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的东方大学城,如今只剩7所院校,走上靠房发展老路?

专业选择2025-08-21 21:18:34佚名

十五年前,东方大学城的规划者刘志毅为这个“城市”规划了十五年发展周期,他期望通过这个时间跨度,使这里达到两万平方公里的规模,容纳十万在校大学生以及十五万常驻居民。

现在东方大学城仅存七所学院了。原先大学城第二期的教职工住处,现在转变成了高档住宅区。

中国首个大学城区,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过热”之后,显露出了衰退的迹象。这个曾被视为全国成功榜样的大学城区,如今又重新回到了“依靠房地产发展”的老模式。

最早的外迁

周老师是北京联合大学的,他之前离开了学校搬到校外去,现在回想15年前那次搬迁的情况,觉得双方想法很快就一致了,用“一拍即合”这个词语来描述。

东方大学_东方大学城发展历程_东方大学城衰落原因

那个时期高校扩招规模十分可观,许多学校都遭遇教室资源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北京联合大学、海淀走读大学(现已更名为:北京城市学院)这类机构,由于在城市中的校园面积有限,因此学校方面当时颇为忧虑。东方大学城这个地点正合适,能够供应教室和班车,河北、北京两地都予以支持,因此学校迅速决定入驻那里,这是周老师所说的。

彼时,廊坊市政府显然是看到了市场的需求。东方大学城方案的首倡者刘志毅向媒体透露,该规划在提交廊坊市政府之后,急于吸引投资的企业家刘学库便率领廊坊市副市长,联合经济开发区、教育局、土地局等关键机构的负责人,共同组建了对接小组,迅速与开发商北京外企服务总公司进行了沟通。在副市长的引领下,优惠条件当场达成,土地价格确定为每亩5.5万元,仅为当时市场价值的六分之一。

源于广泛的社会需要,加上地方行政首长的批准,东方大学城得以建立。1999年10月,东方大学城正式动工,这一年在中国教育领域被视为“高考规模扩大初始年”。第二年9月,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以及北京二十五中学等北京地区的学校,成为东方大学城首批加入的机构。

2003年的“非典”事件,标志着大学城进入新阶段,周老师谈到,正是那个时期暴露出的管理难题,导致远程教学的矛盾凸显出来,从而促使学校开始进行深刻反思。

确实存在诸多麻烦之处,例如教员每日需往返于两个地点之间,他们感到非常疲惫,学校的课程安排也十分困难,最主要的是学生几乎无法见到自己的授课教师,教师讲完课就离开,这对教育效果非常不利。而且两地相距较远,冬季若遇到高速公路封闭,当天几乎就要停课。再加上大学城的管理存在不足,秩序比较混乱,学生家长对此表示强烈不满,甚至有人提出退学的请求。”周老师说。

在那之后,非典事件结束后,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学校纷纷迁出了东方大学城。

紧接着,暴露出来的财政黑幕和土地纠纷,最终导致了东方大学城的崩溃。

东方大学城衰落原因_东方大学_东方大学城发展历程

2004年1月16日东方大学,也就是农历腊月二十五这天,一位名叫常广风的建筑商,因为垫付了两百万元资金后,被拖欠长达两年的十六百三万元工程款,最终选择了服毒自尽,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此刻,聚集在大学城附近的追债人员众多,达数万人之众,担任东方大学城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及东方大学城廊坊市政府东方大学城管委会副主任职务的金卫华,在公开讲话中坦言,当时拖欠款项的企业数量超过一千家,累计拖欠的工程费用和工人的薪酬总额将近十亿元。

易主重生

东方大学城遭遇大学搬离、欠债未清、计划存疑等困境,负面消息接连不断,廊坊市政府最终决定介入拯救该区域,于2004年岁末启动了大学城债务的调整计划

廊坊市政府积极推动,促使众多河北本地高校选择迁入东方大学城,该区域发展势头迅猛。根据廊坊市国土资源局发布的信息,东方大学城在发展顶峰时,其规划面积达到12000亩,容纳了36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总数超过5万人。2008年以前,廊坊市在各类互动场合中,常将东方大学城视作典范性成功样板,向参与方展示讲解,这也间接推动了全国范围内大学城项目的推进进程。

廊坊市政府在财政方面的补救办法一直看不到,东方大学城的运作情形持续走下坡路。依据廊坊市政府那一年公布的账目,2005年岁末,东方大学城开发公司的欠款总额为18.69亿元;2006年增加到了25.59亿元;到了2007年年底,负债总额又变成了24.16亿元。

2008年春季,依照廊坊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许可,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挂牌的莱佛士教育集团,动用大约两亿人民币,购置了东方大学城九成九的股份。

房产“围城”

东方大学城衰落原因_东方大学_东方大学城发展历程

现在,李四光路南的“孔雀城·大学里”和早在十年前就引发广泛争议的“旭辉·十九城邦”,合计控制了大学城二期大约四分之三的地块。这些土地目前已被众多房地产项目分割开来。

依据东方大学城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公布的材料,现阶段进驻东方大学城的学校总数达到九所,这个数字仅仅相当于二零零八年官方统计结果的四分之一。

东方大学城二期那个十年前就饱受争议的高尔夫球场,至今仍未完工。这个2002年6月由东方大学城开发有限公司向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申请立项的高尔夫项目,当时报批理由是满足师生需求,建立高尔夫学院,以提升大学城整体水平。

听说,当初动工时,这个工程是为了配合河北体育大学的教学需求而设计的,不过,现在河北体育大学已经迁离了东方大学城,原先河北体育大学的教学地点,以及教职工和学生居住的地方,都变成了另一个崭新的别墅区,那个项目叫做“孔雀城·大学里”。根据负责这个项目销售的人员说明,这个项目的产权从2009年开始计算,总共可以使用70年。

记者在“大学里”项目的模型上观察到,这个项目几乎占据了东方大学城二期李四光路以南的全部范围。现阶段,该范围内仅剩廊坊职业技术学校的宿舍楼尚未被拆除。据负责该宿舍楼的管理人员透露,这些宿舍今年的租赁合同即将结束,合同结束后住户将迁离,这些宿舍最终会被改建成别墅并出售。

《华夏时报》的记者最近向莱佛士申请进行采访,不过对方以负责人不愿意接受访问的理由拒绝了请求。紧接着,本报记者去廊坊市土地管理局打探情况,有位职员说所有土地调整的消息都在网上公布,大家可以自己查找。然而在该管理局的网页上,记者尝试查找也没找到有关土地调整的记录。

李四光路曾是大学城二期最负盛名的购物街,如今这条街上的店铺大多关闭了。整条街原来有上百家店铺,现在能正常经营的还不到二十家。一位面馆的经营者向《华夏时报》的记者透露东方大学,半年前这条街的商家数量更少,在接近五年的时间里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最近随着工地的增多,商家数量才比以前多了些。大学城第二期和第三期现阶段仅容纳三所院校,学生和教师合并计算人数不到三千名。

东方大学_东方大学城衰落原因_东方大学城发展历程

2004年,浙江商人管先生以将近三百万的价格购置了一处三层商铺,他向记者透露,这条商业街近些年招商一直不顺利,大约只有十分之一的店铺在营业,仅够维持二期两所院校、三期一所院校的几千名师生的日常生活,即便周边部分土地租给了驾校,商铺经营状况依然艰难,一层商铺面积超过百平米,年租金却仅有万元。

管先生在“城”里名下房产面积将近500平米,他眼下最迫切的打算就是赶紧把店铺脱手,这位来自浙江的商人已经完全对“城”里的生意失去了信心。

链接

1999年10月,北京外企集团出资兴建的东方大学城举行了开工仪式。一年后,在两千三百亩的区域内,五十七万平方米的各类建筑陆续建成。国内七所知名学府以及北京二十五中的上万名学生率先搬入新校区。该大学城在过去十年的成长历程中,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第一阶段

从1999年到2003年

这个时期的大学城迅速扩张,硬件和软件条件都得到了显著改善,不过也遭遇了财政困难等挑战。

第二阶段

从2003年到2008年

东方大学_东方大学城发展历程_东方大学城衰落原因

廊坊市当局负责东方大学城后续建设,该大学区域正努力探索后续规划路径和解决方法。

第三阶段

从2008年至今

自从新加坡莱佛士教育集团联合其他机构共同出资负责廊坊东方大学城之后,该大学城便迈入了发展的第三时期。这一时期以全新的战略方向和教学方式为特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