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城市学院聘请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担任学员学术导师

专业选择2024-05-27 10:40:51佚名

钱江晚报时事新闻记者 陆毅、吴雅婷、刘佳慧、黄诗睿、李冠林

今年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开始设立“求是雏鹰班”,聘请浙江大学的博士生、硕士生导师担任学生的学业导师。

近日,各学院纷纷召开导师见面会,今年求是雏鹰班共有文理科三个实验班,共计160名学生,校内外导师共计50余名,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发展平台,让学生提前享受研究生培养模式。

城市学院的老师们实践“本科生导师制”已有相当长时间,他们把这一理念深深融入到学生培养过程中,带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开展学科竞赛、开展实习实训、组织社会实践……努力构建本科生早进项目、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的育人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和学生在本科生培养中的主体作用。

点对点指导:

形成和谐默契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相长的培育环境

传播学院学生在大二下半年可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选择导师,导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的中期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

汉语1801班的陈晨与传播学院姚逸超教授合作完成古籍校对项目《朱淑珍断肠诗》。在项目过程中,姚逸超教授耐心指导陈晨,帮助她找到自己的学术兴趣。“这是一种知识的传承,我和她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这引发了她一些新的想法。”姚逸超说,“她完成古籍校对任务后,我找她谈了谈,看她是否成功找到了自己的学术兴趣,评估这个兴趣能否成为她毕业论文的方向。”

“刚进大学的时候很迷茫,对学法律很感兴趣,但找不到方向。直到选修了袁继红教授的《刑法学》课程。因为太喜欢,所以连续选修了两年。”2010级法学专业校友、苏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军坦言,本科期间袁继红教授给予的指导和帮助让他受益终生。原本不擅长演讲的他在袁继红的鼓励下参加了各种比赛、实习基地,如今已经成为了讲台上口若悬河的老师。他表示,通过比赛和实习,这些纽带可以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让老师可以一对一指导学生,起到导师般的作用。

这种导师制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这种模式突破了课堂交流的局限性,增加了交流的深度和有效性,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切实的指导作用,成为师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载体。

“推行导师制,能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幸福感,实现精准的‘思想帮扶’。”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陈琳老师看来,导师制下的师生关系,一定是“师友”关系。

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陈林都喜欢用轻松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我晚上在学校跑步的时候,经常会在操场上遇到我的学生,我们会很自然地讨论一些学术问题、社会热点、个人发展等话题。”正是在这样一种自由轻松的氛围中,陈林将自己的想法一点一点地、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

陈林有时会让学生将自己发现的优秀论文逐字逐句地打字出来。刚开始,学生可能会一头雾水,但完成打字任务后,就会饶有兴致地跑来问陈林:“陈老师,我发现这篇文章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这时,陈林便趁机指导:“对了,你能写篇文章吗?”一个个研究切入点就在这样的小任务中被挖掘出来,并最终写成论文。“归属感是提升学生对学校认同感的重要因素,而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幸福感,正是本科生导师制最突出的亮点。”

以比赛和练习为纽带:

实验室培养新人才

如今,IT领域发展迅猛,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学生面对新技术、行业发展的新方向,仅靠自身的知识积累是无法找到正确方向的。“因此,导师在学业、专业技术、未来规划等方面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引导至关重要。”计算机学院教师蔡建平说。

蔡建平带学生参观人工智能小镇5G体验馆

除了教授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原理等课程外,蔡建平还会根据当下主流技术精心设计科技实践课题,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智能物联网、深度学习等主流技术的开发能力。前不久,蔡建平指导的“Sofit”项目学生团队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浙江省站中荣获铜牌。“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带领他们走进科技实践的大门。同时以身作则,给IT人更多正向的影响。用人单位都很喜欢从我们计算机综合实验室走出来的学生!”

“蔡老师经常和我们一起探讨技术、交流心得,指导我们完成各种好玩、有创新性的项目,还经常带我们去参观新技术展览,开阔我们的视野。”计算机1803班的张帅说,在学生眼中,蔡建平是一位真正关注实验室里每一位学生的“引路人”。

信息与电子学院“多啦 A 梦电子设计兴趣班”已开办 14 年,以系统训练电子设计技能为主,为高校电子设计大赛、智能车大赛、电子技能大赛等赛事培养后备人才。培训期间,学生们被分成三人一组,根据老师布置的问题,独立完成电路设计留学之路,并讲解设计思路和完成过程。作为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任国海会细心指导学生,有遗漏的地方会耐心一对一讲解。

“学生在日常的基础学习中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但有针对性的训练能暴露出他们的不足,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夯实他们的基础。”任国海注重培养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基础达标后,他会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这样的培养模式,不仅给学生补充了一些平时学习中接触不到的应用知识,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就业中更有竞争力。

请输入图片描述

去年,我院学生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作为参赛队员,临床1701班的张哲胜特别感谢潘建平教授和方洁老师在比赛期间的悉心指导。“比赛搭建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老师们将最前沿、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我们,从文献查阅到实验方案制定再到现场答辩,都给予我们细致的指导。除了比赛之外,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更多的是方法和思维,为我将来的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校内、校外导师组CP:

协同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

由法学院吴鸿烈教授牵头,与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合作建设的泽大诚远律师工作室,去年正式成为“十三五”浙江省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实训基地,通过两年的实践,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律师校友。“法律本质上是一门技术,在学好法律理论的同时,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吴鸿烈教授多年教学中坚守的理念。

泽达律师事务所派出资深律师作为实习导师,对城市学院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师徒”式指导。律所也将实习生作为律师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今年暑假,16名法学院学生通过选拔,进入泽达律师事务所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短期实习。在学生们编写的每周工作简报中,不仅有例行的周报、课堂分享,还有导师们专业而又温暖的点评。

2020年第二届泽大·市法院律师研讨班开班

“在泽大城市学院律师工作室的实习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院,由校内指导老师和行业律师担任学生的实践导师,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培养模式,城市学院毕业的学生最终能够成为社会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吴洪烈介绍。

泽大城市律师工作坊每周分享课

这个暑假,建筑学1602班周思妍、苗伟庆、傅天琪三名学生也得到了“双导师”王牌组合的指导。

在建筑学老师周淼的推荐下,三名学生获得了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为期三个月的实习机会,主要负责天山汉墓的建模与修复工作。在“考古”这个陌生的领域挑战自己的过程中,他们需要根据图纸对天山汉墓的王陵和后陵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找到缺失的材料,建立模型,并利用CAD软件对天山汉墓进行重新建模和修复。

故宫考古研究所吴炜博士担任实习指导老师,与学生深入交流、探索方法、解决问题。学生们充分调动所学专业知识,将其转化为实践技能。“把新的知识点和方法分解成反复练习,并系统地融入实习训练过程,这样的教学理念让建筑系学生拥有出色的技能。”周淼说,在建筑与考古的交叉融合探索中,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这种校内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的‘王牌组合’模式,让学生能够更精准、更快速地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同时,两位导师从不同角度的指导,将建筑与考古完美结合,让学生们信心倍增,受益匪浅。”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网上传播等任何形式的对作品版权的使用,否则本报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