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留学平台入驻导师拉夫堡大学崔学姐 提供
(注:导师学历已通过平台审核,真实可查)前言
忠告和肺腑之言谈不上,但我在学习与求职方面的确有这么几段经历想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先说一下我的背景,本人复合型专业的典型,2006年DIY完成研究生申请,方向 , , ;毕业留英工作一年后回国,金融资产管理行业从业近十年(2009年至今),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FO(2014年至今);2016年DIY完成MBA申请,主要方向北美S16学校、和中欧商学院,由于职业发展规划,没有再次出国,选择中欧并获 奖学金。
转专业金融小白的考试策略
当年出国读书,没有发达的社交平台和学校宣传,也就从未有过事先一下校友、了解一下当地学习生活情况的想法,面对前方的未知和新奇,一切就在懵懵懂懂中就开始了。
习惯了国内发教材上课那套流程的我,在第一学期,信誓旦旦地斥几百磅买了教授推荐的每门课程的教材,然而,翻过的页数着实寥寥,毕业时候它们大部分都还是新的,被折旧卖给了学弟学妹。
所以同学们出去读书前,一定要早早地联系上一届的学姐学长(9012年了,途径很多),一来是问清楚哪些教材比较值得买(图书馆教材只有几本,不一定借的到,使用率高的教材还是自己手里有一本比较方便),二来是可以早点从学姐学长那里入手二手教材(新的原版教材实在是贵,买二手能省下不少),手慢无货,另外,也可以从国内背翻译版过去(很多课程的教材都有中文翻译版),毕竟中文读起来比较快。
我本是转专业读金融的一张白纸,当时感觉课程并不轻松,但现在回想起来,专业难度其实并不大,困难主要是来自对语言要求比较高的 这类课。
比如第一个巴塞尔协议是70年代出台的,那个年代的英文措辞特别拗口,在准备考试的时候花了很多时间背诵、默写协议核心内容,至今我记忆犹新。
对于工科出身的我,很怕问答题型的考试,三个小时的考试只有三道答题(三个小时的考试,简直就是校园暴力),那么一题不会很可能导致直接挂掉。然而一门只学了三个月的课程,对于某个topic的理解,让我如何能够深刻到可以长篇大论地用一小时奋笔疾书论证一个问题的程度。
所以对于这类考试,我有我的理解和策略。对我来说,考试答题的目的不是回答题目本身的问题,而是要告诉教授,“我的确有在认真的学习!我有学到东西!”。所以通常在准备我非常不擅长的偏文科类的考试前,我会写出大概40-50页A4纸的内容,然后全部熟练默写下来。考试时,如果压准了题最好,直接默写,即使没压准,我也会整理一个结构,把准备好的答案拼拼凑凑默写出来,一般三个小时我可以写5-6页A3纸。
虽然从match题干的角度,我的回答可能会有些偏颇,但教授拿到这种密密麻麻的、有态度的答题卷,通常是不会给挂科。
作为一个学渣的notes
求职的征途上哪有容易二字
临毕业的前几个月,学校会举办很多on event,那时候去的基本都是local的本科学生,注册出席的中国学生寥寥无几,即使去参加的通常也不是为了找工作,主要是长个见识、看个热闹、吃点东西。
参加了不少活动的我,对毕业后具体做什么,都申请那些公司,依然是毫无头绪,只是觉得,既然出来留学了,就应该有一点工作经历再回国,所以持续活跃在各种相关的服务和活动中。
后来,同学们基本上进入了毕业旅行的节奏,因为大部分人还是计划毕业回国工作,而我逐渐走上了在英国求职的漫漫长路,从每天往返于 不厌其烦地骚扰tutor给我的简历挑毛病、给建议,到付费找人帮我修改求职申请中各种 的essay措辞,为了练习SQL的测试题,注册十几个邮箱账号提交申请,也曾为了缓解电话面试的不适感,经常打银行客服电话问一些有的没的的问题。
曾几何时,我手上也算是有一手好牌的,但是每次不是N多天没有消息了(我知道这次肯定又凉了),就是收到“We ”的邮件。已经连续十几个大嘴巴子了,打得我毫无还手之力。回想起每周都要往返去巴结个校友,到最后收到 ,各种艰辛谁申请谁知道。
不过比起 email,那些早上四点起床奔赴伦敦考试、面试,那些发出去的无数的申请却石沉大海的信,那些无数次魂不守舍游荡在伦敦街头的我,那些 上说错一句话而功亏一篑的内疚,还有那些走坏了的高跟鞋,都变得不值得一提了。I went such a long way, just to get the .
每次接到消息时候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我好差。我的英语不好,我不招人喜欢,我专业不行,我故事说的不好听,我不够自信。如果不是我这么差,怎么那么多公司都不给我发offer呢?
第二反应是:我很倒霉,为什么在那个时点碰到了一个看上去就不友好的印度人,极度怀疑我的智商?我怎么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多说了几句话显得不够稳重?为什么我几次都没有碰到一个nice的面试官?为什么欣赏我的面试官没有来做?
第三反应是:为什么是我?那些“你拿了那么多一定能转化一个offer”的话仿佛还在耳边。论坛上那些只拿了一个却一击即中的励志故事仿佛也会发生在我身上,然而并没有,我应该会成为一个“拿了不少却没有一个转化成offer”的反面教材。
其实我知道上面的每一种反应都很偏激,每一个都可能是部分原因,也可能是我想的太多了,但我的整体感觉是:我的命好差,每次觉得就差一步的时候,又被打回原形。我趴着动不了了,我以泪洗面,想着真的是待不下去了,真的只能像个loser一样灰头土脸的回国了。
那时候同学们的工作已经步入正轨,我还要回国重新找工作。于是我男朋友看不下去了,他只问我,难道你忘记你到底为什么要留下来了么?留下来,就要全力以赴地试一试,满足一下不后悔的人生。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的发生是没有完美原因可以解释的,只有时间可以告诉你一切。
好吧,我承认,这是让我更开心的一种想法,因为我实在搞不懂我是怎么莫名其妙的集齐了的。但我知道,除了我没拿到offer这个事实出国留学出国,所有关于我的本质上的东西都没有变。
那个时候,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开始不再能够沉下心来坚持,也白白的错失过一些机会。我觉得自己是个弱爆了的人,看了那么多励志的故事,为什么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是做不到呢,是不是天赋注定了命运呢?
后来朋友推荐了一个Ted的演讲,第一次接触到Grit这个概念,来自一个叫的学者,娓娓道来他自己的研究,讲述了为什么他认为Grit= + ,为什么这两个加起来能够成为一个人成功的制胜法宝。
给出了两个公式充分展示了努力的重要:
公式一: × = Skill 我们通过努力学习,在天赋的基础上习得做一件事情的技能。
公式二:Skill × = 我们通过努力使用自己的技能,取得成就。
这两个公式简直骨骼清奇,简单地代入就能看出,在成就这个等式中,努力是二元的,出现了两次,第一次他在我们获得新的技能的时候发挥了作用,之后还会在我们使用技能时发挥作用。
所以每当我努力却又看不到结果不想继续的时候、当我认为自己已经触及到天花板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个公式,然后无怨无悔地继续花精力把每一件事情做下去。
保持初心,方得始终,经过鸡汤的励志洗礼,继续在英国的求职路上砥砺前行。
我fail了,在 day也fail了 firm,但最终在伦敦用真诚打动了一家做原油的公司出国留学出国,开始了伦敦的生活。
村上春树在《关于跑步,我说的其实是......》中写道,“跑步就像生命线一样,不能因为忙就省略或停跑。如果因为忙就停,一定会变成终生都没法跑了。因为继续跑的理由很少,停跑的理由则有一卡车那么多,我们能做的,只有把那‘很少的理由’一一珍惜地继续磨亮。一找到机会,就勤快而周到地继续磨。” 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有太多太多的困难和阻碍,有的大到让我们由心底感到无力,而这就是对我们的考验,每一次的绕行还是翻越决定了我们一生的轨迹。
往返一趟伦敦的路费也是不菲呢
工作七年后重返商学院校园 – 跪着也要读完
毕业工作七年后,很多方面都进入了瓶颈,想全身心的回到校园这座城堡让自己脱胎换骨一番。
因为以往的学习经历都是授课式,特别想体验案例教学,所以选择了100% Case Study的MBA 。
入学后第一个月的某日:面对一波又一波的,每天都在想着哪个作业要due了,连轴转了三周没有休过周末了,又是一个非常的周六,学校安排了一天的 ,从,PE/VC到互联网,最后是和 ,信息量太大,匆匆听完,已经累到无力消化……。
入学第二个月的某日:人的精力都是逼出来的,24个小时中,我办了一场拉练比赛的Info ,参加了 Club的常委会议,匆匆和小伙伴group 了一下,安排好 trek期间各自的作业分工,讨论了大概的思路,然后收拾行李匆匆奔赴机场,同学在机场给我做了K线图的扫盲。遇到飞机晚点,凌晨才到香港安顿下来,开始准备第二天 visit的材料……。
准备Term1期末考试前的某夜:连续学习的时间已经超过准备CFA的时候了,连续20个小时,累计吃饭 + 休息 + 喝水等各种break不超过2小时。凌晨4点半,自己问自己,现在是该睡觉,还是继续做,等着吃早饭呢?经历过MBA的人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可以扛得住投行和的强度,都是这么熬出来的。
入夜了,我们还在做考前的最后冲刺
熬完Term1考试,终于到交换选修课模块了,大家都蠢蠢欲动,准备奔往不同的国家开启松散的游学模式。可是还有作业啊,准备考试期间没有时间读交换选修课的case。考试结束的第二天飞,凌晨落地,落地的当天早上上课前交case write up。所以登机口、飞机上,同学们都在读case、赶作业,只有同行的带队教授和TA在休息。
现在回想起来,我都不知道那两周怎么过来的,没机会倒时差,每天6个小时3节课,下课后参加学校的、或者同学自发的活动到晚上9、10点,回家开始读第二天的三个case(每节课TA记录class ,教授也会cold call,不读不行啊),那段时间都要靠咖啡因药丸续命。
终于到了有选修课的第二年,MBA的选修课,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分和时间安排去bid相应的课程,首先要full bid自己感兴趣的课以确保一定可以拿到。热门课程座位有限,如果不给full 很可能bid不上,一般这些课TA是不允许旁听的,所以保险起见,还是乖乖去bid吧;
其次,如果选修课时间安排比较紧凑的话,可以做份实习,这个对毕业后找工作还是很有用处的,尤其是目标IB和MBB 的同学,通过 拿 offer是一条不错的途径,比直接参加full time 竞争相对小一些;
最后才是学分,喜欢上课的同学可以尽量选,一般超过学分学校也不会多收费用,想多安排实习的同学也不用担心分数修不够,因为学校也会考虑这类情况,特意把一些选修课安排在周末,但对于这些课大家不要有太多期待,大部分是为了满足大家混学分的需求。
师祖是诺贝尔奖得主,那我是诺奖的小徒孙
校园Party也是重要的人生经历
最后说点轻松的,第一次留学那会,我的校外活动主要就是和同学自发结成小团体开车或者乘火车去其他城市旅游,轮流聚在同学家做饭打牌。各种细节我就不详述了,毕竟不是一篇游记软文。
要说略显遗憾的是,因为中国人扎堆比较多,所以party比较少。工作七年后,重返商学院校园,便淋漓尽致地体会了一番。其实在商学院,party是一种社交手段,无论是比较放松的,还是比较正式的,都是增强同学关系的纽带。每个人都有选择去哪个party的自由和权利,不爱party的同学也度过了很好的MBA生活。
大部分在国内长大的同学,可能开始还是不太适应西方的社交文化,最开始我也比较抵触,因为我更倾向于安静或者松散自在的活动。
后来发现随着自己社会关系的增长,也会越来越喜欢一些比较的活动。对于比较正式的 party,或者学校比较重大的几个活动,大家都会提前一段时间花很多心思选礼服(男生通常就是礼服+领结,而party绝对是女生惊艳全场的时刻),这也是对活动和其他人的尊重。
即使是 party,也不用太拘谨,毕竟一个休闲的、可以和教授开玩笑的场合。MBA或者说整个留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尝试新的生活,不同风格的自己,不断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挖掘自己可能性的过程,所以趁我们年轻,不妨打开自己,let's party。
不会Beer pong,不要混商学院
导师背景
复合型专业的典型,EE( )北京联合大学电子信息本科+英国 金融硕士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全日制MBA。
2006年DIY完成研究生申请,方向 , , ;
毕业留英工作一年后回国,金融资产管理行业从业近十年(2009年至今),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FO(2014年至今);
2016年DIY完成MBA申请,主要方向北美S16学校、和中欧商学院,由于职业发展规划,没有再次出国,选择中欧并获 奖学金。
,基于共享经济模式建立的知名互联网留学平台,留学届Uber。迄今为止,平台入驻世界顶级名校导师已超过1000名,实现美国TOP30,英国G5,澳洲八大等多个地区名校全覆盖。学术大牛?名校学霸?外籍名校导师?牛人汇集地,你想要的都在这里。人文社科/商科/工科?理科/艺术/法学?不管什么方向,我们都能为你匹配同专业名校学霸,申请so easy!中介价格不划算?线上模式,拒绝无谓成本,打造极致专业度,极具性价比服务,让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
大牛谈留学之申请硬知识可以关注专栏:
学霸谈美国申请:哥大学姐带你冲藤校
大牛谈英国留学:剑桥学姐带你申海外名校
海量名校实战申请经验:海外名校申请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