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世纪女王」乔治六世纪念堂:伊丽莎白二世最后的安息地

移民政策2023-02-13 15:09:04佚名

送别“世纪女王”

英国国葬仪式

2022年9月19日上午,“世纪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国葬仪式正式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这是自英国前首相丘吉尔1965年去世后,英国时隔近60年再次举行高规格国葬。

伊丽莎白二世是当今世界在位时间最长的元首、也是最高龄的在任国家元首,在这里伊丽莎白二世还曾宣誓将自己“或短或长”的一生完全奉献给英国人民。最终,她的在位时间确“与大多数英国人的记忆一样长”。

经过漫长的时间磨合,英国人最终完全接受了女王,将她作为这个国家的‘老祖母’,作为一个陪伴所有人一起经历时代起落的朋友,漫长的岁月使女王带给英国人一种前所未有的“时代感”。

国葬开始,女王的灵柩将由一辆有123年历史的炮车运送到威斯敏斯特教堂,由98名皇家海军水兵牵引,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维多利亚女王的葬礼。礼拜仪式将于上午11点开始,由威斯敏斯特教长主持。

最后的安息之地

乔治六世纪念堂

女王的最后安息之地是乔治六世国王纪念堂,这是主教堂的附属建筑。葬礼仪式结束后,女王灵柩将被送往伦敦郊外的温莎城堡。

女王的母亲和父亲就葬在这里,以及她妹妹玛格丽特公主的骨灰。随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将下葬于乔治六世国王纪念教堂,和她的家人们一起长眠于此。

女王的私人葬礼,只有王室成员出席。英国王室成员在温莎圣乔治教堂会为英女王举行私人葬礼。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会于晚上被安葬在国王乔治六世纪念教堂,她会与已故丈夫菲利普亲王合葬。

“世纪女王”最后的安息之地

教堂地下的皇家墓穴

英国教堂是一个奇特而神圣的地方。外观看,他是一座普通的教堂,但在它的地底下却隐藏着巨大的皇家墓穴。英国王室都是尸体防腐处理后,都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历代英国王室成员都长眠于此。

欧洲帝王陵墓一般都比较简单,大多在教堂大厅中或地下室,摆个棺材,上面放上死后的雕像,浅埋在地下,放个石碑供人瞻仰而已。里面夫妻并排合葬居多,还有一家人死后也葬在一起。

历代国王王后的葬地

近代英国王室成员的墓地在温莎古堡,主要集中葬在圣乔治教堂里面有乔治六世墓以及他的妻子女儿,爱德华八世“温莎公爵”墓、乔治五世墓、爱德华七世墓、里面的浮若阁摩尔宫,是维多利亚女王的陵墓。

圣乔治教堂

圣乔治教堂

圣乔治英式教堂,是圣基茨第一座建造的英式教堂,以前这里是天主教堂——圣母教堂,1760年英法争霸期间由英国士兵将其烧毁。1710年,教堂重建为英式教堂,命名为:圣乔治英式教堂。

它的位置坐落在托波拉镇上的奥普莱纳茨山顶上,就是由第一次塞尔维亚革命的领导者卡拉多诺蒂维奇家族的后人。

彼得一世取得王位后于1910年建造的,这座教堂作为家族教堂以及家族墓地,教堂地下室里供奉着卡拉多诺蒂维奇家族的26名皇室成员,是塞尔维亚近现代宗教建筑的代表作。

圣乔治大教堂是一座神圣的教堂,俯瞰帕多瓦圣安东尼大教堂的前院。它是由一名士兵兼外交官莱蒙迪诺·卢皮·迪·索拉格纳委托,为卡拉拉·西格诺里亚家族设计的葬礼教堂。

这座建筑开始建于1377年,直到1384年完工,由阿尔蒂基耶罗·达·泽维奥绘制壁画。由于这些壁画,圣乔治教堂被认为是“十四世纪末期的斯克罗韦尼教堂”。

圣乔治教堂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莫拉瓦风格,其中的壁画也无疑是塞尔维亚宗教主题壁画的巅峰之作。

可以通过现存的这些壁画看到当初毁于战火时的修道院最完好的模样。

教堂里所有的塞尔维亚的特色元素充分展示了塞尔维亚的宗教和宗教建筑的演变史,这些遗世瑰宝都向我们展现着塞尔维亚极具艺术色彩的一面。

圣乔治教堂地下的皇家墓室

教堂里地下墓室的入口

圣乔治礼拜堂,是英国哥特式建筑中的精品,教堂中殿是英国垂直式建筑的典范,精美的扇形拱顶从廊柱间拱出。

这里同时也是皇家墓地,葬有众多的国王和王后,加起来就是一部“大不列颠”的君王史。

圣乔治教堂分为地上地下二层,在教堂地下的皇家墓穴里一共有39个墓冢。里面埋葬着卡拉焦耳杰维奇王朝的已故皇室成员。

卡拉乔尔杰维奇王朝

塞尔维亚公国(1842—1858)

塞尔维亚王国(1903—1918)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18—1929)

南斯拉夫王国(1929—1945)

因其建立者是塞尔维亚起义的领袖:卡拉乔尔杰·佩塔尔罗维奇而得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1945年11月南斯拉夫君主制被废除,王朝告终。

圣乔治教堂的地下墓室里安葬了卡拉乔尔杰维奇王朝的六代王室,一共28位皇室成员的遗体。

皇室成员画像

除了在教堂内两座坟墓外,这里还有26位其他的成员都葬在这座教堂的地下墓室中。

艾米丽娅公主,乔治三世的女儿1810年去世安葬在此。

奥古斯塔公主,乔治三世妹妹1813年去世安葬在此。

夏洛特公主夭折的儿子1817年去世安葬在这里。

夏洛特公主,乔治四世的女儿1817年去世安葬在此。

夏洛特王后,乔治三世的妻子1818年去世安葬在此。

爱德华王子,肯特公爵,维多利亚女王的父亲1820年去世安葬在此。

乔治三世国王1820年去世安葬在此。

阿尔弗雷德王子,乔治三世的儿子1782年去世,1820年安葬在此。

奥克塔维厄斯王子,乔治三世的儿子1783年去世,1820年安葬在此。

伊丽莎白公主,威廉四世的女儿1821年去世安葬在此。

弗雷德里克王子,约克公爵1827年去世安葬在此次。

乔治四世1830年去世安葬在此。

奥古斯塔斯公主夭折的女儿,乔治三世的儿子1818年去世后安葬在此。

威廉四世1837年去世安葬在此。

索菲娅公主,乔治三世的女儿1840年去世安葬在此。

阿德雷德王后,威廉四世的妻子1849年去世安葬在此。

弗雷德里克王子,克里斯蒂安公主的儿子1876年去世安葬在此。

汉诺威王朝

乔治五世1878年去世后安葬在此。

德国的维多利亚帕维尔,弗雷德瑞卡公主的女儿1881年去世安葬在此。

玛丽公主,玛丽女王的母亲1897年去世安葬在此。

弗朗西斯王子,玛丽女王的父亲1900去世安葬在这此。

弗雷德丽卡公主1926年去世安葬在此。

阿道夫王子,剑桥公爵,玛丽女王的祖父1850年去世,在1930年安葬在此。

奥古斯塔公主,剑桥公爵,玛丽女王的祖母1889年去世,1930年安葬在此。

菲利普亲王,爱丁堡公爵2021去世后葬在这里。

在圣乔治教堂中,最中心的高坛位置安葬着亨利八世在1547年去世安葬在此、他的第三个妻子简西摩尔1537年去世安葬在此、查尔斯一世1649年去世和安妮女王的婴孩1696年去世一同安葬在这里。

圣乔治教堂高坛北部走廊里安葬着爱德华四世1483年去世安葬在此、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王后1492年去世安葬在此、路易公主1832年去世后安葬在此。

圣乔治教堂高坛南部走廊里安葬着亨利六世1471年去世安葬在此、爱德华七世1910年去世安葬在此、亚历山德拉王后1925年去世安葬在此。

格洛斯特墓穴

里面安葬了威廉王子格洛斯特公爵1805年去世安葬、格洛斯特公爵夫人1807年去世安葬。

在圣乔治教堂北部布道走廊下安葬着乔治五世1936年去世和妻子玛丽王后1953年去世后一起安葬在这里。

乔治六世纪念堂

乔治六世国王和王后一家人

这座小教堂以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父亲乔治六世国王的名字命名,建于1969年,位于圣乔治礼拜堂内。在乔治六世国王去世17年后,才迁入新建成的乔治六世纪念堂。

在乔治六世的小型纪念堂内,葬有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父亲乔治六世国王,女王的母亲伊丽莎白王后,女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是一个小型的家庭墓穴。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生前委托温莎城堡圣乔治教堂的乔治六世礼拜堂建造一个足够容纳六口棺材的墓穴。

这些礼物是为六位亲密的皇室家庭成员准备的:乔治六世、伊丽莎白王后、伊丽莎白二世本人、菲利普亲王、查尔斯国王和妻子卡米拉王后。

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王后的墓碑

乔治六世在圣乔治教堂举行葬礼

参加葬礼的玛丽太王太后,伊丽莎白王太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

1952年,乔治六世的葬礼上,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父亲棺材下葬的过程伊丽莎白二世的母亲,就没有对外直播。

乔治六世国王下葬过程只有亲人在场,女王当时站在地板下葬处的台阶上,最后向父亲的棺材洒一些土,和祖母,母亲、玛格丽特公主、乔治六世的妹妹玛丽公主共同目送乔治六世下葬。

提到城堡,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往日辉煌的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在英国,为战争和统治修建起的城堡坐落在全国各地,成为其历史的见证和文明的象征。

它们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变成过贵族的府邸,现在又成了闻名世界的旅游景点及英国历史的保留和见证者。

每一座城堡所烙印的历史痕迹和留下的建筑、装饰以及各种收藏,都是无比珍贵的人类文明宝库。而这其中最著名的温莎城堡便是世界上最大的、现存最古老的还有人居住的城堡,它作为英国君主的居住地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温莎古堡

温莎古堡,位于英国英格兰东南部区域伯克郡温莎-梅登黑德皇家自治市镇温莎。

城堡的地板面积大约有45,000平方米,始建于1070年,是英国王室温莎王朝的家族城堡,也是现今世界上有人居住的最大的一个城堡。

城堡的设计随着时间和历代皇室成员的喜好、需求以及财政的改变与发展而有所变化,尽管如此,城堡的许多特征仍然混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

平时,温莎古堡全部对外开放。每当女王来到的时候,只有山顶上最大的那座宫殿留给她,而其余的地方仍然允许游客参观,在游览温莎城堡时也会有可能会遇到女王。

整个温莎城堡可以分为上区、中区和下区。上中区主要是城堡,里面有人居住。

下区主要有圣乔治礼拜堂、爱伯特纪念礼拜堂等建筑。圣乔治礼拜堂是温莎城堡的建筑经典,豪华的哥德式建筑,以细致艳丽的彩绘玻璃著称,有10位英国王室埋葬于此。

爱伯特纪念礼拜堂紧邻圣乔治礼拜堂,初建于1240年,为晚期垂直式样的哥特式礼拜堂,在1863年改建为爱伯特王子的纪念礼拜堂。

温莎城堡的历史

军事堡垒

温莎古堡内的隧道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古老的温莎城堡有着不同的用途和建筑风格。

在早期,温莎城堡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设施。1070年,威廉一世在温莎陡峭的白垩悬崖上建立了要塞。在这个制高点上,可以轻易的看到远处几英里的地方,以观察是否有敌方入侵。

一些战争的痕迹,可以在古堡内隐蔽于地毯后的秘密通道中看出。石阶斑驳的秘密通道,仿佛透露着当年秘密军队突击的信息。除了作为一个军事堡垒,温莎城堡还是王室和骑士贵族的聚集地。

骑士之家

1327年爱德华三世继承王位,随后他将他出生的地方——温莎城堡,变成了英国的骑士之家。

温莎城堡中的圣乔治教堂,是嘉德骑士团的精神家园,有战争就有流血和牺牲。温莎城堡也因为王室的陨落而沦为了流血的战场。

1640年,英国爆发了激烈的内战,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了断头台,王室政权被颠覆。国王葬身在温莎城堡,王室财产被没收,许多珍藏品被随意卖掉,连温莎城堡也差点沦为被拍卖的对象。

好在后来国王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不甘心王室的就此没落。为了重振王室的地位,他在1660年继位后,采用巴洛克风格重新装修温莎城堡。

整个内部的装修奢华,但却不乏人性与温度。在收藏方面,他四处搜罗达芬奇等名家画作陈列于此。

温莎城堡是英国王室的“家”

温莎城堡的居住功能增强,王室在这里多了一份“家”的归属感。但是在查理二世逝世后的一百年间,随着王室的衰落,温莎城堡的地位也每况愈下。随后的几任君主也离开温莎城堡,选择在其他地方行政或者居住。

温莎城堡重新勃发生机,是在王室决定迁回城堡居住之后。1776年,乔治三世决定回归温莎城堡。他的儿子乔治四世更是将温莎城堡现今的建筑面貌延续至今不变。

1824年,乔治四世对温莎城堡进行了哥特式风格的大改造。他在墙边增加了护栏,对规整单一的墙面加上了错落有致的花纹,把圆弧型的门窗修成了带尖端的箭型,墙外还增加了形态各异的水滴兽。

“从此,美丽的公主和英俊的王子在城堡里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这句话是童话故事的标准结局,而在温莎城堡里也上演了一段“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情故事。

爱德华八世和辛普森夫人

1936年,爱德华八世在即位不久,在温莎城堡向曾两度离婚的美国平民辛普森夫人求婚。他为了爱情毅然放弃王冠,他将大英江山拱手相让,由一国之君降为温莎公爵。

他在婚后住进温莎城堡,后来出走英伦三岛,又在法国定居,直到1972年其灵柩才重返温莎城堡之中。

伊丽莎白二世和温莎城堡的情缘

乔治六世与妻子伊丽莎白王后,还有当年的伊丽莎白二世公主及玛格丽特公主在城堡内安全地生活过,伊丽莎白二世就曾睡过温莎城堡的地下室。

在二战时期,希特勒希望在攻占英国以后把温莎城堡当做自己的家伊丽莎白二世的母亲,所以德国的战机从来没有轰炸过温莎城堡。温莎城堡也得以保存的完好无损。

每到了晚上,温莎城堡就会关紧并拉上窗帘,做好防护措施后,伊丽莎白二世就在地下室里度过整个晚上,以确保安全。

地下室部分除了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曾经的睡房,同时,这里还藏有王室的葡萄酒窖。温莎城堡的酒窖,藏有约1.8万瓶葡萄酒。

温莎城堡的地下墓室

温莎城堡的地下墓穴建造时间从1804年到1810年完工,是乔治三世时期所下令建造的。 1820年乔治三世去世,就葬在这里。

2021年,菲利普亲王去世,亲王的棺材,是按照亲王生前自己准备的,会披上反映亲王个人功绩的标准饰物,并会装饰上花环、海军帽和剑。亲王将连同女王一起转移到女王父亲乔治六世纪念堂合葬。

弗洛格穆尔墓地

维多利亚女王的安息地

维多利亚女王

绝大多数的英国王室成员在去世后会被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乔治教堂。

只有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则是葬在了弗洛格穆尔墓地。

维多利亚女王的葬礼

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去世之后,女王都几乎独自居住在巴尔默勒尔庄园,直至女王于1901年1月22日驾崩后与丈夫合葬在一起。

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全称:威斯敏斯特圣彼得牧师团教堂,也被称为:西敏寺。

西敏寺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位于英国伦敦,是一座哥特风格的教堂,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始建于公元960年,是英国王室专属的教堂。

十三世纪,亨利三世为了纪念“圣爱德华”,决心将威斯敏斯特修道院改造成一座更宏伟的哥特式教堂。

此后直到十六世纪,各代英格兰国王都为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改造添砖加瓦,从诺曼式、哥特式到早期文艺复兴式,原来的结构早已所剩无几,全部焕然一新了。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世界上最壮丽的教堂之一,在这座历史久远的殿堂中,几乎可以看到整个大不列颠帝国的历史,它是一座在英国人心中如太阳一般存在的建筑。

它是英国最引人注目的宗教建筑之一。这座教堂始建于公元960年,最初是作为公共修道院和大教堂使用。到了公元1560年,它变为王室专用的教堂,此后所有英国君主的加冕仪式都在这里举行。

此外,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还是三千三百多位英国历史名人的安息之地,因此也被称为“英国的英灵殿”。

威斯敏斯大厅,完建于1100年,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1936年,乔治五世国王的守夜仪式在这里举行

爱德华的宝座

公元1045年,英国盎格鲁—撒克逊王朝国王爱德华在位期间,本来承诺去朝圣,但却没有遵守诺言,因此教宗让爱德华重建西敏寺以用来赎罪,作为基督教虔诚教徒,爱德华花费了20年的时间,最终于1065年12月28日将西敏寺重建完成。

1579年,伊丽莎白一世把关闭已久的西敏寺重新开放,但把所有权收归王室所有,不再归属主教,而是由王室设立的牧师团负责打理。

西敏寺的地下宫殿群

荣誉的宝塔尖

历代王室的陵墓也为威斯敏斯特教堂笼罩上了一层荣誉之光,所以它也有“荣誉的宝塔尖”之称。

英国人认为死后如果能在这里占据一席之地,那将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简直就是一部英国王室和名人的历史。

伏尔泰曾这样评价它:走进威斯敏斯特修道院,最伟大的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人们设置的纪念碑,这是英国人民对他们的尊敬。

目前,有17位英国君主葬在这里,包括国王亨利五世和除亨利八世之外的所有都铎王朝的君主。

西敏寺是用来埋葬王室成员的遗体,最早开始于亨利三世在位期间,这位从1216年上台直到1272年谢幕的君主,为了纪念他的偶像爱德华国王,重新装修了西敏寺,并且把爱德华国王的遗体安放到这里。

亨利三世死后,也被埋葬于此,从这时起,大多数的英国君主死后都被葬在这里。

除了君主以外,贵族也可以安葬西敏寺里的礼拜堂,而僧侣以及与教堂有关的牧师等人葬在西敏寺的回廊。

杰弗里·乔叟

第一位安葬在 “诗人角”的人

诗人角

1400年,被誉为英国中世纪最杰出的诗人杰弗里·乔叟成为第一位安葬在西敏寺的诗人。

乔叟安葬的教堂南向甬道,也成为了“诗人角”,以后一些著名诗人,但凡葬入西敏寺,都会安葬在诗人角。

科学巨匠查尔斯.达尔文

1882年4月19日,73岁的达尔文在肯特郡去世,为了表彰他的杰出成就,他死后被安葬在西敏寺,墓穴紧靠着牛顿和约翰·赫歇尔。

查尔斯·狄更斯

他的《双城记》可谓无人不晓,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最伟大的作家,狄更斯不仅生前就赫赫有名,死后更是备极哀荣。

奥利弗·克伦威尔

一波三折的死后经历

这位第一任英格兰联邦护国公,在死后也被葬在西敏寺,但在他死后,联邦迅速垮台,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查理二世又把克伦威尔的尸体挖了出来。

这位护国公经过防腐处理的尸体从威斯敏斯特教堂里被挖了出来,放在囚笼里拖着走遍伦敦的大街小巷,随后被吊在泰伯恩刑场的绞刑架上,示众一整天后,克伦威尔的头颅被砍下来,挑在一根长矛上四处游街。

最后克伦威尔的头颅被钉在一根20英尺长的旗杆上,竖在威斯敏斯特宫的屋顶上,好让全伦敦人都能看到。

那根金属长钉在敲进他的脑袋时由于用力过猛,以至穿透了颅骨的顶部,钉子和颅骨从此再也分不开了。

在查理二世统治的整个时期,这个头颅都插在那里,在上面一待就是25年,直到一场风暴把它吹下来,进入民间收藏。

克伦威尔的头颅在此后的几百年里流转于大大小小的展览经理人手里,最后被威尔金森收藏。

克伦威尔的头颅照片

他喜欢抓着钉在颅骨中的钉子作为把手,大谈克伦威尔的故事和这颗头所经历的漫漫长旅,而人们也不由自主被这颗头颅的恐怖、新奇、恶名、私密和结局所吸引。

在1960年一个小规模的私人仪式上,克伦威尔的头颅被装进了古老的橡木盒子,埋在了剑桥大学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教堂门厅地板下的某个地方。

至此流浪了三百年的头颅终于找到安身之所,而克伦威尔的尸身,早在被砍头时就遗失,再无踪迹可寻。

进入大殿中央靠近西门的位置,是建于1920年的无名烈士墓,纪念一战中牺牲的无名英雄们,让他们享有和国王同等的荣誉。

无名烈士的墓碑

这也是西敏寺里唯一一块不允许踩踏的墓碑。

高31米的中殿是英国最高的哥特式拱顶,1735年制作的西窗上绘制着《圣经·旧约》中的人物。

主祭坛位于五级台阶上,这一区域是举行加冕礼、婚礼和王室重大活动的地方。

祭坛前方的马赛克地面是1268年亨利三世时期铺设的,专门从罗马请来工匠铺设出华丽的图案。

这一技术是意大利特有,叫“科斯马蒂”工艺。祭坛后面的屏风上有马赛克镶嵌画《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

忏悔者爱德华的墓葬

屏风后面的圣殿供奉着忏悔者爱德华的遗骨,从不不对外开放。

忏悔者爱德华(1001年-1066年1月5日)是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王朝君主(1042年至1066年在位),因为对基督教信仰有无比的虔诚,被称作“忏悔者”,或称“圣爱德华”。

1065年诸圣婴孩瞻礼,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唱诗班举行隆重的典礼。此时爱德华病势沉重,不能亲自出席参加。

1066年1月5日逝世,死后遗体葬在西敏斯修道院内,死后无嗣。

1161年被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封圣。其王冠“圣爱德华皇冠”也被视作英格兰国王权力的象征,每每于皇室成员加冕时被使用。

他的王冠“圣爱德华皇冠”被视作英格兰国王权力的象征,此后在皇室成员加冕时被使用。“圣爱德华”任国王时深得民心,被誉为“在威廉一世前最英明的帝王”。他也是英格兰唯一被封圣的国王。

亨利三世国王的墓葬

在圣殿东北角是亨利三世的墓,使用了与祭坛地面相同的马赛克工艺装饰。

亨利七世夫妇合葬墓

祭坛后面是开创了都铎王朝的亨利七世夫妇的墓葬。除去亨利八世外,都铎王朝的君主都葬在圣母礼拜堂里。

“血腥玛丽”玛丽一世女王墓葬

玛丽一世“血腥玛丽”

南侧通道是女王玛丽一世的墓葬,作为亨利八世的女儿,她却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在即位后大力复辟天主教,烧死了至少300名反对者,得了个“血腥玛丽”的称谓。

玛丽·斯图亚特(1542-1587年)

苏格兰女王,是法国的王后,以美貌著称。1567年王位遭废黜,次年起被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囚禁达十八年之久。最后以企图谋杀伊丽莎白一世的罪名被处死,享年45岁。

1587年2月8日,玛丽·斯图亚特在北安普敦郡佛斯里亨城堡被处极刑,罪名是被怀疑卷入阴谋,贝比通阴谋,企图刺杀伊丽莎白一世。行刑当天,玛丽身着红色,表明她是一个天主教殉教者。

玛丽一世最初被埋葬在彼得镇大教堂,后来她的遗体在1612年被她的儿子,英格兰国王詹姆士一世重新挖掘出来,迁葬到威斯敏斯特教堂。

她的墓穴和伊丽莎白一世的只有9米的距离。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墓葬

北侧通道是她的妹妹,终身未嫁的“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墓。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

伊丽莎白·都铎,是英国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英格兰及爱尔兰女王(1558年11月17日-1603年3月24日在位)也是名义上的法国女王。英王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儿。

1603年3月24日凌晨,昏迷中的伊丽莎白在伦敦的里士满王宫逝世,终年69岁。她终身未嫁,因此被称为“童贞女王”“荣光女王”“英明女王”之称,死后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右面。

由于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婚且没有子嗣,所以在她死后,历经118年的都铎王朝的统治宣告终结。

她死后由姐姐玛丽一世的儿子詹姆斯继承英格兰王位,称詹姆斯一世,开启了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

加冕椅

靠近西门的圣乔治礼拜堂里保存着一把重要的木椅——英格兰历代国王加冕时使用的加冕椅。

它就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祭坛后,爱德华之墓的祭坛前就是加冕座椅,宝座下一直放着一块“命运之石”。

命运之石的故事

这块“命运之石”,是1296年英格兰兼并苏格兰时被爱德华一世抢走后,就一直放在斯敏斯的加冕椅下方的。

1950年的圣诞节,有三名苏格兰学生夜闯威斯敏斯特教堂,将“命运之石”盗取了出来,送还给了苏格兰。

1951年,伦敦警方将石头追回,并将其运回了威斯敏斯特教堂。

1996年,斯昆石被运回苏格兰爱丁堡城堡里,英国将“命运之石”还给苏格兰的同时也提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将来英王举行加冕典礼时,该石头仍然需要运回威斯敏斯特教堂,安放在圣爱德华宝座下。

历代英王举行加冕礼后,仍然要运回西敏寺保存,直到今天,它仍是英国君主加冕时必须的圣物之一。

威斯敏斯特教堂自封圣后就成为了历代英国国王加冕礼的举行地。除了爱德华五世和爱德华八世之外,英国历代国王都是在此地加冕登基,死后也都长眠于此。

头戴“圣爱德华皇冠”的伊丽莎白二世

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仪式

1953年6月,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议会大厦对面的威斯敏斯特修道院举行加冕典礼,从此开启了她半个多世纪的传奇人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