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第四版)发布会举行,诸多史家著作相继走来

留学方案2025-11-02 21:18:24佚名

盲诗人荷马带着其诗篇,蹒跚着朝着我们走来,接着希罗多德与修昔底德先后而来,随后到来的塔西佗、马基雅维里、伏尔泰、兰克,持续地朝着我们走来;到了现代,斯宾格勒与汤因比先后而来,接踵而至的更多了,以布罗代尔为代表的法国年鉴学派,以E.P.汤普森为首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家群体,以伊格尔斯等为国人所熟悉的美国史家精英,持续地朝着我们走来。

张广智,复旦大学教授,《西方史学史》主著,其在第四版《西方史学史》的《致读者书》里写出了上述文字,3月31日,《西方史学史》(第四版)发布会以及圆桌讨论会于复旦大学举办。

西方史学史 张广智 复旦大学_复旦大学历史学怎么样

论坛现场。复旦出版社供图

《西方史学史》是一本教材,它阐述西方史学,起自古希腊,迄至现当代,纵贯西方古典史学、中世纪史学、近代史学和现当代史学的发展历程。古典部分,阐述古代希腊罗马史学及其对后世的深刻影响。中世纪部分,阐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前占据支配地位的基督教神学史观及其他史学。近代部分,阐述西方各国史学的发展演变,涉及各个史学流派与思潮。现当代部分,阐述20世纪的西方史学,主要是西方新史学的发展进程及其在当代的新趋势。

2000年初,《西方史学史》开始面世,一直到如今,它已经出到了第四版,累计印数差不多有12万册。这本书先后被教育部列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还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且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另外还被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为“推荐教材”。

复旦大学历史学怎么样_西方史学史 张广智 复旦大学

在发布会上,张广智阐述了自己的“教材观”,他表示教材一定要对学生负责,不能马虎,要一丝不苟,这是他的第一个体会,现在做教材有很多办法,有的人换了几本书,通过电脑操作,弄出一本东西,但他觉得这样绝对不行,因为教材涉及学子们最启蒙、最基本的教育,我们不能误人子弟。

第二,张广智觉得编写教材得跟这一门学科的研究紧密相连,“我能够毫不夸张地讲,我们这儿的团队成员属于我们这个学科领域里的杰出者,所以我们编这本教材是基于科学研究进行的,如此才可以将我们学术界的最新成果,将西方史学的最新成果,以及他们自身的最新成果呈现到教材当中去。”

于是,鉴于其为教材,鉴于其供学生使用,所以,清晰篇章结构,畅达文字叙述,此等学生最基本需求,定要涵盖其中。张广智感慨,《西方史学史》历经十八年更新四版,全体作者团队期望其获万千学子喜爱。

复旦大学历史学怎么样_西方史学史 张广智 复旦大学

在会上,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提出了三点思考,首先是复旦大学历史学怎么样,如何拓展西方史学史的研究范围,比如宗教史,艺术史,科学史等专门学科史不乏名著,它们都是人类精神财富的重要遗产,是否可以被纳入我们史学史研究,或者关注的范围?其次,要是局限于“西方史学史”,一方面会忽略非洲、美洲等其他区域,另一方面会给人一种“西方就是标准”的价值观,所以不如把研究领域拓展至“外国史学史”;第三,倘若研究的出发点并非本土化,他个人会感觉研究域外是失去方向的。

学术研究是智慧进行竞赛的场所,比如说,不管是中国对于美国史的研究,还是中国对于英国史的研究,一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是学术具备的高度以及深度,不但我们自身需要去认识域外传统,并且也要让美国人、英国人认识到他者从不一样的视角去审视其传统是有着独特价值的,另一方面这种研究的落脚点肯定是本土化,从域外研究获取资源以及灵感,进而促进中国学术本身、中国文化本身的繁荣发展。

复旦大学历史学怎么样_西方史学史 张广智 复旦大学

《西方史学史》第三版的封面,第四版封面尚未公布

吴英,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研究员,对此深以为然复旦大学历史学怎么样,其表示:“介绍一本著作、一个学者、一个流派,这就是我们研究西方史学史的目的和初心吗?我觉得可能还不在于此。”“史学理论要为实证历史研究提供指导,史学史研究要为史学理论发展提供素材,同时也要为实证史学研究提供借鉴。”“研究西方史学,实际上是为了发展中国的史学,如果我们忘了这一点,那西方史学史研究就真的走偏了,真的成自娱自乐了。” ,

在吴英看来,从事西方史学史研究,应该有理论立场 ,当然现在好多说理论预设违背了客观性,但她觉得这非常有必要,因为每个历史研究都会有指导理论 ,尤其我们是中国人搞西方史学,不可能站在西方人的角度去搞西方史学 ,所以西方史学该服务于中国特色史学建设 ,同时吴英认为应增加西方史学史研究的批判性 ,至少要和它站在同样高度,甚至比它站得高才能有批判 。

西方史学史 张广智 复旦大学_复旦大学历史学怎么样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剑鸣坦承自己从史学史中收获诸多益处,他说,“我一直认为史学史乃是历史学作品得以生长的肥沃土壤,因为史学史向我们揭示历史学学科究竟是什么样的,究竞是怎样发生的,又是如何发展并演变成如今这般模样的,还向我们表明什么样的人算是真正优秀资深的历史学家。”

李剑鸣觉得,我们得针对这门学问的属性进行一番重新的定位思索。史学史是我们历史学者身份意识慢慢形成以及成熟的一种反映,历史学家要撰写自己的家史,要编纂自己的家谱,如此这般我们才产生了史学史。

他还着重指出,这个学科属性里,反省性、反思性、批判性乃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 ,我们需审视过往学科的发展 ,探究其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与进展 ,存在何种问题 ,对社会思想、知识成长究竟作出了什么贡献 ,此贡献是大是小留学之路,是否本应做得更大 ,为何没做得更大 ,突破的路径又在何处 ,史学史也是历史学家自身批判意识的重要体现 。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