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石恩泽 香港报道
在“AI+”应用推动上,香港出招了。
5月9日,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起步网校,香港科技大学新设了冯诺依曼研究院。该研究院汇聚了具身智能、生成式AI以及先进超级运算等多项技术,致力于促进跨学科的合作。研究院由计算机视觉与AI领域的知名专家贾佳亚担任领队,他同时也是科大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的讲座教授,以及思谋集团的创始人。
陈茂波先生,作为香港财政司司长,在致辞中明确指出,香港特区政府对人工智能抱有极大的信心,认为其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他们旨在通过实施“AI+”战略,将人工智能技术广泛融入各个行业领域。同时,他期望研究院能够成为探索人工智能应用新场景以及促进研究成果商业化的关键平台。
陈家齐,港投公司行政总裁,在致辞中提到,思谋集团与科大共建研究院,这一举措实现了与港投公司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中的承诺,涵盖了与香港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以及人才培养。他期望研究院能够通过深入探索人工智能的创新与应用,成功孵化及培养出更多的独角兽企业,并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AI生态系统。
大湾区首个“实战型”AI研究院
贾佳亚指出,研究院将采取整合资源、加强合作等措施,致力于深耕五大人工智能核心领域。这包括研发新一代的多模态AI系统,用以处理图像、音频和文本等多种类型的数据;提升AI的逻辑推理能力,构建可信赖的解决方案;推进机器人智能技术,实现模拟人类运动的操控与互动;借助AI驱动的三维(3D)理解和生成技术香港大学世界排名,构建接近现实世界的虚拟生态系统;同时,运用大型模型对医疗保健服务进行革新,以增强治疗效果。
冯诺依曼人工智能研究院位于大湾区,成为该地区首个“全链条实战型”AI研究机构。该研究院专注于具身智能、多模态大模型、可信人工智能、虚实融合空间以及医疗AI应用等五大前沿技术领域,并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面技术流程。
这种定位不仅打破了传统高校研究院仅限于学术研究的模式,还通过建立专业实验室、实施校企合作攻关等多种机制,将理论研究成果与实际工业应用场景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了从学术论文到实际产品的快速转化。
2019年,贾佳亚成功创建了工业领域的领军企业——思谋科技。该公司将“AI大脑”与“全栈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经过短短18个月的快速发展,思谋科技迅速崛起,成为一家AI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到了2024年6月,思谋科技更是荣幸地成为香港投资管理公司对外宣布的首个战略合作伙伴。截至目前,思谋科技已为全球近300家大型制造业企业提供服务。
冯诺依曼人工智能研究院承担着构建AI创新人才金字塔的重要使命。在开幕典礼的高潮部分,该研究院携手港投公司、思谋科技等业界同仁,共同开启了“AI探索者:人工智能学校教育计划”。
该计划秉持“早期介入、场景驱动、全球视角”的核心思想,通过深入中小学校课堂举办科普讲座、向学生开放专业实验室、推出特色课程等多种方式,打造一个涵盖整个香港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培养超过100名博士生,为香港储备人工智能领域的新生力量,助力香港在全球人工智能竞赛中构筑一道可持续的人才防线。
整体考量,兼具“科学家、企业家、教育家”三重身份的贾佳亚,无疑是担任冯诺依曼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的理想人选。凭借他在科学、商业和教育三个领域的丰富经验,贾佳亚将助力研究院成为科研领域的高峰、产业发展的基石。
AI时代的大湾区范式
贾佳亚指出,香港凭借其国际资本的自由流通、顶尖高校的科研实力以及全球人才汇聚的中心地位,已然成为前沿技术领域的“创新中枢”。与此同时香港大学世界排名,深圳凭借其制造业的集群效应、供应链的快速响应能力以及庞大的市场需求,扮演着“产业推动者”的重要角色。
贾佳亚指出,思谋以大型模型作为其“核心大脑”,借助视觉传感器硬件充当“视觉之眼”以及“边缘神经系统”,并且通过AI-AOI设备构建起“实体躯体”。这一系列创新技术的整合,也鲜明地体现了思谋的核心理念,即“需求源自生产一线,技术服务于生产一线”。
思谋科技的工业智能体已进驻特斯拉、比亚迪、立讯精密等全球300家知名企业工厂,全天候不间断运行,同时,在3C产品、汽车制造、新能源电池、医疗设备以及物流等多个领域,达到了0.01毫米的操作精度。
这些成果与大湾区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密不可分。思谋科技的总部位于香港,而其研发中心和智造工厂则设立在深圳。在过去的探索过程中,思谋科技借助深港两地协同发展的优势,成功搭建了“创新策源与产业落地相结合”的互动支持体系。
贾佳亚举例说明,上午香港科研团队成功完成了算法的调试工作,下午深圳的产线随即开启了部署与测试流程,而到了晚上,工厂便能够顺利地完成样品的生产。通过两地之间的精确分工和资源的有效整合,他们成功建立了一个从研发到转化直至生产的快速协同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