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生日习俗知多少?过生和做寿有何区别?由来是啥?

留学推荐2025-09-12 17:05:12佚名

庆祝生命延续兴旺的生日文化_过生日习俗由来_生日那天妈妈给了身体当礼物

依照传统风俗观念生日那天妈妈给了身体当礼物,四十岁以前庆祝生日称为“过生”,超过这个年龄则叫做“做寿”。关于生日习俗的形成过程,大家一直看法不一。早在先秦时期的《礼记、内则》文献里就有所描述:“孩子出生:男孩在家门左侧置弓,女孩在家门右侧挂手帕。”自那以后,每逢这个日子,大家都会摆设酒席来表示庆祝,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庆生”。究竟人们为何要庆生呢?其中一种解释是:为了表达对生命绵长和家族昌盛的期盼。根据《汉书·卢绾传》所述,卢绾之父与汉高祖刘邦之父为邻,情同手足,二人的配偶在相同日辰各诞下一子生日那天妈妈给了身体当礼物,同乡们闻讯特备贺礼前往道贺,所谓“重贺”之日,或即两婴初临人世之期,亦即后世称作生辰之另一含义:对孕育之母表达谢忱。常言道:孩子诞辰,亦是母亲艰辛之日。脱离十月孕育不谈,每当一个新生命降临人世,孩子的母亲就要承受难以想象的身心煎熬,所以民间流传着一种观点,认为庆祝生辰的真正含义在于“哀悼父母,为我辛苦劳作”,“劬”表示劳碌、艰辛,人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纪念母亲生产时的剧痛,感受父母养育的艰难。历史文献表明,唐太宗以及五代时期的后汉高祖都反对举行寿辰庆典,生日原本只是纪念性质的活动,不过现在每年庆祝生日的风气已开始在江南一些地方悄然蔓延。另一种解释:祈求平安远离灾祸,这种观点来自一个民间故事:从前有个少年,家中十分贫困,仅与一位年满七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曾经,少年染上了一种来历不明的重病,家中没有足够的钱来治疗,在他生命垂危之时,有个人向他透露了一个办法,说在某个月份的某一天,八仙会途经这个地方,可以准备些酒水来祈求他们的相助,少年按照这个方法去做,真的遇到了八仙,并且治好了那怪病,在分别的时候,八仙告诉他,这一天是他重获新生的日子,从今往后每年这天都要庆祝,这样就能活得长久。事情一经散播,庆祝寿辰设宴款待便慢慢演变成当地的风尚,并且不断扩散。尽管这仅是民间故事,却间接反映了多数人对生辰抱有的希冀,即希望消除灾祸、祛除病痛,并祈盼新的一年能够安然无恙。毋庸置疑,寿诞始终与个体生命历程紧密相连,它既记录了生命伊始时的啼哭,也铭刻了时光荏苒所留下的印记,每个人对于自己的生辰都怀有独特的情感体验。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