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的强势崛起(图)
2003年12月2日 09:43 光明网
远眺西华园 2003年4月16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四川工程学院与成都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西华大学”。 12月6日,西华大学将举行隆重的揭牌仪式。 西华大学是四川省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和布局调整重点建设和发展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西华大学的成立,与上海东华大学、湖南南华大学、吉林北华大学一起,构成了教育部新一轮高校布局调整中的“四华”格局。
王丛底乡西华大学红光校区,杨雄的故乡,千年岷江从都江堰流下,蜿蜒流过校园; 在古老灿烂的历史文明与现代成都高新园区的交融中,一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学——西华大学正在迅速崛起。 与上海东华大学、吉林北华大学、湖南南华大学一起在祖国东南西北共同发展,成为我国西部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又一颗明珠。盛世精进自己
40多年来,学校与伟大祖国共同历经沧桑。
1958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农业的根本解决办法是机械化”。 为了贯彻毛泽东同志“四年解决小问题、七年解决问题、十年解决大问题”的指示,国家决定在全国七个地区各设立一个研究所。 综合性农业机械学院。 同年3月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视察红光合作社,刘少奇视察西浦合作社。 在此深刻的历史背景下,1960年,国家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四川工学院的前身四川农机学院作为西南地区的分校在红光犀浦的沃土上诞生。
困难和磨难给你带来了成功。 学校从借校办学、仅有两个本科专业的单一学院,发展成为拥有工、管、文、理、经五个学科门类的省属重点多科性大学。 成都师范学院始建于1971年,几经搬迁,历经波折。 办学30多年来,以办学严谨着称,教学水平在同类学校中始终名列前茅。
新成立的西华大学已成为四川省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占地3000余亩,面向全国24个省市招生。 学校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并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 在校学生人数达25,500余人,5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管、文等。 、经济学等学科; 教学仪器设备价值9000万元以上,拥有高级职称人员400余人。 3名院士、1名知名教授担任学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学院学术委员会由14名院士、47名国内知名教授担任。 客座教授。 拥有的校园网络,图书馆总藏书和电子文档超过142万册。 学校为国家培养了4万多名各类建筑人才。
西华大学具有良好的科研发展基础和实力,先后承担国家863/CIMS、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国家“973”、国家“九五”等重点研究项目449项。 ——“十一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 近五年来,共获得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曾宪梓教育基金奖等32项; 出版专着、教材200余部; 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 学生在第一届至第六届电子设计大赛等全国各类大学生竞赛中荣获国家一、二等奖; 多件作品在第七届、第八届“挑战杯”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并荣获优秀组织奖。 学校成功承办了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和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27个分赛场中的11个比赛。 是全国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先进单位。 学生因其强烈的创新和吃苦精神、“实用”、“好用”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多年来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85%以上审时度势谋发展
站在新世纪的海岸线上,百家高等教育企业竞相争先,万帆竞相。 高等学校的品牌、办学实力、办学理念、学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特色等都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接受和经历新一轮的浪潮。
学校自身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发展?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冷静思考、深入分析。 1997年5月,罗中贤院长作题为《世纪之交的思考》的主旨报告。 一石激起千层浪。 随即,全校引发了“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讨论。 学校领导班子和全校师生员工达成共识:“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 “等待、依靠、请求都无济于事,只有知难而进”; “有条件就要往前走,没有条件就要创造条件往上走。” ”;“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机遇、找准定位、创特色”成为引领学校迈入21世纪的指导思想。
弓一拉就没有回头路。 从此,学校走出了一条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改革之路。抓住机遇,深化改革
改革迅速全面启动。 学校大声提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开放办学”的指导思想,改革聚焦两个方向:一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创新人才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改革以种植为核心; 这是一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运行机制和环境支撑。
学科、专业调整首当其冲。 学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拓宽以工科为主的学科设置,建立和发展了一些新兴交叉学科。 同时,还扩大对外开放,多层次联合办学。 目前,学校已与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与美国4所州立大学合作,建立了“1-2-1”的人才培养模式。
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相继出台,以用人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坚持“三定(定人、定责、定岗)”精简机构。 在人员分配制度上,推动由“全国聘用”向“单位聘用”、“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进一步强化了学校、院系的二级管理制度。 以事业留人留学之路,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以境界留人。 “海纳百川,暖凤出巢。” 此举给学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投身学校建设。
物流社会化改革大刀阔斧。 2000年,学校成立后勤服务总公司,实现校企分离和人员分流,走在全省高校后勤改革前列。
同时,我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 学校集中财力办大事,有重点、有力度、有梯度地投入到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环节。 有效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为学校持续超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顺势而为,志在一流
2003年西华大学红光校区,学校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知难而进,自强不息。 几代人的努力和积累终于得到了回报。
3月1日是西方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 身在厦门的罗忠贤校长回电:国家大学设置审查委员会已经批准我们关于与成都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西华大学的报告了! 喜悦、兴奋、兴奋……很快就荡漾在整个学校。
4月16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四川工程学院与成都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西华大学”。
9月19日,省委、省政府任命了西华大学第一届领导班子,罗忠首次担任党委书记、校长。
作为第一届党委书记、院长,罗忠贤深感任重而道远。 他清醒而理性:合并组建西华大学,是学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西华大学的成立,为学校的改革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平台,是我校历史发展的新起点、新机遇。 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展开竞争。 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立足实力,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以质量打造品牌。 特色创造优势,特色成就全面,创新争创一流。 当前第一步是解决机构和部门设置,调整学科和专业。 二是推动深度实质性融合,逐步培育西华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
“班长管班子,班子引领班子,班子促发展”。 朝气蓬勃、开拓创新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统一思想、践行使命、谋求发展、奋力拼搏”的指导思想。 团队成员深入教学科研第一线调研,明确学校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走“人才立校、人才兴校、人才强校”之路; 以人为本,育人为本,依法办学。 领导班子决心不负使命,艰苦奋斗,扎实做好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依靠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难题,带领西华大学全体师生努力创建特色优势明显的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
学校运用新理念、新机制为企业融资,将在三年内完成与老校区相连的新校区建设。 一座全新的生态、文化、数字化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将矗立在成都平原的沃土上。
12月6日,西华大学将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
风好时,就是起航的时候了。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方中国人民仰望远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西部大开发,推动四川发展新跨越,西华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图1 设施一流的学生公寓
图2 校长罗忠贤聘请郑南宁院士为学校“信号与信息处理”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图3 学校与美国大学签署中美1-2-1人才培养计划协议。
图4 现代化教学楼
图5 意气风发的西华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