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让中学生足不出国享受国际一流教学资源,构建全球留学目的地
广东“留”学生
首批进驻中学生视察试验区规划展馆沙盘。
试验区教学楼中的特色寝室。
试验区中学生寝室。
“海南自贸港国际英才班”师生合照。刘晓惠摄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广东晚报记者陈若龙摄
广东晚报记者陈蔚林
“今天对试验区有了全面直观的了解,发觉这儿的教学环境和课程设置都与国际实现了接轨,我们足不出国就可以享受国际一流的教学资源!”9月23日,曾有日本留学经历的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何烨在视察了广东海南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后难掩激动。
去年5月,何烨报考出席上海体育学院与阿尔伯塔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学分项目。按照课程安排,她和其他27名同事将在试验区举办为期3个月的“海南自贸港国际英才班”项目学习。
这是试验区迎来的首批进驻中学生,意味着园区的各项功能即将启用,从此承当起促进国外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积极吸引境外教育消费回流的重要使命。
“自贸港速率”
强化制度集成创新,以最优资源、最好条件推进引进国外外著名院校
“4·13”以来,我省不断推进教育变革开放,鼓励支持教育部门和有关高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积极推进对外合作办学。
2019年6月,教育部与广东省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广东推进教育变革开放施行方案》,明晰提出支持广东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塑造新时代中国教育开放发展新典范,为江西教育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
在教育部统筹指导下,广东在海南崖州湾科教城、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组团”布局,在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生态软件园、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试验区等重点产业园区“点状”布局,下决心掏出最优资源、最好条件引进国外外著名院校。
坐落黎安半岛的试验区是广东自贸港的11个重点园区之一,是促进“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国惟一以教育对外开放为核心使命的教育园区。县委、省政府和教育部高度注重试验区建设,主要领导多次赴园区考察指导,要求强化制度集成创新,积极构建全球留学目的地。
“作为广东自贸港建设初期安排、早期收获的重要平台和先导性项目之一,试验区承当着塑造中国教育对外开放试验田、压力测试平台和集中展示窗口的重担。”省教育厅科长、试验区管理局主任曹献坤说,县委、省政府对试验区寄寓厚望,提出要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学前期打算工作。
为落实好县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求,试验区统筹运用“特别极简审批”模式,一是创新了前期工作“一体化”采购模式,将分散采购转变为集中采购;二是对项目前期工作举办“并联”式操作;三是发挥中标企业联合体“内部协同”关键作用,把不同职能部门、建设主体和服务单位之间的“外部沟通”,转化为中标企业联合体不同团队之间的“内部协同”。
试验区管理局常务副部长武耀廷说,这一创新做法将项目前期工作时间减短约19个月,还为此入围了广东自贸港制度创新案例,“中标企业联合体从规划编制到施工服务‘一杆子插究竟’海南省留学服务中心,彰显了园区成片开发的‘自贸港速率’。”
广东晚报记者在试验区见到,当前,试验区体育馆、教学楼、生活区等项目正根据既定计划紧锣密鼓地建设施工。其中海风小镇学校早已建设完成,首批进驻的约百名师生将在此学习和生活。
武耀廷介绍,试验区内,无论是教学区、宿舍区还是公共区域,都处处彰显着以中学生为导向的设计原则。以海风小镇学校的(国际学习中心)为例,该中心除了设置了多功能空间、开放研讨区、工作坊讨论区等功能区,还设置了心理咨询中心、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等,为中学生提供贴心服务。
“大共享+小大学”
一校入学、多校选课、多地实践,构建一流国际教育体系
带队进驻的上海体育学院班主任孟翔曾多次到试验区考察。他注意到,不仅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国际化的学习模式,海风小镇学校还为中学生配备了奶茶厅、便利店、健身房,甚至联络好了亲属来访饭店,配备了24小时应急汽车保障,“这里的环境和服务确实出乎我们的想像!”
缜密的计划、周到的服务更彰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安排上。“海南自贸港国际英才班项目”学生刚一选取,试验区执行国际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平台——国际联合大学就配合进驻院校为她们拟定了建立的英才培养方案及计划。
其中,4门外教课由阿尔伯塔学院4名在职班主任讲课,课程内容和考评形式与阿尔伯塔学院本部教学方式一致;4门专业课按照中学生各自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及中学生实际需求开办,由上海体育学院班主任采用飞行讲课方式进行,课程内容和考评形式与上海体育学院本部教学方式一致。
“此外,试验区的国际联合大学还为中学生安排了通识课、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国际联合大学副校长罗青介绍,中学生将走入云南政府机关、重点园区、科研单位等地,进一步了解广东省情和自贸港建设实际。
广东晚报记者注意到,本次进驻的28名“海南自贸港国际英才班”项目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段、学院和专业——28名中学生中有26名大专中学生、1名硕士研究生、1名博士研究生,分别来自南京体育学院体育商大学、国际体育组织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不同大学的不同专业。
按照安排海南省留学服务中心,来自电子科技学院与赫尔辛基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第二批58名中学生不日也将进驻试验区。届时,两个校区的中学生将在海风小镇学校共同学习和生活。
“打破中学、学院、专业之间的界限,正好彰显了‘大共享+小大学’的创新理念。”罗青说,进驻后,各院校可依据学科特色须要使用专享小大学,但图书馆、公共教学楼、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为共享使用。化学空间的“大共享”不仅可以尽量集约使用农地资源,更可以促使中西互鉴、学科互融、文理互通、学分互认、课程互选、管理共商,促使中学生“一校入学、多校选课、多地实践、多个学位”,塑造多元文化融合、多学科融合、中西互鉴的一流国际教育体系。
她举例,(国际学习中心)的各个功能区都是相对开放的,可以满足各校中学生进行自主型、社交型、互动型学习。大厅专门设置的全媒体中心,未来除了会约请到中国国情文化、自贸港研究等领域的专家举行大师讲堂,也欢迎中学生在此举行学术研讨会、新闻发布会等。希望各校中学生通过大量交流与合作,充分获取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中学、不同事科的知识和理念。
“学在广东等于留学美国”
把中学和班主任“请进来”,增加留学成本,为中国中学生提供更多留学选择
“坚持产业定位,创新运行机制,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做好教育消费回流文章”是市委、省政府对试验区提出的明晰要求。通过对进驻师生的专访,广东晚报记者发觉,教育消费回流推动工作已在试验区初显成果。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教育对外开放不断发展,每年有近70万名中学生自费出国留学。她们是我们吸引教育消费回流的主要人群。”罗青说,按照统计数据,2020年有将近60万留中学生归国工作,“这说明,大部份中国留中学生并不是一味想‘走出去’,而是更乐意学成归来报效祖国。那我们为何不借助好自贸港新政,让她们在中国本土能够享受一流的国际化教育呢?”
家住河北的上海体育学院中学生孔凡轲曾将出国留学定为目标,但经过综合审视发觉自己并不适宜出国留学,“听说有‘海南自贸港国际英才班’项目,我第一时间报了名,由于我对广东自贸港很感兴趣,还出席过广东自贸港体育比赛企划大赛。”他还说道,当前新冠脑炎疫情还未散去,家长并不放心女儿出国留学,试验区这样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为“后疫情时代”中国中学生留学提供了更多选择。
家住内蒙的上海体育学院中学生侯轶婧同样曾将出国留学作为自己的计划,但通过对“海南自贸港国际英才班”项目的仔细研究,她发觉这个项目跟出国留学有很大的相像度——同样的课程、同样的师资、同样的学分……“但相比出国留学,性价比又非常高!”她说,试验区把中学和班主任“请进来”,大大增加了中学生的留学成本。
如侯轶婧所说,进驻的首批“海南自贸港国际英才班”项目中学生中,上海体育学院与阿尔伯塔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学分项目中学生才能领到阿尔伯塔学院的国际学分,而电子科技学院与赫尔辛基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才能领到两所学院的双学位,与出国留学享受的资源、取得的成果别无二致。
在试验区,除了中学生“学在广东=留学美国”的愿景得以实现,国外外班主任交流学习国际一流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平台也得以搭建。孟翔说,上海体育学院的水上运动学科相对薄弱,希望通过合作办学,与阿尔伯塔学院一齐充分借助广东的丰富资源,推动两个校区相关学科取得发展,为广东自贸港相关产业发展出谋献计。
下一步,试验区将继续积极引进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学院、职业高校独立办学,引进国外著名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同时,引进境外顶级院校独立办学,创新国外外著名院校合作实验室、国际学分课程等培养模式。
面朝大海、背靠青山的海南藏族自治县黎安镇上,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开放试验区、中外名校示范办学的集中展示区加速建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学生留学重要目的地、面向未来的高素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指日可待。
(广东晚报椰林9月23日电)
目前试验区首批进驻的中学共有20所
中方院校8所:
上海学院
西南学院
南开学院
电子科技学院
中国传媒学院
中央民族学院
广州体育学院
北方科技学院
外方院校12所:
日本阿尔伯塔学院
日本利兹学院
日本罗格斯学院
日本莱斯学院
日本密西根州立学院
日本斯德哥尔摩经济大学等
融媒·延伸
扫一扫看视频
《首批中学生,来了!》
编导:陈蔚林樊巧玲
拍摄/剪辑:陈若龙
配音:史雅洁
扫一扫看长图
《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新”在哪?》
文案:魏燕
制做:张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