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留学方案2025-10-08 21:08:31佚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被称作“西电”,由国家教育部直接管理,以电子与信息领域见长,涵盖工、理、管、文、经等众多学科,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同时也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参与高校;该校是首批获得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资格的9所院校之一,也是首批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9所高校之一,还是首批2所拥有全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试点基地的高校,位列首批7所建立一流网络安全学院的高校,并是首批33所设有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校之一;该校还属于全国8所建立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高校,以及5所负责建设国家级密码科研实验平台的高校之一,同时该校还拥有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并且是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的成员。这所学校最早可追溯至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无线电学校,创建后曾先后在江西瑞金、陕西延安、河北获鹿、河北张家口等地开展教学活动;1958年,学校搬迁至陕西西安;1960年,学校被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简称“西军电”;1966年,学校转为地方管理;1988年,学校正式定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到2025年5月为止,这所学校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校区,整体占地3944.8亩,建筑物总面积达到159.06万平方米;它设立了28个二级教学科研单位,开设了70个本科专业;拥有19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培养点、1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配备了2800多名专职教师,其中800多人指导博士生、1900多人指导硕士生;全日制学生总数为39440人,包括22750名本科生、13231名硕士生和3459名博士生。

武汉大学,通称武大,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由教育部直接管理,属于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也是中央直接领导的高校,被列为国家首批“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的重点建设对象。成功入选“101计划”,同时获得英才计划支持,并且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成员单位,属于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的成员,也是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以及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的成员,担任长江中游城市群“双一流”高校联盟理事长单位的角色。武汉大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3年,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上书清廷,请求建立自强学堂,作为学校前身起步网校,此后经历多次更迭与发展,于1928年正式命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成为近代中国建立的首批国立高等学府之一,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又被纳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名单之内2000年武汉大学整合了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以及湖北医科大学,共同组建了全新的武汉大学,2001年该大学被纳入国家“985工程”重点支持的建设高校名单,2017年又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行列。该校的校园面积达5195亩,建筑物总面积为29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有731.45万册书籍;它包含六个大学部以及38个学院,提供130种本科课程;学校具备58个一级学科硕士培养资格,53个博士一级学科授学位资格,以及4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到2025年6月时,该校将开设3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点、10个博士专业学位授点,目前有3700多名专职教师,其中正副教授超过270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有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有8位。在校学生总数超过十万,其中,普通本科学员五万以上,研究生学历人员两万以上。二零二五年四月二十二日有报道,国际组织针对灾害处理的天基信息合作机构的中国分支,计划设在武汉大学内部。

北京邮电大学

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排名_西安电子科技大学_武汉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通称北邮,坐落于京城,堪称国内最早建立的邮电类高等院校,由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支持,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这所大学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工学为主,工管文理多元发展,是我国信息技术领域人才培养的关键机构,同时作为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重点建设对象。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和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的发起单位,也是CDIO工程教育联盟的创始机构,同时入选了“111计划”与“2011计划”,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生任务,参与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属于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成员,被评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性高校,是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的参与高校,设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并且是邮政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北京邮电大学的最早前身是1955年建立的北京邮电学院,这所学校在1960年被评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改名为北京邮电大学,1998年被选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名单,2000年从原信息产业部转隶至教育部管理,2011年成为“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被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到2024年11月,北京邮电大学设在海淀和昌平两个地方,总面积是993亩,有19个教学机构,本科学科有53种;有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有15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24项、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有1项、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有13种;有2600多名工作人员,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以及国际学生共计28000多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英文名称是China of,缩写为CUG,简称地大,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这所全日制高校由教育部主管,同时是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与国土资源部门、湖北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机构。该校是教育部直管的全国重点大学,经国家核准具备研究生院资格,同时入选国家“211工程”“双一流”“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建设项目,还属于“111计划”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入选高校。中国地质大学始建于1952年,其前身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高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发展而来。1970年以后,这所学校曾经改称为湖北地质学院,后来又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最终在1974年选择在武汉作为永久校址。1981年率先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成为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高校;1987年学校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同时在武汉、北京两地开展教学活动,总部设在武汉;1997年学校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名单;2000年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2005年武汉、北京两地分别独立开展教学活动;2006年教育部与原国土资源部签署协议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学校同时成为教育部优势学科平台建设项目资助高校;2017年、2022年学校先后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到2025年6月,该校包括南望山和未来城两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达147.5万平方米;学校设有23所学院,开设70个本科专业,拥有3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6类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类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并且设有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该校拥有1910名教职工,招收全日制学生共计3.4万名,其中本科生为1.9万名。

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排名_武汉大学_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吉林大学,通称吉大,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由教育部直接管辖,为全国性的重点综合类大学,属于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及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同时也是中央直属管理的高校。该校获得珠峰计划支持,也入选了2011计划,同时还被纳入111计划,并且承担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任务,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项目,开展了卓越医生教育培养工作,推进了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参与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并且被评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该校的历史可追溯至1946年成立的东北行政学院,到了1950年则正式定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该校从财经政法类院校转型为综合性学府。1958年8月,校名调整为吉林大学。1960年,被中共中央评定为国家重点综合性高校。1984年,成为首批获得试办研究生院资格的大学。1995年,入选“211工程”建设名单。2000年,吉林大学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共同组建而成。2001年,该校被纳入“985工程”计划。200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正式加入该校。2017年和2022年,该校先后两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到2025年5月,这所学校分布着六个校区,整体占地平方米,其中珠海研究院占了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是平方米;它设立了48个教学机构,提供121个本科招生方向;学校具备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资格,4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资格,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资格,1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资格,以及4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6291名专职教师,在校学生总数达到75424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称“南航”,缩写为NUAA,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由国家举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管辖,是一所具备航空航天民航专业特色的高等学府,同时也是研究型大学。该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并且是“211工程”及“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重点建设对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于1952年10月,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创办的航空类高等院校中的首批机构之一。该校于1978年获得国务院的全国重点大学认定;1981年,在国务院的核准下,成为全国首批具备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高等学府;1996年,加入了国家“211工程”的行列;2000年,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设立了研究生院;2011年,被确立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重点建设高校;到了2017年,成功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名单之中。二零一八年、二零二三年,工信部门、教育部门、江苏省方面,依次订立了协定,此三方合作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到2025年3月,该校包括明故宫、将军路、天目湖三个地点以及国际创新港,总占地面积3404亩,总建筑面积2247千平方米;设有23个学院,提供本科专业67种;具备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的学科有32个、博士一级学科授予权的学科有20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种类有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种类有16个、设有博士后工作站17个;教师员工总数3821人;学生总人数39043人。

重庆邮电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_武汉大学_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排名

重庆邮电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排名,通称“重邮(CQUPT)”,位于直辖市重庆市,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同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合作共建,是国家重点布局并重点扶持的邮电类高等院校之一,被纳入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参与高校。重庆邮电大学起源于1950年,最初在抗日战争时期交通部邮政总局的旧址开办邮政人员训练班,此后逐步发展为西南邮电分校、重庆邮电学校以及重庆电信学校;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重庆邮电学院,并开展本科层次的教学工作;1965年成为四川省首批具备招收研究生资格的高校之一;1970年转型为电信总局529厂;1973年改组为邮电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恢复高等院校的办学职能;2000年从原信息产业部划归重庆市管辖,实行部省合作共建模式;2006年正式定名为重庆邮电大学;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资格。到2024年10月,校园面积达3800公顷,建筑物使用面积超过82万平方米,收藏书籍超过430万种;设有17个二级学院,开设60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类型,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类型及领域;学生总数超过3万人,其中研究生超过7700人;教职工人数超过2100人,其中高级职务人员超过900人,指导博士和硕士的导师超过1200人。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武汉大学_西安电子科技大学_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排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又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缩写为成信大或成信,地处四川成都。该校由四川省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管理,与四川省、中国气象局及国家统计局共同建设,是四川省重点培育的省属本科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工程的支持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参与院校,国际CDIO工程教育组织的正式成员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排名,以及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的副主任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始建于1951年,1956年转变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提升为本科层次的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被中国气象局移交四川省,改称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四川统计学校全面整合进来。2003年获得授予硕士学位的资格;2004年成为火箭军首所签约培养国防生的本地普通高等院校。2010年,学校被中国气象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建设,属于共建高校性质。2015年,学校正式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23年,学校成为国家统计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支持的高校。2024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资格。2025年,学校获得推免研究生资格。到2024年10月,该校有两个校区,分别是航空港校区和龙泉校区,总占地面积超过两千亩;学校设有十九个学院或部门,其中包括中心,并且提供五十三种本科招生专业;拥有一个博士后科研基地,一个博士学科授权点,十四个硕士学科授权点,以及十三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教师团队由一千六百余人组成,各类注册学生总数超过三万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超过两万一千五百人,研究生超过三千八百人,国际学生近三十人,成人教育学生超过五千二百人。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建立的大学,受上海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校行列,同时参与“双一流”建设计划、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亚洲大学生集体行动交流项目,也是上海市首批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学校之一,以及上海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示范性高校,担任上海市水产学会、上海市食品学会、上海市渔业经济研究会的指导工作,是一所涵盖多个学科领域的应用研究型大学。这所学校最早是由张謇和黄炎培于1912年创办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后来经历了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水产学校、国立四川水产职业学校、上海市立吴淞水产专科学校以及上海水产专科学校等不同的办学阶段,1952年成为我国第一所本科水产高等院校,名为上海水产学院,1983年获得了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资格,1985年校名改为上海水产大学,1998年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的权力,2008年再次更名,成为上海海洋大学,校名由江泽民同志题写。2017年,成功跻身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2年,又被纳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到2024年9月,该校设有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城环路校区和杨浦区军工路校区两个主校区,此外还有滨海基地386亩、象山科教基地56.7亩的用地。其中,沪城环路校区作为主要校区,占地面积大约1600余亩,计划建设总面积为58.6万平方米。该校设有十二个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四十六门;拥有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十四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一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八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以及四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校教职工超过一千五百人,全日制本科生接近一万二千名。

武汉大学_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排名_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星图百科由众多网民合力创建,如果察觉到星图信息存在偏差或不够完整,可以积极加入完善工作

立即前往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