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难,填志愿、选专业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各类大学排行榜给出了一个供参考的标准,你有没有发觉,德国作为创新大国,在大学排行榜里其大学的排名通常比较低。
这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
1.德国大学,没有存在感
德国大学,排名到底有多低?
QS世界大学排行榜被认为是世界四大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行榜之一,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被认为是世界四大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行榜之一,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被认为是世界四大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行榜之一,US 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被认为是世界四大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行榜之一。
四大榜单的前30强中,没有一所德国大学。
(世界大学排行榜 前10强)
慕尼黑大学是名次最高的,它在2019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位列32名。不止低于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贝语网校,还低于新加坡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与中国的北大清华。
(2019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
名次上,德国大学略逊一筹,在数量上,更是相去甚远。
拿世界大学排行榜来说,在前100名大学的分布里面 ,德国独占的比例仅仅只有3% ,这个比例远远低于美国 ,也远远低于英国 ,甚至还比不上香港 。
(世界大学排行榜,前100名大学分布)
德国大学排名呈现出极低的状况,这一情形让人很是出乎预先料想,在我们脑海之中所留存的印象里面,德国具备着极为强大的创新能力 。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世界创新国家排名,德国排名第二。
(2019年度彭博创新指数)
再比如说诺贝尔奖得主人数的排名情况,这里不涵盖和平奖以及文学奖,仅仅是在物理、化学、生理医学还有经济这几个奖项方面,德国在排名上仅次于美国、英国,并且远远超过了法国、日本。
德国创新实力强大,这些便是明证。一国科技实代表着其大学实力,而大学实力又是科技实力之基石 。
那么,德国大学排名为什么这么低?
2.人钱物,德国大学排名低之谜
各大排行榜,为了能佐证排名具备的科学性,均宣称有一套严谨的在评比方面的指标与体系。在我的看法里,大学进行比拼,比拼的没有别的,无非就是人钱物。
所谓的人,指的是教师、学生。
非因有大楼便可称大学,而实有大师方可谓之真正的大学也。人才乃是大学竞争力之中的核心所在。唯有顶级的人才,才能够使得顶级的大学得以缔造成功。
相比英和美,德国是的确略有些逊色的。先不说诸多顶级教授业已流向英和美德国的大学,德国大学不少教职是固定的,就连数量也比不过英和美。
比学生更是不用了。看看中国留学的学生,就明确了,极大多数其中绝大多数都前往了美英澳加,前往德国的留学生数量非常稀少是很少的。
德国大学,在吸引顶级的教师方面得分低,在吸引顶级的学生方面得分也低,是因为吸引不到他们所以得分自然就低了。
所谓的钱,指的是经费。
办多大的事儿,取决于有多少经费,德国的大学主要是公立性质,各联邦州会给绝大部分的大学拨付经费,虽然德国的大学不缺资金,然而和财大气粗的美国私立大学比起来还差些。
拥有德国顶级大学之称的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年预算为 10 亿欧元,这一预算额度远远比不上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在 2018 财年的预算是 50 亿美元,也比不上耶鲁大学,耶鲁大学在 2018 - 2019 财年的预算为 40 亿美元,还比不上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在 2016 财年预算为 34 亿美元。
(麻省理工学院2016财年预算为34亿美元)
能办事前提是有钱,有钱才可凭借高额工资去聘请全球范围内最为优秀的科学家,借助高额奖学金来吸引最为优秀的学子,利用资金去购置最为顶尖的设备,进而开展最为前沿的科研工作,在这方面呢德国大学又一次出现丢分情况了。
所谓的物,指的是科研成果。
德国的大学是颇为佛系的,对于科研论文这件事不存在硬性指标,此外,在德国的科研体系当中,存在着诸多科研任务是由科研组织来承担的,像是弗劳恩霍夫协会,马普学会,莱布尼兹学会,亥姆霍兹学会等等 。
这也导致,德国大学的科研成果数量,比不过其他国家的大学。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德国奉行公平主义。
为求公平之缘故,德国大学里,不用缴纳学费德国的大学,并且会竭尽全力将教学资源均匀分配于所有高等院校 。
采取大搞平均主义这种做法,致使德国大学展现出“有高原,无高峰”这般特点,也就是大学整体水准相当高,然而却欠缺顶级大学,而大学排行榜,实际上就是些顶级大学相互之间的比拼。
德国大学排名低,也就不足为奇了。
3.被英美歧视,大学排行榜里潜规则
各个大学排行榜,嘴上喊着公正科学,背地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比如说,泰晤士高等教育所发布的针对世界范围内大学情况的排行榜,在这个排行榜里,占据排名最前面的两位的,是来自英国的牛津大学以及剑桥大学。
(2019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
重看US 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冠军变为哈佛,亚军成了麻省,牛津名次滑落至第5,剑侨排位更是被排到第7 。
( 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
两个榜单,其画风存在着这么大的差异,究其所因,没有别的缘由,一个是出于英国之出品,另一个是源于美国之制造。
原本是英国对美国大学持有瞧不上的态度,而美国又看不起英国大学,之后呢,英美两国一同对非英语系国家(地区)的大学进行歧视。
这便是当下大学排行榜暗藏的规则。顺着这个思路,你再去瞧排行榜,就会清楚到底是为何,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这些国家的大学排名处于高位,是为何法国、德国的大学排名靠后,又是为何几乎都寻觅不到俄罗斯的大学。
把留学做成一笔生意现象在英国发生,其会在排行榜上拔高自身,贬低非英语系国家大学,进而想要吸引留学生,美国也和英国一样存在此种情况,澳大利亚同样如此,加拿大也是这般 。
这种歧视的背后,是学术霸权。
现在的世界科学中心在美国,英语自然是最通用的学术语言。
德国人存在着自身的矜持以及骄傲,并且受到语言方面的限制,在于国际学术交流这一事情上难以避免地会存在局限,最终使得科研成果的国际影响力遭受了影响。
对比德国,相信你也能找到中国大学排名越来越高的原因。
4.实力比排名,更重要
近年来中国大学排名持续上升,在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里,清华大学成功挤进前30强,取得亚洲第一的高位 。
这当然是中国大学的进步。但须知,实力比排名更重要。
德国的大学,其排名虽说比较低,相比于英美国家的大学,既不是那般光鲜亮丽,也不是那样声名显赫,然而这丝毫不会对其整体实力造成影响。实际上,正是德国那些低调且内敛的大学,为德国强大的经济提供着支撑。
(2019年教育部直属高校预算经费)
中国大学应该如何创新,特别是用好国家投入的经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