规划建设3000人以上规模的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2所、2000人以上规模的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4所、中等职业教育培训中心3个、5个2008年省级重点建设中心。

(一)重点办好阳江市第一职业高中、阳江市卫生学校、阳江市技工学校。到2006年,阳江第一职业高中将以国家重点职业高中为基础,建设成为现代化骨干示范学校。

(2)阳西县第一职业高中的建设,将使阳西县中等职业学校向县城发展,改变现有中等职业学校分散在乡镇、村庄的布局。学校计划于2004年下半年开始征地,2005年开始招生,2008年建成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三)扩大阳东县汤坪中学规模。学校于2005年前设立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4)搬迁扩建阳春职业技术学校,到2008年成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五)阳江技工学校搬迁。学校建成后,将拥有在校生6000人。

(六)加快阳东县新洲中学建设,扩大学校规模,建成以种植业为主的示范性职业技术学校。

(七)加快市中等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新实训大楼、设备设施、师资队伍、核心专业建设。市中等职业培训中心新大楼将于今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