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园相亲角太年轻,英语角才是老资格!来听听爷叔的洋腔

移民政策2024-07-06 21:05:27佚名

大家都知道人民公园里有一个相亲角。

但与同一幼儿园的英语角相比,相亲角的年龄还是太小了。

人民公园英语角创建于1978年,是全国第一个英语角。

如今,它还在原来的位置。但经过岁月的洗礼,场景是神奇的。你大概找不到另一个地方,能看到这么多大叔写外语。

熟能生巧,快来听听大叔用外国口音讲话吧。

从正佳电影院对面的大门进入人民公园,叔叔阿姨们各自占据一块区域,支起小白板,忙着给自己的孩子寻找伙伴。

这是约会角。

穿过人群,拐过三个弯,我们就到了公园西南角的荷花池边,这里也围了一圈人。

这个隐秘而安静的地方是一个已经存在了40年的英语角。

■人民公园荷花池边,有一个比相亲角更古老的英语角。

每个周日下午,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这里,并在晚上 7 点左右散去。

但这里的场景和相亲角完全不一样。夏末的午后,大约有 30 个人,大多是中老年人,大多数是男性。

“现在基本就就这么几个人,疫情期间,人就更少了。”一位大叔告诉我。

他们三五成群,有的用英语就某个“话题”进行对话。通常是一个人讲,其他人听。

“对男人来说,政治是最大的话题,现在他们谈论的是特朗普、拜登。”在英语角工作近30年的老周说。

■周日下午人们三五成群聚集在英语角。

其余的人你就有点糊涂了,上海话、普通话、英文轮流用。

如果你走过去仔细听的话,从大叔讲的上海话和英语混合着​​的味道就能隐约听出这是一个英语角。

“如果我有空,我想来这里。”

“我就住在附近,这里人很多。”瘦瘦的大叔老杨告诉我,他几乎每周都会来这里。

“至于我,我更高兴(成为英语使用者)。”

“一是我经常来这里,所以可能我的英语比其他一些人更好。”

早年,英语角位于如今的老年约会角所在地。

偌大的相亲角里,那些在A4纸上写下基本信息的都是为子女找相亲的父母,而那些空手而来、没有任何“道具”的,则是为自己找相亲的老人。

■该亭子以前是英语角所在地,现在被老年人相亲角占据。

“相亲角越来越大,因为学英语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另一方面,家长们现在也愿意花钱,认为这是一种疯狂的方式。”

随着英语学习渠道的多样化,英语角的热度已不复当年。

于是,英语角搬迁到了现在的荷花池畔。

“曾经有一段时间,两个国家和平共处,没有发生冲突。后来,伊朗侵占了英国角的领土。”张大叔说。

“伊拉通常比你来得早。有时他早上就来了,聚集了一大群人。过了一会儿,我觉得空间太狭窄了。所以我被迫来到这里。”

老张第一次来到人民公园英语角是1981年,当时他还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

“在此之前,我基本都呆在南京东路外滩入口处,和外国人聊一些旅行的事情。”

当时,外滩上有很多外国旅游团。

“经常可以看到旅游大巴,每天都有一群游客停在那里。(经常可以看到旅游大巴,每天都有外国旅游团停在那里。)”

老张讲道讲的都是标准的英国腔。

“当时我正在学英语,学校里没有这种氛围,所以我每周日有空的时候都会去英语角。那时候,学英语很流行。”

其实英语角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英语热”,那时候人们渴望知识,想出国,想去外企工作。

■1984年12月3日《解放日报》图片新闻

20世纪80年代末,老周从同济大学毕业后,到一家水泥厂工作。

因为他大学时学的是德语,所以当时如果想跳槽到外企,就需要继续学习英语。

“我来这里是为了找工作,我的动机非常明确。”

“最初,上海的外资企业很火爆,需要大量会说外语的人才,但市场上这样的人才很少,所以很多人都想学。”

1992年,老周如愿以偿,成功跳槽到了一家外企工作。

老周认为,英语角不仅是一个学习英语的平台,更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

“一开始没有网络,特别是出国的事情,各种国外的信息,都是在这里交流,那时候很流行。”

一本英语百科全书这样定义人民公园英语角:成立于1978年,全国第一家英语角。

■ 一本英语百科全书包含有关上海英语角的条目

然而,在英语角,其形成的时间和方式与上述有所不同。

已年过六旬的杨先生1979年考入上海外国语学院(现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40年来,他一直坚持来英语角。

他记得1978-1979年左右,很多年轻人坐在人民公园里读英语。

“当时家里条件很差,人均面积只有2平方米左右,寒暑假就呆在公园里看书。”

久而久之,“就会有一两个会说英语的人,他们就会蹲在附近用英语交谈。”

老杨认为,这就是英语角的雏形,但直到1980年才开始扎根。

他强调,英语角的形成是“有组织的”(自发的)、“没有组织者,人人都是组织者”(没有组织者)。

86岁的孙先生说,他早在1975年就知道人民公园里有一个“英语角”。

最初,一群年轻人在附近的一家咖啡店里创办了一个面对面学习英语的地方。“后来聊天室扩展到了格。”

不管怎样,这一幕被媒体记录了下来。1984年,《中国日报》文摘翻译了一段《中国日报》的文字,并记录道:

“每周日早上 7:30 左右,大约有 200 人聚集在这里练习说英语。”

“他们中有工人、大学生、老师、中学生、公务员、退休人员,年龄从15岁到70岁不等,其中80%是年轻人。”

此外,英语角里还居住着一些外国人。

1991年,《新民晚报》报道了一个美国人约翰,他在上海呆了3年,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当英语老师期间,几乎每周都去英语角。

■1991年,《新民晚报》报道了一位常住英语角的外国人。

“我不懂中文,但我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与中国人有更多的接触。”

“每次我去那里,总是被一大群人围着。我们谈论的话题很广泛,从国际问题到中国的经济改革上海英语角,从美国的风俗习惯到电视电影,等等。”

“他们渴望了解很多事情贝语网校,我会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渠道越来越多,对英语角仍抱有好奇心的外国人在来上海旅游前都会在网上询问具体的时间。

有这样的疑问。

一位懂行的受访者建议他去酒吧,并友情提醒:“别走错了上海英语角,公园里也有‘ ’。”

在老杨的记忆里,英语角最高峰的时候,有三四百人。“(但)最高峰的时候,人没有现在相亲角那么多。”他笑着说。

■相亲角如今的壮观规模,是英语角远远达不到的。

英语角当时位于如今的荷花池畔,但面积比现在大5-6倍。

“荷塘边有几张石圆桌,中间有几棵大树,后面是一家小店,店门正对着荷塘,店后门有一条长长的走廊,可以避雨。”老杨这样形容当时英语角的环境。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人民公园整修后,英语角被搬迁到公园另一角的凉亭里,后来凉亭被老人相亲角占用,英语角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本文如实记录了受访者的英文表达,不排除存在一些语法错误。

- 结尾 -

撰文:江天涯/摄影:江天涯/

视频拍摄:江天涯/稿件编辑:韩小妮/

绘图:二黑/画笔:陈东妮/

拍照:二黑/

:陈不好玩/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