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由于新闻传播领域的高速发展和数字化进程,众多非重点大学和非重点学科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意外地成了职场上的抢手货,这些学校既没有顶尖大学的声誉,也没有重点学科的名号,却依靠特殊的培养方法和行业联系,打造出了大量公司争相招揽的专才。
双非院校"逆袭"的三大核心原因:
1.行业对口性强,课程设置"接地气"
普通高等院校多专注于特定行业,比如山东传媒职业高校把播音、摄像等学科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学员一毕业就能熟练运用工具。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一些顶尖学府的教学内容更侧重学术研究,和行业需求存在差距。
2.校企合作紧密,就业资源倾斜
辽宁传媒学院主动联系合作方,与腾讯、网易、岩上影业等两百多家国内外知名公司建立合作,依照市场需要和学生的专业方向,精确对接工作机会,让学生有更多职业选择。
3.新兴领域爆发,技能型人才缺口大
近期《哪吒2》等电影品牌迅速走红,同时短视频、直播、智能计算等领域快速发展,导致社会对视频剪辑师、动画制作者、网络媒体管理者等专业技术职位的需求大幅增长。普通大学院校依靠其课程设置的灵活变动,能够迅速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院校推荐:
1.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是传媒领域内排名靠前的学府,位列第二。张雪峰老师曾指出,该校创建于1978年,在所有公立本科院校中,其综合排名为266位,属于语言类院校。该校的广播电视学科,还获得了教育部的认可,被授予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称号。该校的毕业生,可以进入中央电视台担任新闻报道人员,也能够在新浪和网易等平台,创作出引起广泛传播的热门作品,更有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就被知名网络公司优先选择,提前签约。即便是成绩普通的学子,也能够在这里开创个人的发展空间,实现职业目标。该校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
2.辽宁传媒学院
辽宁传媒学院是东三省仅有的传媒类本科院校,该校学生的就业领域十分开阔,诸如《黑神话悟空》《哪吒》《长安三万里》等影视作品中,都能看到辽传毕业生的身影,他们为这些作品做出了重要贡献留学之路,学校还非常注重拓展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已经与三十多个国家的两百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大力推动学生互换、教师往来、知识切磋,吸纳海外先进教育资本,用心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学科框架,运用多种多样的教育途径,为所有向往出国深造的学子建立稳固且便捷的求学通道。学子修毕国内学业,能够直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本科或研究生项目,达成学历的迅速增强,为将来谋职开拓宽广空间。辽宁传媒学院紧随行业发展动向,筹集巨额资金打造国内顶尖的各类数字化实践基地,包括实景演播厅、虚拟演播厅、融媒体中心、黑匣子剧场等,共计百余个,还设有能容纳千人的大型实验剧场,配备了最先进的教学设施,能够充分满足数字时代传媒影视人才的教育培养以及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
3.山西传媒学院
经过了解,山西传媒学院已就业学生中,多数人选择民营企业或个体作为工作去向,占比达到67.22%;其次选择其他类型单位的占27.13%;选择其他事业单位的人数比例为2.47%;进入国有企业的人数占1.10%;签约机关的占0.81%;进入中等初等教育单位的占0.54%;选择三资企业的占0.27%;前往医疗卫生单位的有0.20%;签约高等教育单位的占0.13%;还有0.13%的人选择城镇社区作为工作地点。由此可见,山西传媒学院的毕业生出路非常广泛,各行各业都有山传学生的足迹。其中录音艺术专业尤为突出,它是学校的重点学科,能够造就掌握影视声音制作技术、现场音响调控技能,以及各类演出音响方案规划、音乐后期制作等能力的高水平实用型、开拓型、多面手人才。
4.南京传媒学院
南京传媒学院的学生出路有直接工作、继续深造、自由职业等,其中文化传媒是主要方向,他们大多去了经济文化较好的地方:江苏省内主要在南京,北京、上海、广东这些大都市也很多。文化传媒行业占主导,有35%的人去了新闻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媒体这些地方。其他热门职业有网络服务行业占百分之十,宣传推广行业占百分之八,少数学生选择进入教学指导、不动产等不同行业范畴。新入职人员的收入标准为每月五千四百元,超过国内新毕业生的普遍水平。教育机构还借助专门的职业介绍渠道新闻传媒专业就业前景,给予学生众多实践机会和正式招聘岗位。
5.河北传媒学院
河北传媒学院是专门培养传媒与艺术人才的高校,该校学生就业情况表现突出,收入待遇和职业前景均大幅改善,职业分布也更加合理。特别是在媒体和广告行业,该校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能力,深受企业欢迎。学校与企业往来增多,拓展了实习和就业渠道,使学生获得更多深造和求职选择,待遇水平大幅提升,尤其在市场推广、对外联络和文案创作等行业,新入职人员的首年薪酬十分可观。借助大学同行业的紧密配合,学子在求学阶段就能接触实际的工作任务,收获了难得的实践经验,因此应聘时更具优势。
6.武汉传媒学院
武汉传媒学院毕业生的职业前景有了明显提升,他们在传统媒体行业之外,也在网络、自媒体等新行业里表现突出。学校通过开设丰富多样的课程和加强行业实习环节,让学生不仅掌握了牢固的专业知识,还能应对不断变化的行业状况。学生们大多表示,学校的培养方式显著增强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助其从容面对工作上的考验。武汉传媒学院大力推动与企业间的合作,这种合作方式显著提升了他们的实践技能和行业规范意识。通过实践环节,众多学子成功得到企业的正式聘用,为未来顺利工作奠定了稳固根基。
数字经济发展和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传媒学院一直把培养综合型人才作为首要任务,持续为行业提供优秀人才新闻传媒专业就业前景,并且效果显著。学院采用"理论学习加上项目实践"的教学方法,成功构建了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职业发展桥梁。这种模式不仅验证了"智能传播™数字创意"等新兴专业方向的准确选择,也体现了学院将自身发展与传媒行业紧密结合的办学思路。随着5G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和虚拟现实世界的兴起,传播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从这些新闻传播院校毕业的专业人士,凭借深厚的学术素养和跨领域创新思维,在整合媒体中心、网络巨头、文化创作单位等不同平台上,展现出卓越的职业能力。
选择传媒,意味着选择一种职业道路,同时也是获得了一把钥匙,能够打开未来传播领域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