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诚信透支的留学中介情况如何?

留学中介2021-07-17 23:47:51admin2

   每年的3月到5月是国外大学的录取季。在这三个月内,成千上万封录取信与拒信被发出,各大留学中介也已经开始在首页滚动更新录取捷报。然而,盛宴的背后,却是中介以及学生诚信资本的再一次透支。

与中国传统升学步骤不同的是,国外大学的申请除了要求标准化考试成绩,还需要1—3页个人陈述文书、2—3封推荐信、高中以上的成绩单、简历以及可能存在的作品集等等。
  而准备材料之前,学生对申请的学校和专业也要做好详细的评估与准备。

据悉,中国当今有400余所中介或者留学咨询机构,这些机构或有不同侧重点,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一般提供选校、准备各种文书以及签证辅导等服务。前述提到的各种非量化、甚至是量化的申请要求,都成了学生大做文章的着眼点,也为留学中介的各种猫腻提供了可能性。
  

合同陷阱

钟为已经于去年底从美国大学毕业,其女友仍就读于美国排名前十的常青藤联盟大学。他和女友当时都是通过中介启德留学公司出国的。乍一看,这是中介的一起成功案例。然而,他至今仍保存着一封长达5000字的《历数启德罪状》。
  

在这篇情绪比较激动的文章中,钟列出了11项他认为启德留学有渎职的地方。其中最为被强调的是,他和女友的项目都不是被启德申请得来,却被启德“强行”霸占为己有。

他谈到,在签约的时候,他的定校合同明确了申请的大学和专业;而她的女友则只和中介明确了申请学校,这为之后的隐患埋下了伏笔。
  

“启德推荐我女友申请常青藤大学B项目,并且百般阻挠她申请A项目,原因有三——A项目是本硕连读项目,她已经拿到本科学位,则不能申请这个项目;该项目难度太大,他们认为我女友实力不符;该校不允许申请两个项目。”钟为说。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他女友执著地自己上网找到A项目,自己与老师联系,完成了网申,并最终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和奖学金。
  而启德为她量身定做的B项目却申请失败,拿到了拒信。

虽然他们已经和启德的顾问老师邮件明确:A项目是由自己本人申请,与启德无关。但启德在没有经过他们同意的情况下,私自登录申请系统,修改了申请者地址,将学校的通知书寄到了启德办公室。并以此为要挟,要求他们补上因申请到名校而需要补交的8000元人民币。
  

经过申诉后,钟和女友还是得到了失望的结果。为了拿到那一纸被克扣在中介手中的通知书,他们非但没有得到退款,还补上了8000块钱。

对此案,复旦大学法学博士、美国乔治亚大学法律系访问学者詹朋朋接受《消费者报道》采访时认为,由于钟女友合同里只明确了申请的大学而不是大学里的项目,如果她对簿公堂,她将处于不利地位。
  

据悉,几乎每个与中介签约合同的学生,都拥有着一份不一样的合同。有的是价格的不同,有的是收费标准的不同,这些都是要靠学生主动提出进行修改,中介很少主动提出。

比如,一般中介合同中会提到同时被综合排名前十或者专业排名前十的学校录取,学生需要缴纳多余的款项。
  而如果学生提出只按照综合排名而不是专业排名来收费,这很可能为他们省下一大笔钱——因为专业的排名进入前十的难度相对较低。

但是对于大多数刚刚高中毕业或者本科毕业的中国学生,这很有可能是他们人生中签下的第一封合同。这些需要中介来帮助他们申请国外大学的学生,很难做到对合同严格把关,做到据理力争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不只是启德,几乎所有中介都存在着这样的情况。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