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考条件
坚定支持“一国两制”原则和基本法,全力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具备优良品德,恪守法律法规,保持身体健康。
(二)考生所持身份证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香港及澳门地区的考生必须携带有效的香港或澳门永久居民身份证,以及《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
台岛地区的考生必须出示在台湾岛合法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并且携带《台岛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者《台岛居民居住证》。
报考我国硕士学位研究生,需具备与内地(祖国大陆)学士学位相匹配的学位或相当的教育背景。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则需拥有与内地(祖国大陆)硕士学位相等的学位或相应的学术水平。
报考博士研究生需至少获得两名该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所提供的书面推荐;报考硕士研究生则需至少两名该学科专业领域的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出具书面推荐。
报考法律等领域的硕士研究生,还需满足我国大陆当年针对该专业研究生招生所设定的其他具体报考要求。
二、学习方式
我校港澳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为全日制。
三、报名流程
2023年度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流程分为网上报名及网上(现场)确认两个环节。所有有意报考港澳台研究生并参加招生考试的考生,必须完成网上报名手续,并且需前往指定的报考点(具体信息见下文)进行网上(现场)确认报名信息及缴纳相关费用。
(一)网上报名
报名期间为2023年2月10日至2月25日,期间将全天候不间断地开放网络报名通道。
考生需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访问“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进行报考信息的查阅,同时依照教育部及报考点的网络指引进行报名,并提交电子版照片。在报名阶段,考生有权自行调整网络报名信息;然而,一旦时间截止台湾大学研究生,将不再接受补报,且不得对报名信息进行任何修改。
考生需严格按照规定填写个人网络报名资料,并提交真实的相关材料。若因报名信息填写不准确或提供虚假信息导致无法参加考试或被录取,所有后果应由考生自行负责。
4.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二)网上(现场)确认
参加2023年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所有考生,必须遵循报考点规定,完成网上或现场确认及缴费流程,超过规定期限将不再提供补办服务。网上或现场确认的具体时间及要求,请以各报考点发布的通知为准,并请查阅相关考点通知。
(三)报考点
考生可根据相关规定及个人情况选择以下报考点之一:
1.北京: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联系人:秦彦超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邮政编码:
电话:(010)
图文传真:(010)
2.上海:同济大学(研究生院)
联系人:黄建业
电话:(021)
图文传真:(021)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邮政编码:
3.广州: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联系人:陈瑶
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69号,
邮政编码:
电话:(020)
图文传真:(020)
4.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
联系人:黄冠麟、李丹华
地址:香港北角英皇道83号联合出版大厦14楼1404室
电话:(00852)
图文传真:(00852)
5.澳门: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
联系人:邝子欣
地址:澳门约翰四世大马路7-9号一楼
电话:(00853)
图文传真:(00853)
四、综合考核
我校在2023年依旧实行“申请-考核”选拔机制,用以录取港澳台地区的研究生。报名考生需通过网络进行注册,并按照既定规范,向我校提交相应的申请材料。
(一)报名材料审核
报考我们学校攻读博士学位的考生需要在2023年3月4日之前,将相关的报名材料扫描版发送至指定邮箱。研究生院计划在3月底之前,通知那些成功进入综合考核环节的考生。
(1)有效身份证件正反面复印件。
往届考生需提供硕士学历证书的副本、硕士毕业论文的副本以及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单;应届毕业生需要提交个人学生证的副本、已完成课程的成绩单以及就读院校提供的在读证明;若学位是在国外或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取得的,则需要提交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所出具的认证报告的副本。
《专家推荐信》要求报考博士研究生的申请人至少获得两位来自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所提供的书面推荐评价。
《个人陈述》需阐述个人学术背景,分享过往学术经历与感悟,同时描绘未来研究规划与职业愿景。
(5)可以证明本人科研成果的其他材料。
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资格的考生必须在2023年3月4日之前,将所需报名材料的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1)有效身份证件正反面复印件。
往届考生需提交本科阶段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副本,以及大学期间的成绩记录;应届考生需要提供自己的学生证副本、就读院校提供的在籍证明以及所修课程的成绩单;对于在海外、香港、澳门或台湾地区取得学位的人员,需提交由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认证报告副本。
《专家推荐信》要求报考硕士研究生时,至少需获得两名来自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的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二)综合考核内容
综合考核分为专业综合笔试、综合能力面试两部分。
专业综合笔试环节,主要对学生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全面评估。该考试满分为100分。具体的考试时间和形式将另行通知。
面试旨在评估应聘者的综合能力。其涵盖内容有:知识体系构建、专业领域知识、综合分析能力以及科研创新潜能等。不同招生专业可依据自身特色自主选择是否对考生的外语听说能力进行评估。对于我校的艺术类各专业(包括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面试环节将增设专业技能的测评项目。此次综合能力面试的时长为20分钟,满分100分。具体的考试方式将另行通知。
(三)综合考核时间
考生需在2023年3月21日至3月31日的规定时间内,通过输入网报用户名及密码,登录“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进行操作,下载并打印《准考证》。获得《准考证》后,考生需携带此证件及本人有效的身份证件,方可参加考试。
综合考核的日期预计安排在2023年的4月中旬。关于综合考核的具体内容,将另外进行通知。
五、最终成绩及录取
考生的最终得分是由专业综合笔试成绩的50%与综合能力面试成绩的50%共同构成的。
我校依据考生提交的申请资料审核结果、最终考试成绩等因素,精心挑选出拟录取名单。对于体检不达标的学生,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录取通知书将由我校直接寄送至考生手中。
六、入学
新生需携带“入学通知书”以及《新生入学须知》在规定的新生报到日准时报到并办理入学手续。入学之后,学校将对新生的资格进行核实,对于不符合入学要求的学生,将予以取消其入学资格。
新生需按时完成报到手续,若因特殊情况无法按时报到,则必须以书面形式向招生部门提出请假申请。若未提出请假或请假时间超过规定期限,除非存在不可抗力等正当理由,否则将被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七、学制
学术型硕士生的标准学制为三年,而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学制信息请查阅第九部分内容(即专业学位硕士学费标准表),博士研究生的标准学制则是四年。关于最长的学习期限,将依照我校针对内地(祖国大陆)研究生的相关规定来执行。
八、学位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计划中所规定的课程学习,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的答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及中央民族大学关于学生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将颁发相应的学历证明,同时授予相应的学术学位。
九、招生专业、收费及奖助学金
我校的相关招生专业信息已在“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上公布,敬请考生查阅。
研究生在校期间所缴纳的学费与我国内地(祖国大陆)的考生一致,其中博士研究生的学费为每年10000元,需按学年支付。学术型研究生的学费为每年8000元,同样按学年进行缴纳。至于专业学位硕士的学费标准贝语网校,请参考下表所示。
新生入学后,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可以申请台岛、港澳地区学生所对应的奖学金。
十、联系方式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的北智楼314室台湾大学研究生,是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的办公地址。
邮编:
电话:
E-mail:
中央民族大学网站: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网址:
中央民族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联系方式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中央民族大学设有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邮编: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