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人文社科专业课外活动有哪些?

留学中介2024-10-06 15:47:59留学之路

人文社科的活动奖项:

申请文化研究的学生需要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方向,如东亚文化、中世纪意大利文化、拜占庭时期君士坦丁堡文化等等,之后的活动和研究也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具体方向,不用把所有的文化内容都研究一遍。

申请人文社科方向的活动,最好能有一到两个是长期坚持、并且与学术研究相关的。由于人文社科研究的特殊性,很多社会性研究都必须是长期的个人观察记录。比如说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方向是社会学中的医患关系探究,那么ta可以先找到具体课题,去医院报名成为志愿者并收集原始资料,这个研究活动可能会逐渐发展成一个校级课题,甚至是一个比赛的参赛项目。随着申请者相关知识的不断完善,研究资料的不断累积,申请主线的不断推进,最终可以在教授指导下成为一篇完整的论文。

当然,学术论文并不是研究的唯一目标,围绕兴趣方向可以做的活动有很多。学生可以在学校里成立社团,创立公众平台,呼吁大众关注此类问题并普及相关知识,参加医疗课题相关的演讲辩论项目和比赛,展现自己的演讲及反应能力;也可以参加医学相关的写作项目,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不论是人文社科还是理工科竞赛,能在高含金量比赛中获得骄人的成绩都是需要足够的事前积累,厚积薄发的。很多从小开始专注理工科竞赛的学生,长期以来获得的知识积累都是理工科方面的,那他们是怎么成功做到“曲线救国”的呢?往往理工科的学习研究都是具体到某一个科目:数学竞赛不会考察你的物理,而化学竞赛不会加入超纲的生物知识,这样的泾渭分明就是理工科的一大特点。人文社科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竞赛也是跨学科的居多。

不少人文社科的比赛考验的是学生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越能在其中表现出跨学科思维能力的学生,就越容易获得好成绩。那么,我们有哪些人文社科相关的比赛可以参加呢?

人文社科类型的比赛活动:

主要分成五大类:

(1)学科竞赛类:这一类比赛比较有知名度和含金量的是哲学奥林匹克竞赛和语言学奥林匹克竞赛。这两个比赛入门难度不是很高,但专业性比较强,和其他奥赛项目一样每年只有一场。也有一些其他的学科竞赛,如泛太平洋应用语言学协会和中学生哲学大会等,但是它们的含金量和推广度都没有奥赛高。

(2)演讲辩论类:演讲辩论类的比赛范围很广,比赛时间也基本全年覆盖。常见的演讲辩论比赛如全美演讲与辩论协会主办的NSDA,中国全国高中辩论赛NHSDLC,中国希望之星演讲比赛,全国高中生模拟法庭PPMT,APEC未来之声等等,涵盖的主题也多种多样。

(3)写作类:写作类竞赛的比赛时间也是全年分布,主题多种多样,考察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

(4)社会问题分析解决类:包含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创新的综合性比赛,常见的比赛有如中国大智汇创新研究挑战赛CTB,全国青年观察竞赛YOC等。这类比赛一年大多只举办一次,而且需要组队,最好能提前准备。组队比赛并不意味着比赛难度会变低或每个人的工作量会减少。人文社科组队赛的常见形式是发现社会问题、收集数据、实地考察、了解分析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对整个成果进行展示。为达到这样的成果,需要团队各方紧密协作、提供资源、发挥长处。每个团队的人数是有限制的,这类比赛中,发现自己长处并挑选合适队友十分重要。

(5)博雅教育的暑期活动:这是近年来在中国快速兴起的项目,有不少是由接受过美国大学博雅教育的学生回国举办的。它们为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系统性接触人文社科的平台,看到学习生活中更多的可能性。有一些活动的参与者在第二年成为了活动的组织者,这也是人文社科方向学生体现自己领导力的常见形式。三士渡今年夏天就开展了博雅教育的线上课程,涵盖的内容主要有古希腊哲学的乌托邦,凯撒和罗马共和国,文化、写作与思考等。授课的老师有来自耶鲁的在读博士,毕业于圣母大学的人气文书老师等。

总得来说,人文社科能参加的比赛虽然数量不算多,但是在学科的涵盖面颇为广泛,理工科学生也能参加。比如,一个学习数学的学生可以用数学建模的方式帮助解决社会学的问题。实际上,社科类比赛的学科门槛较低,并不意味着拿奖容易。要赢得这些比赛,往往需要缜密的逻辑和强大的思维能力,很多时候还会要求有优秀的文笔。这些比赛最考察的是学生跨学科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正因为人文社科比赛的对跨学科多方面能力的考察,参加这些比赛也能多方面的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