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二本院校花1800万引23名菲律宾博士?回应:权宜之计

专业选择2025-08-28 15:06:34佚名

羿阁 萧箫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湖南一所二本院校,花1800万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

每一名博士的引进成本为35万元,科研启动资金为15万元,再加上住房补助和其他相关开销,单个人平均花费最高可达到84.4万元。

仔细一看,事情还没这么简单:

这些“哲学(教育学)博士”都出自引进名单,他们原本就是该校的教职员工,不过他们分属不同的学院,来源颇为多样。

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

他们共同入读的亚当森大学,实在是一所菲律宾的学府,其学术声誉并未获得QS世界排名的认可。

事件发生后,迅速成为微博和知乎的热门话题,有关方面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临时措施,对学校升格为大学有积极意义。

有人对高价聘请所谓“菲律宾博士”的做法提出疑问:用这些资金,为何不能招募其他领域的专家?

邵阳学院 菲律宾博士 亚当森大学_菲律宾大学

还有网友调侃,这波属实是“出口转内销”了。

所以,花大价钱送一批老师去菲律宾留学,究竟是要做什么?

2年“速成”20多名博士

事情还得从邵阳学院的一则官网通知说起。

二零二二年七月七日,湖南省邵阳学院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公布了一则通告,通告标题为《完成海外博士学业归国及类似背景博士引进人员待遇公布》。

该校人才引进方案拟征召博士23名,这些人全部是菲律宾亚当森大学的毕业生,所学专业均为哲学,就读时段集中在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期间。

不过,在这23个人里面,有1位是从其他学校调来的,其他都是“学成归校”的博士,他们之中,有几位在邵阳学院工作已经将近十年了。

13年已有相关职工的报道

所以,亚当森大学究竟是所什么样的大学?

根据2022年QS亚洲高校排行榜,该高校位列第651名,而在全球6000多所院校的排名中并未入选。

邵阳学院 菲律宾博士 亚当森大学_菲律宾大学

此外,该教育机构还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公告的特别提及,须强化资质审核工作……

令人感到奇特的是,与众多在国外大学中显得比较疏离的学府不同,亚当森大学拥有极为完备的中文官方网站。

该专业博士的招生说明里,清楚列出了几项好处:不需要提交雅思或托福分数,学习周期特别短,毕业生享有归国待遇,学历可以获得官方验证……

没有雅思或托福考试成绩,只要提交最高学历的毕业证和成绩单,就能够直接入学;在菲律宾停留满一年时间,学位资格可以直接由中国教育部进行学历认证;高等教育毕业证书能够获得中国教育部认证贝语网校,可以享受留学回国人员落户、创业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同时也为职业资格评审提供了便利。

可以说是把海龟读博的刚需研究得很透彻了(手动狗头)。

据新京报介绍,邵阳学院与菲律宾亚当森大学有合作计划。

邵阳学院的多个二级学院负责人提及,国内博士人才引进困难,学校因此选择了变通方案,从本校挑选一批具备硕士学位的教师出国攻读博士学位。一位负责人更直率地说明,

这实属无奈之举,说白了,只是为了凑足名额。不过菲律宾大学,这样做确实有助于提升教师队伍里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对将来学校升格为大学、争取硕士授予权都有积极意义。

学院升级成大学,究竟有什么要求?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本科学校设置临时办法》里菲律宾大学,包含一项内容:

菲律宾大学_邵阳学院 菲律宾博士 亚当森大学

成为“大学”资格的“学院”,其专任教师需具备研究生学历的,通常要占一半以上,同时教师队伍里拥有博士学位的,一般应超过五分之一。

邵阳学院也是,很多网友说,这种做法其实挺普遍的。

这种操作不是第一次见

邵阳学院其实于2019年,真的发布过招募硕士去东南亚高校做博士的布告,只是那个时期是在马来西亚那边。

二零一九年六月六日,邵阳学院公布文件《关于遴选研究生赴邵阳学院合作院校进行博士阶段学习的启事》,该文件指出:选拔研究生前往合作院校(例如马来西亚城市大学)进行博士学习的指标暂时设定为二十个。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公告明确说明,凡是通过了考核并被合作大学招收为博士生的学生,在学习的这段时间里会被当作学校的临时教师,同时需要与学校以及其他单位签署相关文件。

这也就意味着学校同时要支付外聘教师的工资。

同一天,邵阳学院也推出了一项面向现任教师的博士进修计划,该计划旨在选拔正式聘用的硕士教师,让他们有机会在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和林登大学学院进行非脱产攻读博士学位。

也有网友指出,这一批人与当年打算前往马来西亚的群体,或许属于相同层次的博士人员。

邵阳学院 菲律宾博士 亚当森大学_菲律宾大学

实际上,邵阳学院今年五月吸纳了一批国内专才,其中既有同济大学、武汉大学等985高校的博士,但并非所有人员的职务信息都得到了披露。

当然,邵阳学院的事件并不是个例。

许多网友也认为,本校教师前往东南亚国家攻读博士学位,已成为高校普遍采用的做法。

今年五月,石家庄学院公布的 2022 招聘人员信息,同样引发了网民的关注和讨论。

在名单上,我们可以看到,拟录取的14人里,有3位拥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博士,他们分别毕业于菲律宾圣保罗大学、喀山音乐学院和韩国又石大学。

那些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几乎查不到校名的机构,当时也曾引得网民对高等学府入学标准产生过疑问。

所以,现在高校对于博士人才引进,究竟都有着什么样的要求?

博士引进大概是个什么条件?

先以“双一流高校”宁波大学为例。

在招聘列表中,宁波大学的引进人才分为四类:

浙东地区最杰出的人才属于A1级别,浙东地区起领导作用的人才包括A2和A3类别,浙东地区特别优秀的人才涵盖B1和B2,并且他们拥有正高级的专业技术资格,浙东地区的中坚力量人才被归类为C,并且具备副高级的专业技术资格,浙东地区表现优异的人才则分为D1和D2两个等级。

邵阳学院 菲律宾博士 亚当森大学_菲律宾大学

根据宁波大学的招聘信息,浙东领军人才(A2、A3)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获得青年科学基金的海外项目资助,或者,在Cell正刊上发表过一篇论文,又或者,在Cell的子刊上发表过两篇论文。

关于浙东地区杰出人才,标准中明确指出,需具备从一流大学或学科评估中获得A-等级的博士学位,而海外博士则必须其专业在QS排名中位列前五十。

然而,与其它地区相比,来自浙东的杰出人才的安家补助仅有六十万元,其具体的薪金数额并未公布。

如果要求再低一点,不是“双一流高校”的院校博士待遇如何?

南阳理工学院作为参照,A类人才的安家补助和科研经费分别为三十五万元与二十五万元,文科类人才略低一些;B类人才的相应数额则为二十五万元和十三万元。

但是吸纳A类专才时,对博士的学历条件并非轻易满足,既需要提交CSSCI期刊研究成果,又必须展示SCI一区期刊的学术文章。

知乎博主@影疏则给出了更具体的回答:

在沿海地区,985院校需要具备2至3年的海外工作背景,并且发表过3篇属于一区水平的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2篇论文的得分超过10分。沿海211院校则要求有海外经历,并提交2篇一区论文。西部985院校的要求与沿海211院校类似。对于沿海的非985高校,则要求有海外经历,并发表3篇SCI论文。中西部211院校需要提交3篇SCI论文。而中西部非211院校则要求必须拥有博士学位,并且需要提供SCI论文。

毋庸置疑,所有高校在聘请博士时,对教学能力、研究成果的优劣以及成果多少都有明确标准,这和学校是否属于重点大学无关。

对于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