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光明媚,却时常阴雨连绵,这并没有削弱金门大学师生们前往大陆交流学习的愿望。金门大学学术副校长洪集辉谈到,厦门与金门仅一水之隔,但如果不亲身来到这里,就无法真切了解厦门的发展状况。通过台湾媒体所看到的大陆,并不能反映其全貌。带领年轻学子们来到大陆实地考察,对于促进两岸的融合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四月六日,金门大学精英学子来厦翔安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参与此次活动的有信息工程系、食品科学系、电子工程学系等专业的师生,总计二十六人。金大师生在四天里进行研学,会去冠捷科技、太祖食品等台湾知名企业,和这些公司的专家进行座谈交流;他们还会去厦门大嶝岛、鼓浪屿、闽台记忆文献展馆,体验当地的闽南文化;另外还会去厦门高颜值的山海健康步道、下潭尾湿地公园、中山路等地游玩;最后会去翔安区的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的模范村庄进行考察。
金门大学学术副校长洪集辉
洪集辉谈到,厦门的台商一直与金门大学有密切互动,这次的研学项目邀请了食品、资讯工程、电子等领域的台资公司参与,目的是让学生们认识台商在厦门的运作方式,同时台商也希望借此机会吸引台湾的年轻一代投身其中,这对双方都是有益的。他还提到,金门大学过去时常组织台湾学生和学者代表团到大陆进行学术交流,他期待金门大学能够成为连接两岸的纽带,协助台湾师生认识大陆。倘若有机会,或许会安排学生到厦门进行实习或工作。这次部分同学是首次到厦门,将带他们游览当地特色景观,体验当地风俗习惯。
金门大学信息工程学系院长冯玄明谈到,厦门的电子科技产业规模相当可观,疫情之前留学之路,部分学生会在厦门进行实习活动,"小三通"中断之后,学生前往厦门实习的途径变得不再通畅金门大学,现在"小三通"恢复运行,学生们有机会到访厦门的台湾企业,预计将获得丰硕的成果。
金门大学食品工程系的研究生董欣茹,是一位土生土长的金门人,她谈到对于与企业互动和探访金门县政府旧址的历史遗迹,心中充满期待,如果条件允许,她愿意到大陆工作。
金门大学食品科学系研究生冯毓甯表示,她在求学之前,曾经走访过南京、扬州的一些公司,并且经常留意大陆的动态,这次研学之旅能够进入与她当前实验课题相关的企业,她感到十分高兴。
“翔金之春”金门大学优秀学生参观学习活动,由翔安区涉台事务办公室、人才发展局组织,海峡伯乐(厦门)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负责执行。主办方表示,本次活动旨在深化两岸青年的互动往来,推动两岸青年人才的融合进步;同时,以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第一站”首选门户为方向,努力创作“通、惠、情”三个篇章,促使翔金融合发展工作获得新突破、达到新高度;此外,还能让台岛青年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感受金门大学,加深对祖国大陆的认识,激发台岛青年的爱国情感,在实现个人理想的过程中,共同成就中国梦。
海峡导报记者方艳艳/文 刘晋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