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源远流长,学养深厚。渊源于1951年建校,设立于1979年,是云南最早开办专科(1979)、本科(1982)和硕士(1998年学术型,2011年专业型)、博士(2013)及博士后(2014)教育的金融学专业。作为学校首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004),先后获批省重点建设专业(2005)、省重点学科(2005)、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和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在2018年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居9个金融学专业建设点第一(1/9)、24个金融学类专业建设点第一(1/24),最终被确立为C+;2019年成功申报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首批建设点,是云南省金融类本科专业首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在2019年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并被评为B-,具备了进入国内一流本科专业的基本标志。
金融学专业建设历程与成就
金融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教育部
2019
金融学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教育部、财政部
2010
金融学专业(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云南省教育厅
2013
金融学专业(省重点专业、省重点学科)
云南省教育厅
2005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云南财经大学
2004
培养目标
金融学专业按照“立足云岭,放眼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服从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顺应金融态势;对接人才需求,对标国家一流,紧跟世界前沿”的发展定位,以“新金融理念”为引导,以“大金融学科”为依托,以“成长·成才”为主题,以“读书·实践·创新”为主线,紧扣夯实金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素养、基本技能,提高金融业务操作及其风险防范与政策分析能力,凝练“普惠金融”“沿边金融”“金融科技”等专业特色优势,不断创新“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重实践”的培养模式,努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具备健全人格、良好心理素质和合作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志于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能胜任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金融人才。
主要课程
课程结构包含通识教育课、专业课、创新创业与实践体验课,应修156学分。其中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为体现专业特色优势,在2021级专业选修课中金融专业介绍,新增金融科技模块和普惠金融模块的相关课程。
专业基础课包含: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各3学分,共24学分。
按“国标”5+X要求,专业必修课包含: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国际金融(双语)、金融风险管理、投资学、中央银行学、期货与期权金融专业介绍,各3学分,共24学分。
专业选修课包含:金融企业会计、固定收益证券、国际结算、银行营销学、保险学、信托与租赁、金融法规、金融数据分析与编程、财务报表分析、行为金融学、投资银行学、金融市场学,以及新增的金融科技模块(金融科技概论、区块链与金融科技、金融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和普惠金融模块(普惠金融概论、金融发展理论、农村金融学、微型金融理论与实践),各2学分,至少修读22学分。
创新创业与实践体验课包含:新生入学教育、劳动教育、创业基础、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第二课堂活动、商业银行综合实验、国际金融业务操作、综合考试、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共计19学分。
师资情况
在学校、学院提供通识课、基础课和金融工程、投资学、保险学、精算学专业相关课程师资基础上,本专业拥有直接担任核心课程及专业特色优势模块课程和实践教学任务的专业专属专任教师27人:博士14人,教授12人(国家二级教授2人,学校首席教授1人、特聘教授2人,博导5人),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1人,副教授8人,讲师7人;拥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云岭学者”“省委联系专家”“师德标兵”“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千人计划”青年人才等省级人才称号12人次,获部省及以上科研成果奖一等7次,二等7次,三等奖2次。本专业的师资总体规模、层次结构、社会声誉等均居金融学类专业全省之首。
专业建设
专业依托云南省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云南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团队”、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云南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研究团队”、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云南对外金融合作研究”等省级学科平台,凝练出“普惠金融发展”和“沿边金融开放”学科方向团队,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融为一体推进学科建设,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育教学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组织建设为保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文化建设为纽带,以核心能力为标志的学科发展步伐;加大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反哺本科专业建设力度;加强本科学生参与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活动的组织指导,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持续保持云南领先、领跑、领头的示范与标杆地位,在西南乃至全国金融行业受到高度好评和广泛认可,在全国同类高校同类专业和学科中以鲜明的“普惠金融发展”和“沿边金融开放”特色,形成了显著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优势,团队部分成果先后应邀呈党和国家领导人,被国务院采纳,获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2次,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人文社科)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4次,二等奖5次,三等奖1次。
学生培养
本专业毕业生专业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优秀,领先、领跑云南,在西南乃至全国金融行业受到高度好评和广泛认可,在全国同类高校同类专业中优势明显。近年来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80%以上,其中:升学率在20%左右(2019年为19.14%,2020年受疫情影响为14.16%),且30%以上前往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英国利兹大学、英国龙比亚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泰国曼谷大学等海外合作高校深造。毕业生80%和70%左右通过英语四、六级,40%以上通过CFA、FRM、ACCA等从业资格考试,银行、证券、基金等从业资格证书获得率近30%,计算机二级通过率22%。就业单位以央行和金融监管系统,以及国有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大中型银行及其普惠金融、国际金融部门为主,并主要服务于云南金融业发展,专业对口率和高质量就业率位居全省前茅和国内同类专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