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问爆的德国科隆大学MBA项目,真相竟然是这些

常见问题2025-09-10 09:13:35佚名

德国MBA项目中被问爆的科隆大学,究竟有没有真本事?身为在德国待了5年的留学老手,今日为大家拿出最实在的干货。不搞华而不实的排名比较,直接呈现在校生的第一手吐槽,毕业生薪资实际情况,以及你绝对想象不到的隐秘福利。

正文主体:

一、德国人自己都抢着读的三大真相

科隆MBA毕业生去向表明,近40%进入拜耳、西门子等德企总部,这是企业界的隐形通行证 ,有个学姐毕业就拿到7.5万欧年薪 ,偷偷说这比某些藤校回国薪资还实在 。

教授阵容人才济济,教战略管理的教授是麦肯锡德国的前合伙人,财务课老师曾在德意志银行操盘过200亿的项目。

企业合作项目数量众多,以至于难以挑选:每学期至少有3个真实企业案例,去年有一个小组为汉莎航空做的方案直接被采用了 。

二、这些槽点你得忍着

小组作业会让人熬到秃头,德国同学有着执着的精神,能让你体验到“凌晨三点的科隆大教堂夜景”这般的经历 。

啤酒社交是必须要修习的课程,周四晚上会有学生在酒吧聚会,要是不去参加,就会错过结识重要人脉的机会 。

英语项目中夹杂着德语,授课全部采用英文,然而在企业参访时,德国老板一兴奋就会说德语 。

三、2024年最新报考内幕

学费暗中上涨,今年涨到了4.8万欧,不过可以分期支付科隆大学官网,与曼海姆的5.2万欧相比,还算比较良心的 。

有个中国学生拿到了文化交流奖学金,凭借的是“川菜厨艺”,没错,做饭视频也能够作为申请材料 。

申请“学问”:以上建议有一定冲击力,不过有工作的人即便只有650分也被录取了,关键在于职业规划的匹配程度 。

四、适合这三类人申请

有在德企工作的人,想要转到管理岗位,比如有个宝马工程师读完后直接升任部门主管 。

想以低成本留在欧洲工作,毕业后可获得18个月工作签证,具备德语B1水平就能找到工作。

3. 家族企业接班人(课程里真有继承者管理模块)

德国留学后悔榜:这些专业千万别碰!

一、课程难到“怀疑人生”的硬核专业

1. 机械工程()

都说德国机械厉害,然而厉害专业所要付出的代价便是有着“地狱级”的课程表,从材料力学这门课程到热动力学这门课程,每一门课程都能够让文科生瞬间不知所措,更厉害的是,德国大学的实验课要求极为严格,只要出现一个数据误差就会让你重新做三天,朋友小李在亚琛工大学习机械专业,第一学期就有两门必修课不及格,现在天天念叨:“当初选择一个商科专业多好……”

2. 法学()

别以为靠背法条就能解决问题!德国法律要求不仅要精通德语,而且要掌握拉丁语专业术语。更糟糕的是“国家考试()”,其通过率常年低于50%。即便熬过五年时间,如果没进入前30%,基本上就与法官、检察官无缘了,总而言之只能转行去做行政工作。

二、就业市场“透心凉”的专业

1. 药学()

听起来很厉害?实际情况是德国的药店早就被连锁集团垄断了,当地药剂师的岗位已经有十年没有涨过了。更糟糕的是,想要进入药企研发部?人家宁愿要化学、生物专业的硕士,也不会招收纯粹的药学专业毕业生。

2. 日耳曼文学()

学德语的前往德国攻读日耳曼文学,这情形如同四川人跑去重庆学习吃辣,简直就是自讨苦吃。毕业生除了去当德语老师外,基本上只能费尽周折去争抢出版社编辑的职位。关键在于,德国本国的学生找工作都困难重重,外国人要是没有欧盟身份,那找工作更是难如登天。

三、毕业率低到“离谱”的专业

1. 心理学()

全德限制专业(NC)的顶尖水平,入学平均分从1.3开始(德国分数1.0为最高)。进入之后才发觉要学完《统计学》《神经生物学》这类难度大的课程,临床方向还需要在医院实习以及进行论文答辩。慕尼黑大学的心理系学生自我调侃说:“读这个专业就如同买彩票,能够毕业的都是极其幸运的人。”

2. 理论物理( )

教授上课第一句话是,你们当中能拿到学位的人不会超过三分之一,不管怎么说都是如此。这话并非虚言。从量子力学到弦理论,没有竞赛金奖的基础根本无法应对。更让人难过的是,企业根本不招收理论物理专业的本科生,要是想就业,那就先读到博士才行!

四、你以为能躺平?其实全是坑!

建筑学()

听起来很有文艺气息且浪漫吗?其实熬夜画图才是每天的常态。在德国学习建筑系,要学习结构力学,要学习建筑材料,还要会使用3D建模软件。最让人觉得糟糕的是实习科隆大学官网,要是想进入知名事务所,那得先自费进行半年的无偿劳动才行。

哲学()

“自由而无用”的学科在德国确实没什么用处。除非你立志成为大学教授,不然毕业后很可能会成为咖啡店的“哲学顾问”。别笑,柏林有学长在咖啡馆兼职时给人讲解尼采,每小时报酬是12欧 。

“上岸人”的血泪忠告

1. 别盲目迷信“德国强势专业”

机械、汽车工程的实力确实很强,然而毕业难度与就业压力是成正比的。除非是真正的学霸,而且还是工作狂,不然就要谨慎选择 。

2. 提前查毕业率数据

每个大学的官网都设有“Prü”(考试统计),从中可以查看你打算就读的专业平均毕业所需年限,还能了解该专业的挂科率是多少 。

3. 多问在读生,少信中介

某中介大力吹捧的“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实际上在德国根本寻觅不到对口岗位,无论怎么说,毕业生最终全都转行去做旅游相关工作了。

4. 语言关比想象中难

不要以为通过了德语B2考试就可以毫无阻碍,工程类专业经常会出现像“焊缝检测”这样的词汇,即便如此上课的时候还是会听不懂 。

亲情提示一下,德国大学转专业比国内复杂很多,选专业前一定要考虑清楚。那些听起来神秘的“跨文化研究”“欧洲社会学”,可能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现,自己既缺乏文化素养,又不了解社会情况。

写到这儿的时候,突然收到了朋友的消息,他在汉诺威学习建筑学,目前正在工地搬砖,以此来完成实习任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