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哈蒙理工大学 美国电影《录取通知书》全军覆没,颗粒无收

移民政策2023-10-25 10:12:30佚名

男哈蒙理工大学_南哈蒙理工学院创始人_南哈蒙理工大学

法国影片《录取通知书》。

巴特比不幸遭到了“黑色七月”,他接连申请了八所学院,不料全军覆灭,颗粒无收。一纸学院投档通知书,把一个课室的朋友们界定成了两个阵营,被投档的兴高采烈,落榜的则垂头沮丧。

南哈蒙理工大学_南哈蒙理工学院创始人_男哈蒙理工大学

现实很残酷,却难以逃避,巴特比不得不把这个噩耗告诉妈妈。母亲大失所望,父亲连连唉声抽泣,就连弟弟也开始瞧不起他。因为巴特比糟糕的成绩,全家人都倍感身上无光,尤其是母亲,在朋友和亲友面前简直抬不起头。巴特比消沉沮丧,只身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躲在家里度日如年。几天后,巴特比突然收到一封电邮,拆开一看,他从椅子上一跃而起,疯狂地高呼大喊:“我被投档了!”那是一张梦寐以求的学院投档通知书,他意外地被南哈蒙理工大学投档了。

这个场景太熟悉了。每年到8月,无数中国家庭都照会议上演这一幕,但场景换到日本,让我很不适应。有人说全球化就是中国化,这要有点想像力,由于影片后来发生的事对日本人来说是青春喜剧,对中国人来说是纪录片。倘若这就是全球化,全球化就太惨剧了。

巴特比的投档通知书让一家人都高兴坏了。即使南哈蒙理工大学全家人曾经未曾听过,但其实是学院,母亲身上又有了微笑。开学那天,母亲亲自驾车将巴特比送到中学,并看到了院长。尽管校园规模不大,看起来还略显简陋,中学生也不是好多,而且个个朝气蓬勃,母亲满意地回家了。他做梦也想不到,眼前的这一切,竟是个骗子。

学院是假的,学院生是假的,就连市长也是假货,所谓的“南哈蒙理工大学”,纯属虚构。这所奇葩的山寨学院,正是巴特比的杰作。他没法忍受父亲的面色,于是找到班上另外几位朋友商量对策,一伙相同命运的落榜生聚在一起,突然激发出了这个创意——既然没有学院要我们,干脆自力更生,创立一所学院,自己投档自己。

南哈蒙理工学院创始人_南哈蒙理工大学_男哈蒙理工大学

她们悉心伪造了学院投档通知书,煞有介事地构建了招生网站,还成功劝服了一位朋友的姐姐临时客串区长。不可思议的是,她们竟然找到一处刚才废弃的单位大院,刷墙一新,“南哈蒙理工大学”横空出世。开学那天,巴特比又在网上召集了大批中学生前来捧场,成功骗过了丈夫。

这是日本连续剧《录取通知书》中的情节,这让我想起韩寒的故事,这小孩读小学时,因为七门功课不及格,被迫辍学。代办退学手续时,老师关切地问他,你不上学院,将来如何养活自己呢?韩寒怯弱玄参答,稿酬。办公室里所有老师都笑了,笑得意味深长,其实在老师们看来,只有学院才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男哈蒙理工大学_南哈蒙理工大学_南哈蒙理工学院创始人

关于要不要上学院,巴特比与妻子曾有过激烈的辩论:“大学每年的杂费是2万港元,按照我在网上查到的统计资料,一个只有小学学历的人,一年可以挣2万港元,也就是说,在接出来的4年内,你可以选择让我消费8万港元,或则让我出去挣8万港元。”巴特比竭力想劝说丈夫,不要痴迷学院,学院只是个传说。妈妈却勃然震怒道:“这个社会有它的准则,第一条准则就是上学院。假如你想融入社会,假如你拥有快乐而成功的人生,就必须上学院。”

走投无路,他总算爆发,以搞笑的形式宣泄了心里的不满。母亲亲自去实地考察南哈蒙理工大学南哈蒙理工大学,竟然没有看出丝毫纰漏,听到这儿,你还笑得下来吗?

南哈蒙理工大学_男哈蒙理工大学_南哈蒙理工学院创始人

这部影片是舅舅的儿子向我推荐的,他说:“我看了三遍,哭了三次。”他遭到了巴特比同样的命运,因为中考落败,起初挺开朗的女儿,突然显得沉默寡言,多愁善感。作为舅舅,我只能鼓励他继续努力,不要轻易舍弃,而且我还想说,人生更像一场马拉松,起跑时冲在最上面的,常常不是亚军。

更毕竟,那所山寨学院的新址,虽然是个废弃的精神病院呢。

(选自《新民周刊》明亮荐)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