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软科发布2022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国高校成绩亮眼

专业选择2025-08-04 09:07:16佚名

原创 发现优质高等教育 软科

时代的变迁、世界的演变正深刻地影响并推动着教育的变革。全球高等教育格局不断更新,我国内地高校奋发向前、脚踏实地,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中,奋勇前进,不断为国人带来惊喜,使我国高等教育实力在世界学术舞台上傲然挺立,光彩夺目。

8月15日,国际知名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软科,正式对外发布了“2022软科全球大学学术排名”。这份排名揭示了全球最顶尖的1000所研究型大学,其中中国内地共有163所高校荣登榜单,呈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这份榜单中,共有71所高校跻身全球500强行列,另外57所高校的排名或排名区间有所提升,还有88所高校的排名区间维持了稳定状态,这些情况共同展现了中国大学在学术水平及国际影响力方面的持续稳步上升。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八所院校,凭借其卓越的学术实力,稳居世界大学排名的前百名。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是首次荣登全球大学百强榜单。中国内地有八所高校位列世界百强,它们以开拓者的姿态站在了全球学术的最前沿,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顶级学府的非凡风采,同时也成为了国内其他高校学习的典范,备受瞩目。

世界百强高校:

节节攀升,再铸辉煌!

辅仁大学世界排名_中国内地高校世界排名_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ARWU排名凭借其评价体系的客观性与透明度,引领了全球大学排名的潮流,成为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大学排名之一。能够跻身ARWU榜单的高校,无疑是各国/地区学术实力最为雄厚且国际竞争力突出的院校。

2016年,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成功突破重围,成为我国内地高校中首批跻身世界百强的两所院校。随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以及中山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加入世界百强行列。到了2022年,我国内地高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再创佳绩——华中科技大学更是首次荣登世界百强榜单!截至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已设立八所位列世界大学排名前百的高校,这一数量仅次美国,并与英国同列世界第二。从昔日的微不足道到今日的雄伟壮观,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的竞技场中大放异彩!

在本次的排名中,清华大学位居中国内地之首,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26位。北京大学则实现了11名的跃升,目前位于全球第34位。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巅峰之作,清华北大始终肩负起强国的重任,凭借其领导地位在科技创新与学术研究领域树立了标杆。这两所院校不仅是中国内地高等教育领域的顶尖代表,更是构建世界学术高峰的领军力量。

精兵健将,步步登高!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_辅仁大学世界排名_中国内地高校世界排名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的表现均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尤其是浙江大学,其排名攀升了16位,实现了首次进入全球前50强的历史性突破,位居全球第36位。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也均实现了10个名次的飞跃,这一成就充分展现了这些实力雄厚的大学旺盛的学术活力和持续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

浙江大学在深入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领域方面近年来持续取得稳健进展,成果显著。今年上半年,该校作为通讯作者成功发表了9篇CNS级别论文,并实现了多项突破性的研究成就,充分展现了其强大的科研能力。同时,被称为“东方麻省理工”的上海交通大学,其科研实力也在近年来迅速增强,国际影响力持续攀升,登上了一个又一个新高峰。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在Cell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取得了显著进展,共发表了41篇CNS级别论文,其中担任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有17篇,这一数量首次超过了10篇,成绩斐然。

依托完善的科研平台体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持续投身于科学前沿的探索与高新技术的创新,其研究成果已连续13次被纳入国际重大进展名录。特别是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技术,荣获了英国物理学会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十大突破的榜首,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复旦大学在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上双管齐下,成功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辅仁大学世界排名,众多大师级和名师级人物层出不穷。至2021年末,复旦大学汇聚了56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括兼职院士),成为推动科研高地建设的领军力量。积极追求成为国际学术中心的中山大学,在科研创新方面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在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集中申报阶段,中山大学共获得1013项资助项目,连续五年稳居全国高校第二,这一成就彰显了该校扎实的学术底蕴。

首次入围,实至名归!

中国内地高校世界排名_辅仁大学世界排名_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华中科技大学,这所以其理工医科领域卓越成就著称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今年成功迈入了全球百强行列,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历经七十余年的风雨历程,创新精神早已融入华中科技大学的血脉,成为其发展的灵魂所在。学校致力于服务经济主战场及国家重大需求,搭建了一个涵盖基础原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至产业化应用的较为完备的创新链国家科研基地体系。这一体系已成为武汉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科技动力。展望未来,华中科大将继续翱翔于科技之巅,勇破科技之浪,实现更多从无到有的创新突破。

中国内地高校:

冲云破雾,勇开新章!

2022年,中国内地高校初心未改,持续奋进,沿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征途,深入学术研究,勇攀科学高峰,通过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研成果,有效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与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

“双一流”:势如破竹

中国内地高校世界排名_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_辅仁大学世界排名

在中国内地163所进入榜单的高校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据了显著地位,达到了109所,其中国家“双一流”高校中,有61所成功进入了全球500强的行列。南方科技大学和厦门大学均首次跨入了全球200强的门槛。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以及郑州大学均首次名列全球前300名。暨南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也均首次进入全球前400名的行列。江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双双跻身全球500强榜单。海南大学则首次荣列全球1000强之列。

“双一流”高校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既源于其长期办学积累的深厚底蕴,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战略部署的重要展现。“双一流”工程为大学赋予了新的历史责任,同时为我国内地高校带来了与国内外顶尖大学并肩发展、共同竞技的宝贵机会,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南方科技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新兴的“双一流”高校,近年来在办学质量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国际影响力也随之增强。南方科技大学始终将追求卓越作为其发展战略的核心,立志成为引领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先锋和排头兵。在过去的五年里,学校在Cell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60余篇论文,这一令人瞩目的成绩对于一个成立仅十年的年轻大学而言,实属难得。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科研平台的强大支持。南京医科大学坐拥生殖医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同时设有环境与人类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肿瘤个体化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众多国家级科研平台,并拥有30余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包括工程研究中心、创新中心),这些平台已成为学校科研与学术进步的重要支撑。上海科技大学所采用的科教融合办学模式,是其一张独具特色的鲜明招牌。该校主动与中科院各研究所展开深度合作,包括专家互聘、学生共同培养、科研资源互通有无、大型科学设施共同建设以及重大科研项目联合攻克等,从而有效确保了学校在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始终站在创新的尖端。

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及郑州大学,作为历史悠久且享有盛誉的“双一流”高校,其表现同样值得称赞。在过去的这一年里辅仁大学世界排名,厦门大学主动承担起推动科技自主创新的使命,通过“海丝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实现了对海洋碳循环和碳通量的观测与研究,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同时,学校还致力于“嘉庚高新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加快了科技成果的本地化转化进程,全年共获得专利授权903项。华东师范大学在攀登学术高峰的道路上硕果累累,今年三月,该校科研团队在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相关研究论文已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细胞》上。作为河南省高等教育的领军者,郑州大学致力于学术领导地位起步网校,不断追踪学术领域的最前沿。今年七月,郑州大学的常俊标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我国首种针对新冠病毒的口服药物,并已获得批准投入市场,此举在河南这片土地上激起了创新的浪潮。

非“双一流”:奋起直追

中国内地高校世界排名_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_辅仁大学世界排名

在本轮的排名中,非“双一流”高校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在中国内地上榜的高校中占据了54个席位。其中,江苏大学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首次跻身全球前300名,而浙江工业大学也首次进入全球500强,两校的表现都相当出色。温州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工业大学、聊城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均首次跻身全球1000强榜单,标志着这些学校的办学实力取得了显著的飞跃。

江苏大学首次跻身全球前300强,其学术水平一直稳居国内顶尖行列。“十三五”规划期间,该校成功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47项,连续六年名列全国高校前50名。浙江工业大学在近年来的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突破性进展频出。今年二月,浙江工业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文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十月,该校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在核心期刊上发布了研究成果;短短两年间,浙江工业大学便在两大顶级期刊上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其一流的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攀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致力于科研平台的培养与构建,已建立起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以及校级在内的四级科研平台体系。该校负责执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以及创新团队项目等多项重要任务,同时荣获了众多高校科学研究领域的优秀成果奖项,以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成果奖项等。

众多船只竞相前行,争相展现锐气。在全球竞技的舞台上,我国内地高校奋勇争先,凭借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态度和独立自主的办学理念,持续取得辉煌成就,光芒四射。面向未来,我们热切期盼更多内地高校把握机遇,实现新的突破,齐心协力,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进步贡献院校之力!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