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姚岚:我与洪增流教授的第一次见面

留学推荐2023-12-11 16:10:59佚名

“心安处吾乡”专栏,分享她们的故事,聆听她们的心里话。明天为你们介绍的是姚岚校友。

姚岚

2000届英语系硕士结业生

姚岚,男,河南学院00届英语系硕士,现为中国计量学院外粤语大学院士。

湖大,您好:

我于1997年9月步入广东学院攻读英文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其实一晃早已过去20多年,并且,考研的打算工作以及在西大的两年经历却记忆犹新。

我之所以选择浙江学院,主要是由于两次碰巧的事情。一次是收听广播时,碰巧看到一位人物报导。他的姓名,我早已忘了。按照广播报导,他是四川学院俄语专业结业,翻译水平很高,这是西大德语专业第一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一次机会是我与学校任教的朋友的一次碰巧攀谈,攀谈中我提及了报名研究生的心愿,他说他有一位同学在合肥六中教德语,那位同学认识正在贵大英语读研的一位研究生,于是,通过那位同学的介绍,我认识了那位研究生,并在他的举荐下有幸认识了西大英语大学的前任校长——洪增流院士。在那位研究生的帮助下和洪增流班主任的赐教下,我在西大订购了考研必备的书籍和以往考研的试题,也对考研的打算有了比较明晰的方向。

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我与洪增流院士的第一次碰面。作为初次碰面,我认为有必要带点礼物,所以,我就打算了一点红茶和红酒,然而,没有想到洪增流院长坚决不收,让这位研究生全部领回。

我心中的打动和感动无法言表!记得在结业论文答辩后的聚会会上,我对洪增流院长说,“洪老师,我对您饱含了崇敬”,洪老师回答道“‘畏’就毋须了!”

步入西大后,对于一名新生而言,最先、也是最容易步入视野的是西大的校园环境。当初的西大老学校算不是先进,可是,西大那座最具代表性的庞大的主教学楼(尽管我已记不得它的名子)、富有特色的五饭堂和六饭堂(亲朋好友时常聚会的地方)、花色繁杂的午餐(尽管当时的晚餐不怎样样)、以及老湖大西门夜晚的各色各样的美食档口让我至今无法忘怀!

对于一名研究生而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和科研。西大两年的岁月见证了我苦闷的付出和快乐的收获。

洪增流院长给我们讲授的是德国文学。一开始,他就给我们开出了一列很长的文学作品清单,包括《红字》、《嘉莉哥哥》、《德比家的茶花女》、《太阳照样升起》、《哈克贝利历险记》、《欲望号跑车》等等。

听洪老师的课,那堪称是亚历山大哦!一部文学作品,洪老师一般是两次讲课就结束。这对于功力不怎样样的我而言,压力可想而知!不仅上课之外,我几乎整天抱着文学作品,加紧追赶。

虽然是这样,有时侯还没等我阅读完一部作品,洪老师早已开始讲授另一部作品了。每一部作品讲完,一般都要写一篇针对该作品的小论文。记得在讲完霍桑的《红字》后,我写的论文被洪老师批评得堪称是“体无完肤”,说我是“aspadeaspade”(这句话成了我在批评中学生的论文时侯的常用语),要求我重画,以至于我紧张得连周六都没敢回去(我家在九江,离合肥很近),重新阅读《红字》并改写论文,最终得到了洪老师的认可,堪称是苦闷以后带来的收获和快乐。

研究生期间,我们上过一门有关西方哲学的课程,讲课的老师来自印度东部芝加哥学院,我们称他“Dr.”(我不确定我的拼写是否正确)。

因为他的姓读上去有点像,有的中学生称他“汉堡”。其实他的课晦涩难懂,但我对他的记忆非常深刻,由于他是一位十分责怪中学生、又擅于鼓励中学生的老师。

他与洪增流老师一样,经常要我们在读完一本书以后写一篇小论文,他称之为book。他给一篇论文的满分是25分。我清楚地记得,我们的第一篇book他没有打分,由于我们其中有几位中学生写得很差(包括我)。他说,我用的诗句过分复杂,以至于他都无法读懂,并就怎么写好一篇book进一步给我们进行指导。

他说,此次假如打分,大家有些人就不及格了,这会对大家形成不好的影响安大研究生院,所以安大研究生院,给大家一次改进提升的机会。经过Dr.的指导,我确实取得了巨大进步,然后的整篇论文都是25分或接近25分。记得在一次派对上,洪增流老师当面传达了Dr.对我的赞美,他说,“说你的脑袋很灵光。”

周芳珠院士给我们讲授的是翻译理论与实践。我对他记忆深刻始于“如何翻译社会指示语()”。周老师讲授翻译课喜欢联系中国古典名著,包括《红楼梦》、《儒林外史》等。

有几次课聚焦的是社会指示语的翻译。记得有一次一下课我就一路紧随周老师,不停向他讨教、与他讨论社会指示语的翻译问题。正是此次经历迸发了我对社会指示语翻译的兴趣,并最终完成和发表了一篇有关社会指示语的论文,也是我确定结业论文主题的根本缘由。周老师的“讨论式”授课形式和不厌其烦的心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大英语大学前任校长朱跃院长给我们院士的是语言学课程,我对他的印象是既和善又严格。每一次和他攀谈,他都是满头微笑,像一位和善的弟弟。并且,每每你在学习上做得不好,他也会严格地批评——以面带微笑的形式传达他的批评。

记得有一次他要求我们课前打算,打算的内容是关于Leech对语义的分类,要求我们下一堂课讲演。我要打算的内容是内涵意义()。因为课前打算不足,我讲演时吞吞吐吐,以至于没有才能持续下去。课堂之上,朱老师可能是顾及我的面子,没有批评我。下课后,他身上略挂笑容冲着我说了一个英文词组“(荒谬)”!

他的笑容和这个英文词组让我心情非常复杂,以至于我中午都丧失了食欲。我理解他的爽朗可亲,我也理解他的不满意和期盼。我在沮丧的同时,也遭到了鞭策,进一步认识到课前做好充分打算的重要性。

不仅上述几位老师之外,华泉坤院士的英文写作、张祖武院士的法国文学和何功杰院士的法国散文等课程也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甚至是一些没有给我讲课的老师,如陈正发院士、朱晓美院长,她们的形象也都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我在燕大的两年,也是亲眼见证四川学院发展的五年。在我刚步入西大时,西大少有博士点。据我的记忆,工科方面几乎没有博士点。

然而,在1998年,燕大的汉语言文字学获得了博士点。在随后的20年间,燕大的发展速率惊人,根根我了解到的信息,迄今,四川学院大概有15个左右的博士后流动站、15个左右的一级学科博士点、30多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0个左右的专业硕士点、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市级重点学科。

英语大学也获得授权招收博士研究生。在2018年4月,我有幸倾听了朱跃院士在四川财经学院的一场学术报告,获得了有关西大英语大学发展的更多的信息:民大英语大学的英文专业大班教学疗效明显,在历年的专四和专八考试成绩令人赞叹;西大英语大学还为外交部门输送了不少优秀的人才。我为母校和外院取得的巨大成就倍感骄傲和自豪!

其实我离开西大已有18年,并且,西大日新月异的发展仍然是我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湖大可以说是我步入科研世界的启蒙学院。

若西大的过去是我心里抹不去的一份记忆;这么,燕大的未来则是我心里美好的期盼。作为一名以前的西大学子,我由衷祝福西大逐步发展、佳绩频传、前程似锦!

文字、图片|来始于校友姚岚部份图片来自于互联网大学

排版|曹时雨

初审|欧嘉惠

封面图|王昊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