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学,如何正确选专业?

专业选择2021-05-18 14:03:27admin2

从事美国留学申请这么多年,如何选择申请专业这个问题,是一个被学生和家长问了无数次的问题,足以说明这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了。尤其是对于中国学生,普遍存在着高考选择学校及专业的盲目性,再加上中国高考报考志愿的不人性化,导致了一会大部分学生都最终无法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这对很多家长和学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因此,对于这些准备申请去美国读研究生的同学,有了再次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机会,大家往往非常慎重,也会显得比较焦虑。

如何选择申请专业,从短期来看,至少会影响你未来几年的职业发展方向;从长期来看,专业的选择可能会决定你一生的职业发展空间以及生活质量,这确实是一个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相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文科的学生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就更多了。这是由于文科的学生就读的专业,所学的专业知识面广,专业性不够聚焦,而且可选择的范围又比较大,这让很多家长和学生无从下手。因此,总是有咨询的学生把专业选择的问题交给我,虽然对我表示了充分的信任,但我是非常不赞同这种做法的。我认为这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且是在申请中非常核心的一个环节,最终还是需要学生自己做决策,我所能做的就是帮助学生从各个维度作出更有效的分析,同时也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背景、兴趣、能力、特长,职业发展等综合考量后才能逐渐给出更加精准的建议。

选择适合的申请专业,我认为需要从三个主要的维度进行分析,一是职业发展规划,二是专业背景的衔接性,即申请的可行性,三是兴趣。只有充分考虑这三个方面,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的申请情况,才能做出更正确的决策。

首先,我认为职业发展目标是第一参考要素。当然,我知道大部分学生在找到我们的时候,都还没有明确的目标,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做好规划,没有在实践中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其实最理想的状态的是,在进入大学以后,就要开始思考,自己未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比如是想从事学术研究还是做职业经理人?自己的性格优势是什么?自己擅长什么?自己在学习哪些知识或者参与哪些实践项目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比较强的能力?这个阶段对于职业目标的规划,不一定要非常具体,因为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一部分还处在比较茫然的状态,还没有思考清楚,也还不能对自己有个客观的定位,但我认为宏观目标一定要明确。因此,我建议在大一入学之后,除了完成好自己的功课,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好准备。第一就是要多看书;尤其是学习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大部分会涉及到经济,政治,心理,教育等主要专业,可以更多涉猎这些方面的书籍,提升自己的认知。同时,这对于未来申请也是有帮助的。因为未来无论是申请经济学,政治学,还是教育和传媒等方向,学校几乎都会看好那些知识面广,具备多学科背景和知识的学生。第二是要多参与社会实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在不同类别的项目中去锻炼自己,比如在学术类的项目中来验证自己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思考能力等等,在各类实践项目中来验证自己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对自己有个进一步的认识。第三,要多与人交流;这里包括自己的老师,学长学姐,同学以及各行各业中的大牛,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了解行业、岗位的学习和工作场景,这一点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鼓励那些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最好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就进入我们的服务体系,这会给我们充足的时间了解学生,并且利用我们的国内外资源帮助学生更全面的完成这个阶段的准备工作。在和创的学生,可以提前进入某个具体的工作岗位实地的去学习和体验,比如申请经济和金融的学生有机会选择与和创有战略合作的多家银行机构提供的助理岗位,在行业大牛的带领下实际参与的相关的项目中,协助完成一项任务,这样可以更深入的参与并且将理论与实践融合,有更深刻的了解。

第二,要结合自己的专业衔接性;对于大部分人文社科类的学生,可选择的申请专业比较多,甚至有不少理工科或者商科背景的学生,也是可以选择学习经济、教育、法律等等专业,那么这个时候,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选择出更适合的专业,在申请可行性的角度更吻合的专业。也就是说,在不影响学生职业发展的前提下,申请哪个专业更有机会获得更佳的录取结果。因为,同样是这个学生,申请不同的专业的录取的难度是不同的,甚至有的时候是千差万别的。比如同样新闻传媒学院,以南加州大学为例,申请新闻和公共关系,录取的难度和招生的人数就有非常大的区别。新闻专业的录取人数要少很多,而公关这个方向每年都能从中国录取20多名学生,如果对自己的客观评估不够准确,申请定位不够准确,申请有可能全军覆没。

另外,对于没有申请经验的学生,可能更多的是咨询各类留学机构但由于机构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或者由于利益的驱使,可能会能到不同的答案,这让很多家长和学生陷入各种误区。尤其是现在有一部分不负责任的机构,编造出来大量的名校录取来吸引学生,这更加让学生无法判断和选择。最近在咨询和创的一名学生,就拿出了某个机构在咨询阶段给出的一个粗糙的选校名单,问我和创能不能做到。我发现这明显与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匹配,因为名单上的学校,基本都是前30的学校,仅有2所综合排名在80所有学校,整个申请名单的梯度设计也非常有问题。而且,很明显如果是这么高的申请定位,显然不应该选择申请这个专业方向。

总之,在申请可行性的这个问题上,学生是比较容易陷入误区的,尤其是现在网上的信息越来越多,出国留学的学长学姐也越来越多,更容易得到这方面的信息了,但同时也更容易得到片面的信息,以点概面的情况也就越来越多,最终导致申请人做出错误的决定。这个问题分析起来相对比较复杂,确实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需要综合全面的来分析,这就需要有更专业的人和经验丰富的人提供帮助。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还是要冷静下来,不要不切实际的追求名校,以及自己根本不适合的专业,先通过自己的的初步了解,列出来自己认为最有可能的专业,然后排个序,然后分别在相关的国外大学官网中看看人家的课程设置,录取的偏好以及往年的录取数据,自己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带着明确的问题去咨询专业人士。由于选择专业的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所以不要怕麻烦,一定要多问,多思考,多做功课。

我曾经有个学生,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环境专业,在最初的时候,她本来计划要考虑环境管理甚至MPA这个领域比较倾向于环境这个方向的项目,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可以申请经济学,因为她认为完全没有经济学的背景,也没有相关的学术经历,但正是由于我们在反复的沟通中,我发现她具备一定的数理背景,如果申请经济学,这反而是一个优势,因为美国经济系的教育体制,决定了美国几乎所有的学校在研究生阶段,前两年都是general的理论和基础课程的学习,这就意味着即使同样没有经济学的学习和学术经历,那些有理科背景学习基础的学生要比纯文科背景的学生更受欢迎,他们具备更缜密的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为了说服她接受这个方向的可行性,我也通过向其介绍以往以往的成功案例,以及跟部分美国大学的录取委员会的相关人员沟通,尤其是我们一起查找了一些学校的经济系特别看重这样的学生,虽然过程比较繁琐一些,辛苦一些,但最后他获得佐治亚理工大学的录取,这个结果大大超过了她之前的预期。更重要的是,学习经济学更符合她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一举两得。

最后,选择申请专业,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我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而且每个行业也都能做出自己的事业。国外尤其是美国教育很注重个性的塑造,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背后的驱动因素很多是出于兴趣和热爱,如果你对选择的专业真的没什么兴趣,甚至有些排斥,也千万不要为了能去名校,而违心的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另外,我接触的学生中,有一部分本科生对于自己的兴趣并不是很确定,再加上文科生的思想比较活跃,可能短时间内很难确定下来。这个时候,我往往会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我们的教育留给他们思考的机会太少了,这个时候需要让他们去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而不要轻易的武断的给出建议或者代替其做出决策,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当然,我知道在很多时候,需要在职业发展、申请的可行性和兴趣之间找到平衡点,甚至要做出取舍,这在我所接触的学生中是经常出现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在这三个方面是无法兼顾的,这个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曾经有个学生,本科毕业华中科技大学学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于西安交大的金融专业,然后在中国交通银行工作了两年,如果从专业的衔接性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的角度,我认为更应该选择金融方向。但我们在申请定位及专业选择这个环节,学生反复向我介绍了自己目前工作的鼓噪无味,以及如何排斥,自己在经济学领域自学了哪些知识,如何坚持看了多少相关文献等等,我能明显感受到他谈到这些话题的时候那种滔滔不绝,也看到了他眼睛里的那股亮光,这也是为什么他有勇气放弃现在的稳定且得来不易的工作,我真正的为他的勇气感到骄傲。于是,我们首先通过梳理学生以往在经济学方向上所积累的内容,锁定了一个更具体的专业范围,然后在这个范围内开始了长周期的竞争力提升的准备,进行了两轮的陶瓷,终于在经历了两年的申请工作之后,最终获得了Clark经济系的录取,并且拿到了全额奖学金。

最后,我认为出国留学,在专业专业选择的时候,除了依据我已上提到的几个主要参考因素,更重要的是需要沉下来,为自己制定短期目标,有高效的执行力,更充分的认识自己。关于出国留学专业的选择,我认为是个逐渐对自己客观的了解的过程,也是对未来学业和职业规划的分析和决策的过程,这需要反复的思考,不断的在学习和实践中去验证自己的想法,不断的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才能逐渐的去接近自己最想要的答案,也只有这样,才是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更加负责的体现。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