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布“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和路线图

留学中介2023-10-22 20:12:02佚名

以“绿色金融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的2021天府金融峰会主峰会于10月29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主峰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新华通信社联合指导,中国金融学会提供学术指导,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承办,广东建行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2021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被称为中国“碳中和元年”。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大力发展红色金融,促使从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变革刻不容缓。

多方数据显示,未来40年,我国达成“碳中和”目标须要的投资将在百万万元级别。大会期间,多位业内及机构人士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加强红色金融投入,推动经济社会红色低碳发展展开讨论。

“双碳”目标为金融业带来巨大机遇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重承诺。这既是中国促进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日前2023金融业发展前景最新要求,中国即将公布顶楼设计,明晰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双碳”目标的实现须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只手”同时加码: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各种资源和要素向红色低碳发展聚集;另一方面,要着力发挥政府作用,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红色低碳科技革命。

业内人士表示,“双碳”目标无疑给红色金融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上海期货交易所总工总监李辉发表主旨讲演时表示,资本市场可以在引导资源向红色低碳领域配置、合理确定红色低碳资产定价、创新工具、缓释红色低碳领域风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了解,目前沪市从事红色产业的上市公司超过260家,累计股权融资接近8000万元,总估值超过七万万元,占沪市上市公司总估值的20%。

邮政储蓄建行局长刘建军表示,低碳变革将创造巨大的投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将迎来新的业务下降点。按照复旦学院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计算,实现“碳中和”需要累计新增投资约138万万元,超过每年GDP的2.5%。就挑战而言,低碳变革过程中一些高碳企业和项目逐渐退出,金融资产质量将承受裂变的压力。

中国农业发展建行局长湛东升强调,商业建行要迎合红色发展时尚,捉住经济增速形式转变带来的巨大机遇。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非常广泛深刻的红色工业革命,终将促使经济增速形式的转变,为红色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商业建行要主动发挥先导作用,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多渠道满足红色金融服务的需求。

金融机构布局红色金融

多方数据显示,未来40年,我国达成“碳中和”目标须要的投资将在百万万元级别。面对潜力巨大的红色金融宽广市场,商业建行制订了清晰的红色金融目标。多位与会金融机构人士也表示,将创新金融服务,加强红色金融投入,推动经济社会红色低碳发展。

2023金融业发展前景最新要求_未来金融前景_未来几年金融行业的发展

中国建行风险经理刘坚东透漏,“十四五”时期,中国建行将推动行业授信结构的调整,强化高煤耗、高排放行业的余额管控2023金融业发展前景最新要求,加强对降耗技术升级改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借助、煤电灵活性整修等红色变革项目的授信支持。

湛东升表示,中国农业发展建行将发展红色金融、打造“绿色建行”作为战略任务,围绕“双碳”目标把红色发展贯串金融服务“三农”的实践,强化顶楼设计,建立整治体系,创新金融服务,坚持新政性建行办行理念,加强红色金融投入,履行中国农业发展建行“绿色建行”的职责使命。

“一方面,建立‘绿色建行’的整治体系,从资产、负债、运营三个维度确定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目标,建立红色金融新政制度,构建红色个贷标准体系。另一方面,强化‘三农’绿色金融服务,在支持粮食生产及红色农产品供给、‘长江行’‘黄河行’、绿色生态保护修补整治等方面加强个贷投入。同时,加强红色筹资与对外合作,广泛筹措国外外社会资金,参与红色金融标准制订和红色金融市场建设,提高红色金融服务合力。”湛东升表示。

未来金融前景_未来几年金融行业的发展_2023金融业发展前景最新要求

重庆建行党委主任、董事长林罡表示,金融企业非常是农行,既是服务者同时也兼任引导者的角色。从服务者角度,农行机构可以通过自身风险偏好以及产品设计、工具使用等方面推动实体经济走红色发展低碳之路。从引导者角度,银行业可以通过自身工具的使用以及跨期、跨界进行资源的配置,引导未来产业的发展走红色低碳的公路。

交易所也将为金融机构服务红色发展提供助推。李辉表示,深交所将持续营造红色金融理念的市场环境与气氛,与国外外金融机构同行协商讨论红色金融标准,在我国红色金融发展特色的基础上,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业务规则体系,努力实现红色产业、绿色行业、绿色企业标准与红色金融标准的协同,联合市场机构举办线上课程与专题研究等投资者教育工作,旨在于提高金融推动“双碳”目标的认知。

多方热议红色金融行稳致远

2023金融业发展前景最新要求_未来几年金融行业的发展_未来金融前景

即使当前我国红色金融呈蓬勃发展态势,但业内人士也强调,我国在低碳变革过程中仍面临多重挑战,既不可“一哄而上”,也不能“一哄而散”,须要慎重掌握其中风险,强化前瞻性研判,进而使红色金融行稳致远。

刘建军强调,低碳变革过程中一些高碳企业和项目逐渐退出,金融资产质量将承受裂变的压力,这种行业的毁约率可能急剧上升,金融机构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强化气候变革风险的前瞻性研判,推动调整发展规划、业务方向和服务对象,提早筹谋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同时,也要看见我国产业结构侧重、能源结构偏煤的现况,竭力处理好降碳和能源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有效应对低碳变革过程中可能伴生的经济金融社会风险,避免过度反应,确保安全降碳。

中国人民学院中秋金融研究院执行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红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文觉得,在碳中和背景下,金融业面临变革升级,要服务更多的生态行业,服务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甚至是零排放、零污染的行业,这对所有人而言都是一次观念的“大升级”。据悉,红色金融体系的转变,须要通过一系列红色金融体系的设计。所出现的交易、定价、资源配置等环节,是一个体系的搭建和未来新政配套升级的过程。

中国农业建行局长张青松建议,应进一步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相关个贷新政。个贷资金是金融业对生态产品提供者直接有力的支持。商业建行要围绕生态产品的重点领域颁布专门的行业个贷新政,促使红色个贷指标体系与个贷行业新政的有机融合,配套经济基本占用、信贷授权、贷款定价等差别化举措。同时,为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可创新碳汇质押房贷,基于GEP核算的生态贷等个贷新产品,也可通过发行红色转债,举办红色并购、绿色银团、绿色资产期货化、绿色保险等业务,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据悉,张青松觉得,还可以探求更多的金融支持模式。金融产品价值实现的项目,好多都存在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公益属性强等特性,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市场之手的作用,加强与政府的合作,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化运作。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