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国内众多高校纷纷与海外大学建立联系,旨在为学生开辟多元的国际交流途径。这类合作多表现为国内院校和国外院校之间相互派遣交换学生,参与项目的学生无需承担对方的学费成本。然而,部分海外学习计划则要求学生向合作院校支付学习费用。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校级层面的交流项目外,各个学院也常常设有专门面向本院学生的交换计划。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作为参照,其院属的国际交流计划,在品质上并不亚于学校层面的互换活动。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海外交流项目包含两种类型大学交换生,一种是海外交换项目,另一种是海外学习项目,这两种项目的时间长度都是半年。参与海外交换项目不需要支付对方学校的学费,但需要继续缴纳本校的学费;而选择海外学习项目则需要向对方学校支付学费,同时也要向本校支付学费。
被誉为中大“王牌学院”的岭南学院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官方网站披露,学院合作开展交换学习的海外大学共有43所,这些院校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跟地区,每年可为学院的学生安排超过80个海外交流学习的机会。
海外留学项目仅限于两所院校,分别是英国的兰卡斯特大学和伯明翰大学。然而因为教育成本很高,学生更倾向于参与海外交换项目,而不是选择海外留学项目。
每年众多海外交流计划能够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扶持,参与这些计划的人员倘若满足公派留学条件,便可以拿到涵盖往返机票、日常开销及居住开销在内的全额助学金。以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为例,剔除交通费用后,每位外派学子每月大约能领到五千元人民币的助学金。即便未能获得公派助学金,多数学生依然有很大机会申请到校级及院级各类奖励,总额大约是一万元人民币。
去别的国家感受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领略陌生的异国风情,体会两个国家文化上的不同之处,对年轻人而言是非常难得的人生体验。
小陈在丹麦交换期间谈到,独自去国外最初会感到不安,也容易思念家乡,但这些刚到新环境的忐忑很快就被海外学习的忙碌和压力所取代。他常常因为口语能力不足而有些沮丧,但同时又十分用心地准备小组讨论,认为只有充分准备,才能在集体交流时明确表达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让同伴接受我的看法,远比单纯陈述我的看法要困难许多,这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了不同的思考模式,这些差异都是我必须努力克服的障碍。
迷人的异国风情是吸引着国内大学生到海外交换
不少赴欧交换的学子,常利用课余时段游览各地,因为邻近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简化的签证手续,他们纷纷感叹,这一学期几乎是在到处旅行,足迹遍布全球。
海外交流其实另有一个不易察觉的优势,就是有助于提升学分绩。部分学生会意识到,一些国外高校的特定学科评分较为宽松,选修这些学科能让个人总学分绩获得增长。当这些学生返回国内时大学交换生,他们的学分绩相较于其他竞争者更具竞争力。国内高校保送研究生对学分绩有严格要求,这种学分绩上的领先,在申请国内大学保送时会得到充分体现。
那么参加海外交换又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呢?
学分转换过程相当复杂,海外的课程设置跟国内存在差异,并且课程数量也偏少。因此,在将学分转回时,对学时和课程类型有诸多要求。此外,学生返回国内后通常要补修一个学期错过的课程,因此很可能与低年级的学弟学妹同班学习,万一考试不及格还可能遭遇毕业延期的问题。
接下来谈谈国内保送和出国继续学习的时间安排。国内保送一般需要在大三第二学期参加不同大学的保送体验营,在体验营里完成面试和笔试才能得到保送资格。至于交换项目,可能是秋季学期去,也可能是春季学期回,如果在大三第二学期选择春季学期交换,就会和国内的体验营时间冲突,从而影响在国内继续学习的机会。
出国深造往往要早些时候应对标准化测验,诸如雅思、GMAT及GRE等考试,海外交流期间由于氛围颇为陌生,或许会让学生对于归国的学业缺少周全的打算,从而最终错过了递交海外研究生计划的时机。
那我们选择海外交换项目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优先考虑无需支付对方院校费用的互派计划,这类计划中同样存在众多优质选择,从而有效减少海外深造的经济负担;另可关注往年曾获公派留学经费支持的项目,此类项目再申请留学经费委员会资助的成功率通常更优公派学习能节省开支,同时也是一项值得骄傲的经历;向高年级同学打听该校课程往年的评分标准,有助于提升学分;明确个人继续深造和就业的时间节点,审慎决定出国交流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