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石家庄市招生机构公布了2023年石家庄市中考各个学校的录取最低分数要求,具体信息如下↓↓↓
一、 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普通高中的最低录取标准是436分,各个区的分数线都一样,都是这个数值。
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普通高中音乐、美术、书法特长生所需最低文化分数为349分,音乐专业最低专业分数是52分,美术专业最低专业分数是113分,书法专业最低专业分数是114分;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所需最低文化分数为218分,专业项目测试需达到合格标准才能申请。
辛集中学、正定中学、石家庄实验中学和石家庄第二实验中学的最低录取标准是577分,其中包括42个县的中招计划分配名额;艺术特长生类的最低文化课成绩要求是462分,音乐、美术、书法专业的最低技能考核分数分别是52分、113分和114分;体育特长生需要文化课成绩达到289分石家庄中考网,并且专业项目测试合格才有资格申请。
河北省2023年中等职业学校各类招生录取的最低控制标准由省教育厅划定,具体分数线已公布
该培养模式,除运动训练专业外,文化课分数的最低录取界限是452分。
运动训练专业“3+4”贯通培养模式,文化课成绩的最低录取标准是144分,专业技能的最低录取标准是40分。此外,如果考生拥有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文化课成绩的最低录取标准可以降低30分石家庄中考网,即变为114分;如果考生拥有运动健将证书,文化课成绩的最低录取标准可以降低50分,即变为94分。
(三)“3+2”“5年一贯制”以及“2+2+2”模式的文化课最低录取标准设定为189分,其中涵盖职业教育的艺术类与体育类方向。对于职业教育中的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业,如果要求进行专业考核,那么考核分数必须符合合格要求。
三、除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外,其余十七个县市的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由当地招生机构参照相关政策与比例,并依据考生来源状况制定,随后提交给市级招生办公室,由其统一对外发布。
2023年石家庄市中考志愿7月4日开始填报
今日,石家庄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23年该市中考报名指南。考生的志愿是其升学期望的真实反映,也是投档和录取的凭证。报名信息必须由考生亲自提交,考生需对所填写的报名选项和操作行为承担后果。
一、填报注意事项
报名时段自七月份第四日早上九点持续至第七日早上九点。参与者须在此期间完成报名,若未按期报名,则视作主动退出。报名截止后,任何补报或修改均不予受理。建议尽早报名,以防网络繁忙或电力中断等状况干扰报名过程。
报名工作通过互联网远程操作完成。报名者需在限定时段内,借助电脑设备,凭借个人身份证件记录、考试资格证明编号及安全认证码,进入石家庄市教育考试信息网站: ,或者直接登陆“石家庄市高中阶段招生考试服务网络”(简称“中招服务网络”:9090/ )提交志愿选择。
必须采用IE11、Edge或更新版本的浏览器,非此类或旧版浏览器无法使用。若因浏览器版本过旧导致无法提交信息,请立刻更新浏览器版本,或与当地招生管理部门取得联系以寻求帮助。
考生需要增强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妥善保管自己的登录密码。密码的设定不宜过于简单,也不能透露给其他人,以免被他人更改志愿,进而影响录取结果。如果考生遗失了登录密码,可以凭借身份证和准考证,前往报名的初中学校或招生办公室办理密码恢复手续;还可以利用短信验证码来找回密码。
务必保证联系电话真实有效。若考生无法正常收到系统发出的短信验证码,或者因为其他缘由需要更改联系电话的,应当立即联络对应的县区招生办公室,并出示有效证明文件来办理联系电话的变更手续。
个人需亲自进行志愿选择,禁止委托他人操作。完成志愿选择或更改后,必须实施储存,待确认储存生效方可终止程序。
考生和家长在网报前,务必清楚目标院校的招生条款、录取区域、招生名额,预先掌握批次划分、志愿安排,以及学校专业、教育类型等细节。先在纸上拟定好志愿顺序再进行正式提交。最好别在上网时边想边填,以免导致网络系统繁忙。
录取的参考标准和相关依据是《2023年石家庄市中考招生简章》(简称为《招生简章》)中所列的招生方案。这些信息也将在石家庄市教育考试院的官方网站上公布。
考生填报志愿之前,务必认真阅读《招生简章》。要全面掌握学校的办学类型,包括是公立还是私立,清楚收费标准,了解招生对象,明确专业设置,确认是否需要专业考试,是否涉及面试,以及对身体状况的要求等,如果还有疑问,可以直接联系学校进行咨询。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关注《招生简章》里关于学校收费的信息,对于那些收费较高的学校,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应该主动向学校询问清楚,根据实际情况谨慎选择是否报考。
中考录取工作有严谨的程序,相关成绩和招生计划会经由“中招服务平台”进行集中公布,志愿的提交和录取过程也在此平台统一完成,录取分数线和最终录取情况同样会通过该平台对外公布。考生和家长需要通过官方认证的途径来获取和核实招生政策及各类信息,切不可让中介组织或招生单位代办志愿填报事宜,也绝不能将个人考生编号或登录密码等敏感资料告知代办者,以防遭遇诈骗。
本书仅供参考,请以考试院官方网站公布的计划为准。
二、志愿填报流程图
新闻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