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得到了绵阳市安州区党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和外研社的感谢信,信中高度赞扬了学院在促进地方对外交往、保护传统文化以及参与教材编写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学院专业团队为安州区对外开放提供支持,护送代表团访问智利和萨尔瓦多,在多个环节给予语言帮助起步网校,包括经济合作谈判,文化宣传推广,城市友好关系发展以及“熊猫书屋”启动仪式,促成签署了《建立正式友城协议书》与《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等文件,为安州区和南美国家的友好往来奠定语言基础。
学院在教材研发及生态文化宣导方面,积极投身国家《认知当代中国》系列书本的编写工作。外研社对外院翻译集体在《认知当代中国大学英语综合课本1》生态环保文化篇章的独创性付出,表示特别感谢。学院笔译、口译教学专家小组经过半年的努力,对剑阁县翠云廊古柏林进行了细致考察,全面探究了古柏文脉的深层价值,并进行了资料整理和教学内容设计。这套教材在2025年3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正式发行,让世界各地的学生有机会认识中国的自然文化遗产,并学习如何保护与延续这些宝贵资源。
学院凭借“语言沟通”的媒介功能,坚持面向全球、面向本地的宗旨,深度融入区域建设进程。学院凭借“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位点,以及英语、翻译、日语、西语四个本科学科,打造“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运作机制,为区域经济文化繁荣提供动力。学院借助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拉美研究中心”、四川省社科普及基地“四川历史文化故事普及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等平台的作用,为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国际友好组织开展跨文化翻译服务四川外国语学院,提供国际商务方面的咨询,给予区域研究方面的帮助,以此促进绵阳科技城的对外交流合作。
最近几年编辑的《白马故事》,由西班牙世界文学出版社、红点出版社等外国单位出版,并且出现在亚马逊、西班牙“图书之家”这些世界性销售平台上,对巴蜀文化的传播到海外起到了推动作用;还有《中华文化故事——人文四川篇(中西双语版)》《茶马古道文史调查辑要》这些书籍的编译成果,全面地展示了四川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内涵。
学院领导透露,该校将依据地方成长需要,打造“语言艺术与社会人文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学科框架,塑造具备国际眼光与本土意识的专才。学院将联合地方当局发布一份关于对外投资的语言服务文件,积极融入绵阳科技城的国际交流事务,同时着手培养国际组织领域的人才,为地区的对外交往、技术协作以及外国专家的聘用,给予专业的语言支持四川外国语学院,从而促进本区域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