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物理系
哈佛大学物理学研究生教育为学生涵盖许多学科、跨越多个院系的学习机会。该专业研究生研究的跨学科性质体现在博士论文课题中,事实上,论文评审委员会的成员中也有其他院系的成员。为了保持个别项目的多样性,物理学位的修习要求不高且非常灵活。
物理学系实验和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有:实验生物物理学、高能粒子物理、院子和分子物理、固体和流体物理、天文物理学、计算物理学、核物理学、统计机械、量子光学、数学物理以及量子理论、弦理论和相对论等。
哈佛大学物理系教师获奖
1965年,物理学教授朱利安·施温格与理查德·费曼、朝永振一郎共同分享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三人在量子电动力学及粒子物理学方面作出的基础性贡献。
1977年,因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约翰·凡扶累克与内维尔·莫特一同获得197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79年,史蒂文·温伯格因实验验证了由于Z玻色子与电磁作用混合引起的宇称破缺,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与他一同获奖的还有大统一理论的开创者、同为哈佛大学教授的格拉肖。
1989年,诺曼·拉姆齐由于研发超精密铯原子钟和氢微波激射器而获得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2年,里卡多·贾科尼因在X射线天文学方面的先驱性贡献,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5年,罗伊·格劳伯因“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获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哈佛大学物理系研究领域
(1)天体物理与天文学(Astrophysics & Astronomy)
(2)计算物理(Computational Physics)
(3)实验高能物理(Experimental High Energy Physics)
(4)实验原子、分子与光学物理(Experimental Atomic, Molecular, and Optical Physics)
(5)物理学史(History of Physics)
(6)理论原子、分子与光学物理(Theoretical Atomic, Molecular, and Optical Physics)
(7)数学物理(Mathematical Physics)
(8)实验高压物理(Experimental High Pressure Physics)
(9)实验生物物理(Experimental Biophysics)
(10)理论生物物理(Theoretical Biophysics)
(11)实验凝聚态物理(Experimental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12)核物理(Nuclear Physics)
(13)环境模拟与风险分析(Environmental Modeling & Risk Analysis)
(10)理论高能物理与弦理论(Theoretical High Energy Physics/String Theory)
(7)理论凝聚态物理(Theoretical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13)实验低温物理(Experimental Low Temperature Physics)
哈佛大学物理系就业
哈佛大学物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61,000美元,职业中期薪资达到137,000美元。学校学生文化背景十分多元化,正因如此,最优秀的精英们都聚集在该校。师生比例为1:7,学生毕业率高达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