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中山广场周围有几座曾经是日本银行的建筑,沈阳周围仍然散布着一些以前的银行建筑。与老建筑中常见的外资银行不同英语作文,东北边防银行,现在被称为金融博物馆,位于中山广场附近,是一家当地的中国银行。1919年,安徽军阀徐树正在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创办银行,并命名为边业银行,以开办边境业务,次年迁往北京。1924年,冯军阀张父子趁第二次智封战争胜利之机买下了该银行,两年后迁往沈阳改为东北边陲银行,并于1932年并入伪满洲国中央银行。
前者
伪满洲国中央银行千代田支行,即现在的横力世界守望中心,是南京北街和中华路交汇处北角的一幢三层褐色建筑,正面有四根突出的爱奥尼亚石柱,顶部写着“1928”字样。该建筑建于1928年,并于1932年成为满洲中央银行的千代田分行。
原满洲中央银行千代田分行位于太原街最繁华的地段。本文所有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在今天沈阳能看到的众多老银行大楼中,欧美银行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花旗银行和法兰西信贷银行是两座至今保存下来的建筑。花旗银行奉天分行是一幢欧式白色两层楼房,建于1928年,整栋房子呈立方体,楼前有6根巨型水泥柱从顶部直通地面,房子很高,欧式大窗格非常壮观,就是现在的西门酒店。位于奉天的花旗银行成立于1928年,服务于奉天的欧美外资银行和贸易公司,但“918”事件后,花旗银行的经营状况恶化,于1935年6月倒闭。
沈阳市公安局现为沈阳市公安局使用的CIBIT奉天分局建于1924年,下半部分为灰色墙壁,上半部分为红色,白色阳台和绿色屋顶。1917年,法国信贷银行在奉天设立分行,主要业务是服务满洲里的法国工矿企业,提供金融贸易和信贷等金融活动。日本占领奉天后,银行关闭。在伪满洲国时期,法国信贷银行成为警察局所在地,解放后继续被公安部门使用,直到现在。
这
前法兰西信贷银行丰田分公司现在由公安部门使用
离法国信贷银行不远,步行到八一公园,马路对面就是沈阳迎宾馆,这里曾经是俄罗斯和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的所在地。1906年,日本和俄罗斯同时在奉天设立了总领事馆,次年,俄国人在这里建立了领事馆,一直使用到1917年,从1931年到1945年成为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名义上是外交机构,实际上是日本外务省驻满洲总外交厅,是日本在满洲设立的另一套殖民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作为沈阳市人民政府的接待机构,1985年正式成为沈阳国宾馆。
在这个日俄领事馆附近,原来有法国、英国、美国和德国的领事馆,其中英美领事馆已被拆除,德国领事馆现在是军区政治部的幼儿园,法国领事馆现在是中国移动。
过去,除了关东军司令部和日本领事馆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日本殖民机构,那就是南满铁道有限公司的奉天办事处。这座建筑的原址是道教的静友宫,满洲铁路迁至奉天后,日本人将其改建为满洲奉天宫。1924年,由于原建筑太小,在原址上重建了一座兼具中日古建筑风格的新建筑,并于1921年竣工。这座建筑现在是沈阳儿童图书馆,但当我参观时,整栋建筑都在维修中,门是锁着的。
东部三省的前总督府刚刚翻修一新
在满洲铁路奉天宫北上,在沈阳故宫附近,这一带最有名的建筑就是大帅府。不过我没打算进去,因为游客太多了,对于沈阳人来说,也没必要去大帅府了解张家。我对大元帅府附近的另一座建筑——东三省总督府更感兴趣。
日俄战争后,清政府将东北三将的管辖范围改为省,盛靖将军担任东部三省都督。第一任总督是徐世昌,第二任是西凉,第三任是赵尔勋,赵尔勋晚年依附于清廷,花了13年时间编纂《清史文》,沈阳万泉公园旁有赵尔勋故居。赵尔勋有个弟弟叫赵尔峰,上次西康省之行,历史的渊源,就来自赵尔峰的四川行政。袁世凯当上总统后,希望邀请赵尔勋上任,但赵尔勋坚决反对民国,袁世凯成立清史馆,让赵尔勋担任馆长,并把辛亥革命中被处决的赵尔丰昭雪交给赵尔勋,赵尔勋在民国政府中任职,直到1927年去世。
这
东三省总督府紧邻沈阳故宫,元帅府位于南边。总督府装饰华丽,青砖墙和红砖条,绿色屋顶上有三个阁楼窗户,建筑正门处有一扇装饰石门。这座建筑已经修缮了很长时间,我去的第二天,这里举办了一场艺术展,这应该是修缮后重新开放的标志。
据网络介绍,这座建筑与沈阳故宫同时建造,沈阳紫禁城在满洲人入关之前就已经存在,后来改为盛京将军府。我不知道这座建筑的确切起源,但很明显,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而且这座建筑具有浓厚的现代欧式风格和中式装饰,通常是清末民初中西合璧的建筑。从2011年的照片来看,这座建筑在修复前并没有那么多错综复杂的雕刻和装饰,而更像是一座普通的建筑。特别是,大门的正面甚至没有复杂的雕刻。
所以,我推测网上的介绍应该是假的,而且这栋楼确实是东三省的都督府,很可能之前曾被用作盛京将军府,但建筑本身不会早于清末。结合历史背景,清初在奉天建都,满洲人的建筑美学与明朝密切相关,从沈阳紫禁城就可以看出。室内明显的欧式建筑的出现直到清代中期才出现,而东北地区欧式建筑的大规模出现基本上是在清末,所以这种完全不符合时代美学的建筑突然出现的可能性不大。更何况,在清初,欧洲的建筑风格并非如此。
赵二勋掌管东三省的时期,恰逢清末的政治改革。日俄战争后,清政府决定实行新政策,1907年,清政府决定仿效君主立宪制的议会制度,开始筹备在各省设立咨询机构,而当时的东三省首任省长徐世昌, 开始筹备奉天省协商局。1909年,奉天省协商局正式成立,1912年至1918年,奉天省协商局成为奉天省的最高权力机构。
奉天咨询局的旧址是一座非常精美的巴洛克式建筑,不幸的是遭到严重破坏
现在奉天咨询局只保留了当年的辅助建筑,原来的建筑是中央的一个小圆形广场,现存的建筑是两层楼,属于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墙体由红砖和青砖组成,建筑的四个角和窗柱都有精致的罗马柱头, 柱头是用红砖雕刻而成的。这栋楼的柱头、窗边、屋顶装饰都非常精致,可惜损坏严重,部分墙面青砖脱落露出里面的红砖,面向院落的墙体更是破损不堪,明显缺乏维护。我去看大楼的时候,虽然门是锁着的,里面停着车,还有人走动,大楼的窗户都是开着的,即使没有人为破坏,这栋砖砌建筑的风雨和热胀缩对它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 甚至脱落风化。
在奉天咨询局旧址,墙上的砖砌装饰非常漂亮,但可惜没有得到完美的保护
作为你
从总督府向东走,您将经过建于1912年的小南天主教堂,正式名称为耶稣圣心大教堂。在老照片中,这座天主教堂曾经是远眺奉天城最显眼的建筑。1861年,法国天主教从营口传到沈阳,1878年建成第一座教堂,但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教堂被烧毁,现在的教堂于1912年在庚子赔款下重建。
小南天主教堂
在
1872年,英国基督教传教士、苏格兰牧师约翰·罗伯特来到沈阳建立教会,与孝南天主教会有着同样的命运。1900 年,基督教教堂被烧毁,并于 1907 年在原址重建。1910年,当约翰·罗牧师退休并返回中国时,基督徒为他写了一首诗,这座纪念碑在战争期间被封印在教堂里,并一直保存至今。可是我去教堂的时候,教堂的工作人员并没有让我看到石碑,大概是因为展示起来不方便,只说石碑是用中国繁体中文写的,封在教堂的墙内。教堂的牌匾“东莞基督教会”也是当年保存下来的老物件。
在沈阳,保存下来的俄罗斯和日本宗教建筑并不多,只有两座基本完好无损,一座是日本奉天灵寺,另一座是俄罗斯救世主战争纪念堂。
皇谷区岐山中路公安厅家庭区院子里有一座老干部活动中心,是唐朝的日式仿品,这座建筑就是原奉天灵殿,是日本在奉天建造的最后一座神社,也是唯一保存下来的神社。1938年竣工,屋顶覆盖着绿色的瓦片,正殿周围环绕着红色的柱子。
沈阳曾经有一座供奉日本人的奉天神社,建于1915年,位于现在的八一剧院的院子里,直到八十年代中期,这里还残留着一个礼拜堂,直到几年前,照片中还有两尊狗的石像,但是我去的时候,有修缮, 它被列为军事区,不允许进入。
曾经供奉伪满洲人的奉天陵寺,现在是老干部的活动中心
沈阳没有东正教教堂的遗迹,只有西塔地区的俄罗斯墓地。这座祈祷所的前面在沈阳市殡仪车管理中心的院子里,后面在和平区委党校的院子里。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占领了奉天,经当时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同意,俄国在西塔地区建造了这座教堂,以纪念在奉天战役中阵亡的官兵,也成为埋葬俄国官兵遗骸的墓地。
夹在党校和殡仪馆之间的东正教祈祷室
教堂呈圆形,西侧有一扇门上锁,东侧有一扇圆形部分,带有空心十字架装饰。整座建筑采用青石砌成,教堂的绿色屋顶装饰着象征古代武士盔甲的鳞片瓦片,顶部是武士头盔的风格,这在这座教堂中也是不寻常的。教堂顶部的十字架很特别,不是传统的东正教十字架沈阳工业大学图书馆,而是代表军队的铁十字架。
教堂的装饰类似于古代武士的头盔和盔甲
在远离市区的苏家屯沙河区卫家村,两座山上各有一座日俄战争纪念碑,东正教十字架风格为俄罗斯纪念碑,称为日俄奉天战役沙皇纪念碑;一座方形塔楼呈日本纪念碑的形状,称为日俄奉天战役日本第四军纪念碑。
说到西塔,清初沈阳修建了四座塔,对应着四座雍和宫。东塔对应永光寺,寺已不复存在,沈阳百姓提到东塔比较熟悉东塔机场,是张作霖1921年为组建空军而建造的,机场已废弃;南塔对应光慈寺,比较有名的是南塔鞋城;北塔对应法轮寺,保存完好;西塔对应延州寺,但沈阳人一提到西塔,就是西塔大冷面和韩国百货公司,因为这里是韩国人和韩国侨民居住的大面积区域。
清朝末年沈阳工业大学图书馆,许多朝鲜人来到满洲开垦土地,其中少数人来到奉天,后来随着铁路的建设,更多的朝鲜人聚集在西塔周围,在俄罗斯和日本从事铁路工程。上世纪三十年代,韩国侨民协会和韩国市场开始出现。西塔还有一座基督教教堂,建于1917年,信徒大多是韩国人,受韩国影响的东北朝鲜人中也有很多基督徒,但现在西塔基督教会建筑是1992年重建的。
西塔和沈阳站之间是奉天满洲铁道大厦,建于1934年。1936年,满洲铁路改组管理机构,合并原铁道总局、北满铁路局和铁道建设局,在奉天成立铁道总局。
沈阳的满洲铁路留下的两座相关建筑,日本特派官办公室,也就是现在的神铁一号招待所,位于西塔南边的一条小街上,吸引我的是一座角楼,上面有绿色的鳞片拱顶,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该建筑建于 1916 年,由南满洲铁路公司和满洲国的荷兰公使馆使用,1935 年日本专员办事处在那里成立。
另一座建筑,日本南满铁路株式会社的奉天图书馆,很遗憾。满洲奉天图书馆于1910年底开馆,1921年底迁至后来的位置。然而,原建筑于2006年被拆除,现在位于原建筑西南500米处,但与原建筑完全不同。微信公众号“沈阳图片”曾发文,笔者在图书馆被拆毁前参观了图书馆,留下了珍贵的照片和记录。他提到,该建筑原本是沈阳市二级文物,但在发布拆除公告时,文物保护标志被拆除。
沈阳现在有两座关于南满铁路的纪念馆,一座是黄谷屯纪念馆,另一座是918纪念馆,后者比较有名,小时候学校会组织参观。918事件中的不抵抗政策,从来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点,这意味着谁背负着历史罪人的骂名。其实,撇开目击者回忆录的自我美化不谈,我宁愿不认为历史混乱中的统治者会大局观得一清二楚,如果能理解这一点,就能理解918事件中的不抵抗政策。
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军方和政府并不完全相同,中方很难真正了解这种关系。对于这样突如其来的事件,无论是张学良还是蒋介石,都未必能明确判断是日本对华全面开战,还是局部军事冲突或误会。两年前中东路事件的惨败,让张学良对自己的军队缺乏信心,不敢轻易打,在冲突局势扩大后,只好虚弱地撤退到关内。事件发生后,日本内阁于9月19日和24日发表声明,表示不会扩大战争,这反过来又误导了蒋介石和张学良,将希望寄托在国际调解上。
日本国内的分歧也比预期的要大,首相若槻玲次郎在内阁决定不扩大战争政策后不到三个月就辞职了。次年,亲华、反对建立傀儡满洲国的犬瑜伽士在当选首相三个月后被暗杀,最后军事人物斋藤稔上台。
我从小生活在沈阳皇谷区,没有太多的现代老建筑,离我最近的是清代太极昭陵,我们一般都叫北陵,以前有个游乐场,游乐场后面有一大片森林,是城里少有的大面积绿地。小时候,爸爸总是带我去北陵山的森林里探索,那里有许多百年老树,松鼠和喜鹊也很多。有趣的是,在重工业城市,最深刻的童年记忆其实是关于自然的。
我长大的社区远离繁华的老城区,也没有进行过太多的改造。我家附近有一家五一劳动节店,上世纪50年代就有这家店,直到现在,虽然已经改成了超市,但楼顶的“五一劳动节”二字还保留着,是我童年最美好的零食记忆。而在我小时候住的那条街对面,有个审判日本战犯的旧法庭,在我小时候,叫北陵电影院,天天播放电影新闻。1954 年,它是苏联专家俱乐部,1956 年审判战犯,然后一直用作电影院,直到九十年代。
审判
日本战犯的北陵电影院已被翻新为纪念馆
沈阳这座城市在人们的印象中与精致优雅无关,我对此并不反对,一座城市的灵魂来自于人们记忆的叠加,也会烙印在每一条街道、每一块砖石上。沈阳在努力回忆自己的灵魂,时而想起清朝的首都清朝,时而想起冯府的大本营,时而想起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或许偶尔想起一点点日本的闪光。但这座城市还没有找到它的灵魂,那些昔日的辉煌在人们的心中逐渐被抹去,当一个城市的人民不再为自己的城市感到自豪时,那么这座城市的灵魂就消失了。
我的沈阳之行结束了,我将前往下一个城市。虽然我为没有帮助我的家乡找到它的灵魂而感到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