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数字诱惑下狄克森州立大学大开绿灯,暗藏欺骗成分?

专业选择2025-08-27 20:08:19佚名

在招生数字的诱惑之下,整所学校都在为留学生大开绿灯

实际上,刚到美国时,黄钟强就模糊察觉这个国际项目“存在虚假情况”。2011年春天,有中国新生进入狄克森州立大学报到。黄钟强注意到部分学生来自上海剑桥学院、西安思源学院,这些学校名称让他感到很生疏。

黄钟强当时还蒙在鼓里,狄克森州立大学已经深陷招生腐败案中,一名参会学者偶然发现该校将参会者虚报为新生,从而揭露了其造假行为,2010年有180位参会者及短期工作坊学员被计入招生数据,该校仅有2500名学生,因此新生比例瞬间暴涨7%。

近些年,生源匮乏成为该大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在美国小镇狄克森,石油行业呈现兴旺态势,相比接受高等教育,众多年轻人更倾向于从事薪酬丰厚的石油行业工作。

2008年3月,新任校长理查德·马克卡林履新后,便将扩充生源规模视作学校核心任务之一。据美国媒体披露,马克卡林会定期召集会议,要求学校相关负责人向他呈报招生数据,并且向下属施加压力,声称若未能达成招生指标,他们的职位将面临严峻考验。

与本土相比,中国显然是更广阔的学生来源地。2010年3月和2011年4月,这位校长两次赴华访问多所中国高校,其中包括北京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等。在第二次访问期间,理查德甚至倾囊相助,率领该校篮球队来华进行交流互动。该校审计人员最近察觉,这支篮球队访问中国期间导致学校财务部分亏损。

近些年,美国不少州削减了大学教育开支。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负责人菲利普·阿尔特巴赫指出,部分美国公立学校参与跨国合作,也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他说,这些学校必须寻找新的资金渠道。

狄克森州立大学里,外国学子每学年需缴学费七万八千人民币,不过双学位的外国项目会给予中国学生相当于学费五十三到六十二成的资助,算下来,中国学生实际要支付的金额,比美国本土学生稍高一点。

这项跨国合作计划在中国广受好评,这位美国教育者的招生策略也进展顺利。

除开本科院校,部分专科院校也渴望参与其中,依据审查文件,狄克森州立大学自2008年起推行类似双学位的“拔高计划”,太原理工大学与此校达成合作意向,然而事后发现参与该计划者并非本科生,而是来自“与太原理工大学存在关联的专科课程(的学员)”过去数年,狄克森州立大学习惯将这类学生当作正式本科生来录取,随后又授予他们本科学位。

记者注意到,该项目在国内被称为“专升本项目”。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国际交流中心在其官方网站上说明,该计划采用“三年加一年”或“两年加两年”的学制安排,学生能够取得中方高校的大专学历,同时获得狄克森州立大学的学士学位

经留学中介保证及狄克森州立大学同意,中国学子赴美期间能够轻易转换学科方向。以黄钟强为例,他在国内学习市场营销,赴美后改修金融专业,更有学生选择了跨度极宽的学科迪克森州立大学,比如从财务转向传播。据称,这种情况导致许多学生仅完成一年专业学习,便拿到了“等同于四年教育水平的毕业凭证”。

狄克森州立大学某院系负责人向院长及主管学术副校长反映过对若干国际项目的顾虑,但“学校方面始终未予理睬”。实际上,在招生指标的压力下,该校整体都在为外国学生提供便利。

调查人员注意到,部分课程里,外国学生的分数几乎都是优秀,就连考试不及格的人,也得到特殊照顾,成绩记录上没有任何不良记录,下个学期再补考就行。

过去将近十年间,这些国际项目授予的证书数量持续攀升,2003至2008年期间仅发放了35份迪克森州立大学,但紧接着的四年时间里,相关文书颁发总量急剧增长到559份。这种增长趋势伴随着水准的逐步下降,相关调查发现,在已授予的410张本科资格证明里,有400名学生存在学分不足或成绩材料缺失的问题。

所有院校都想投身国际化浪潮,但他们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

在中国,一些知名学府也对狄克森州立大学存在的隐忧视而不见,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二零一一年八月,该校虚报招生人数的情况败露,随即在美国国内引发普遍质疑。紧接着,校长马克卡林被强制卸任。

狄克森州立大学在接下来数月里,于中国持续开展多项活动。2011年8月,该校与衡阳师范学院达成合作意向。9月,该校又与湖南科技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11月,该校继续拓展合作,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建立了伙伴关系。12月,该校副校长前往太原理工大学,就“狄克森州立大学全球化”主题进行了演讲。

好像没人清楚,在远隔重洋那边,该高校的“国际化”已经触动审查单位的疑心。直到最近,耗费数月时间调查的评估文书在美国公布,国内民众才大吃一惊。

顷刻间,狄克森州立大学遭到部分中国媒体贬斥,称之为“伪大学”、“虚假学府”,后来人们方知,这所院校获得中国教育部认证,确系合法的美国高校。教育部门负责人于16日应媒体采访,透露已责令驻美使领馆教育部门展开调查。

在美国,这份报告造成了巨大反响。报告面世当天,狄克森州立大学就陷入骚动。在发布场合,该校教育、商业及应用科学学院的负责人未按计划出席,这一反常情况立刻引起学校重视。警方前往负责人住所,发现其已手持一杆步枪,赤脚离家,全校上下顿时惶恐不安,发布活动被迫中止,校园范围受到限制。

最后,这名院长在自己的车辆里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目前,没有任何依据能够证实这位院长的死亡事件和那份报告之间存在关联。不过,报告里提到的众多留学生,他们都是在这位院长负责的学院里学习的。那份报告发布之后,负责学校学术工作的副校长也递交了辞呈,但他没有透露任何关于辞职理由的信息。

该报告透露,狄克森州立大学运作不良的海外项目,极有可能招致美国教育部、国务院以及国土安全部门的惩罚措施。该校对外沟通负责人玛利亚·莫尔向中国青年报表示,学校正在与相关机构沟通,确认其政策是否满足联邦法规的要求。

莫尔还提及,狄克森州立大学会继续与中国高校开展合作,不过现阶段所有合作项目都暂停了,需要重新审核。此外,该校未来将自行招收海外学生,不再通过代理机构进行招生。

朦胧之中,审视的思绪已然浮现。部分美国大学教育界人士开始发出询问:当前,众多美国学府纷纷拓展跨国合作,但究竟由谁负责管理这些国际性项目?又有哪些途径能够确保在远离总部的地方开展的项目具备达标水准?

全球一体化趋势目前很盛,众多学校都渴望参与其中,这是与美国媒体交流时阿尔特巴赫的见解,他指出,这些机构通常不清楚具体该怎么做,只是盲目跟风,缺乏有效管理自身的能力。

面对日益增多的涉外工程,这些学者普遍认为:美国相关认证组织缺少必要的人力物力实施监督,多数情况下,他们也没有积极性去履行监管职责,毕竟参与此类项目的美国公民非常有限。同时,美国各州政府同样缺乏主动监管的意愿,毕竟这些国际工程与当地民众的生活毫不相干。

一旦问题发生,学生往往就是最先受到伤害的人。留学生群体比较容易受到伤害,他们对自己应有的权利和义务认识不足,在国外也常常选择沉默不语。研究高等教育的美国学者杰森·雷恩向美国媒体阐述了这个情况。

此刻,心存被愚弄之感的黄钟强尚不清楚自己能采取什么行动。他持续期盼着狄克森州立大学能够给出一个说法。“这牵涉到我们学生的名誉,关系到我们学历的效力。”黄钟强表示。

还有一位参与过迪克森州立大学国际项目的女生,在百度贴吧上发帖,号召同学们分享对这所美国学校的真实看法,"凭借我们这点力量,试着改变一下媒体对迪克的负面评价"。

狄克森州立大学方面声称,现阶段美国相关管理部门无意收回已授予的文凭,然而黄钟强认为,自己“在美国一年的付出全都白费了”。他在个人履历中,把与狄克森州立大学的海外学习记录全部抹去,以免“让人家觉得我是个不诚实的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