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财经大学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学校创建于2001年,2008年获批为普通本科院校,2015年成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示范大学,2016年被评为“国家民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18年由原名“宁波大红鹰学院”更名为“宁波财经大学”。
学校拥有海曙校区、杭州湾校区、象山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700余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拥有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金融与信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财富管理学院、数字技术与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象山影视学院等45个本科专业和近2万名全日制本科生, 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共文化体育系。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教师93.8%、高中及以上学历教师30.2%、双师双能教师51%、省级151人才、省高校领军人才、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100余人高层次人才, 省名师、市甬江市人才工程、市级领军尖拔尖人才。
目前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4个,优势重点专业7个。 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课程127门;有4个省级一流学科和4个市级重点学科。近五年获批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20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25项;获省哲学社会科学突出成就奖等省部级奖项10项,省部级领导级报告21项。设立教育部产学合作教育项目71项,颁发省市教学成果奖24项,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2790项,其中国家级、国际竞赛项1400余项。
立足区域经济社会、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需要,在“创业创新”价值观的指引下留学之路,深化产教融合,持续开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一系列改革。与企业共同建设共管大宗商品商学院、长城商学院等10所现代产业学院或专业特色学院,不断完善“双校制”协同教育模式,荣获省级重点扶持现代产业学院1所。是全国首家建立校企融合实体创业学院,率先设立创业管理本科专业,打造国家级、省级创客空间的商业模式实验室(BM-Lab),构建多层次创业教育体系,形成专业创新型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格局;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打造智慧学习新空间,持续推进课堂教学创新改革,深化课程内涵建设宁波财经学院数字校园,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智能监控,促进教学效果提升;持续开展星级教学教师选拔、应用型教师甄选工作,推动教师教学创新提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提升,实施本科生综合导师制度,形成各年级学生卷轴式纵向学术成长班,接受学术导师、试点导师组成的导师团队指导,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道路;落实优秀人才成长激励计划,设置个性化培养方案和荣誉学位,帮助学生成长成为人才。
学院持续凝聚学科发展方向宁波财经学院数字校园,打造高水平学科平台,通过产学研跨学科融合协同创新,积极为产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撑。面向区域性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重点关注大宗商品流通、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家族财富管理、金融大数据技术、文物保护与文化遗产、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文化传播与视觉系统设计等研究领域。 影视制作和影视产业管理等,努力打造优势性和特色性学科。数字经济与开放型经济融合创新研究基地、区域产业创新研究基地两个基地被批准为浙江软科学研究基地,区域开放合作、自贸区研究基地等5个基地被批准为宁波第五轮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宁波市商务文化研究中心获批为宁波市首批重点文化研究基地。2022年,学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学校与国外50多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先后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英国南威尔士大学、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经济管理大学、匈牙利科尔多拉尼亚诺斯大学、韩国东西方大学、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校区、澳门城市大学等高校合作,举办各类学分认定和短期交流项目。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经济管理大学合办的“中国-斯洛伐克丝绸之路研究院”入选浙江省首批“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研究院”;与中东欧合作高校、院校成立了“斯洛伐克教育研究中心”和“宁波-中东欧大学生影视联盟”。每年有数百名师生参加对外交流项目、交流项目以及进修和访问活动。每年积极组织和主办各类各级国际会议,国际科研合作的模式和类型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面对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将继续坚持“良心、培养实务人才、立善事业”的办学理念,坚持“成为中小企业发展首选大学”的办学理想, 坚持“自信专注”的校训,不断深化内涵建设,力争尽快成为具有改革创新示范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民办一流民办大学。
(以上数据截至202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