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民众普遍认可中餐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各式中餐馆遍布各个区域,许多当地居民借助品尝佳肴、与店家沟通,逐渐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贝语网校,布达佩斯东升广场的负责人陈中一曾对此进行过描述。
在匈牙利首都匈牙利人长得像中国人,靠近闪耀的多瑙河,存在一所创建于2004年的中匈语言学校。孩子们的第一堂课是用汉语学习问候语。学生们能够用中文朗诵匈牙利文学家阿多士的著名诗句,教育工作者还会向他们推荐中国文豪鲁迅等知名作家。
匈牙利与中国的多个“第一”
在与中国的交往上,匈牙利创造了多个“第一”,它是:
· 第一个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欧洲国家;
· 第一个开设匈语和汉语双语教学学校的欧洲国家;
· 第一个设立人民币清算行的中东欧国家;
· 第一个发行人民币债券的中东欧国家;
· 中国国家旅游局设立办事处的第一个中东欧国家……
匈牙利民众普遍认为,真挚的友情胜过无价之宝。1949年10月,该国是率先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东欧国家,双方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国际情谊。
近些年来,针对某些欧洲政客鼓吹的与中国相关的话题、给中欧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匈牙利屡次挺身而出,坚持公平的立场,坚决支持中国。
2021年4月到6月期间,匈牙利三次动用否决权,不参与欧盟插手中国事务的行动。
匈牙利国家首脑奥班曾经指出,中国在过去三十个年头实现了迅猛进步,改变了美国“唯我独尊”的世界秩序,由美国领衔的诸多重要国家,需要适应并认可这一全新的国际态势。
“向东开放”遇到“一带一路”
2024年5月2日,当天下午,布达佩斯多瑙河边的维加多音乐厅内,有中国民乐演奏在进行,中匈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主题年会随即开始。
回望2015年,匈牙利成为首个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欧洲国家,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连续三次出席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过去十年间,匈牙利推行面向东方的对外政策,与中国的“一带一路”规划紧密融合,两国在商业往来、资本投入、货币合作、公共建设、新能源汽车等多个方面均取得显著成就,合作成效十分显著。
匈塞铁路是中匈合作的杰出代表,这条线路连接贝尔格莱德和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使得两国首府间的铁路旅行时间从8小时压缩到3小时,显著提升了民众的出行便利性。目前,匈塞铁路在匈牙利的部分工程已经全面开展铺设轨道工作,一旦完工,将有力巩固匈牙利作为中东欧交通要地的中心地位。
匈牙利西部地带,太阳能电池板反射着日光,显得格外明亮。中国公司承建的考波什堡一百兆瓦发电设施,显著改善了匈牙利及中东欧区域的绿色能源使用效率。
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街道上,能够见到各式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许多中国公司相继在匈牙利建立基地,促使两国民间在此行业间的实际协作匈牙利人长得像中国人,进入迅速发展阶段。
彼此了解不分距离,遥远之地也可视为近邻,在“拓展东方”与“共建一路”交汇之际,中国和埃及的协作前景将更加开阔。(完)
文案:陈彩霞 何路曼
设计:王璐瑶 李永丽
策划:孟湘君 谷丽萍
审校:孟湘君 何路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