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迈凉了?
小林在翻年假攻略,刷到这条热搜时愣了半秒,不过手指依旧点了进去。
去到评论区里,到处都是这样的情况,说古城变得如同浙江义乌那般,夜市里全是带有东北口音的人,打卡的地点需要排队长达三个小时,而照片拍出来里面依旧是人,。

看完,她把刚加进购物车的清迈机票默默移到收藏夹最底。
别急着同感悲伤,真相是:清迈没死,只是换了一批玩家。
去年泰国清迈,在前八个月的时间里起步网校,有120万外国游客飞抵这座小城,在这些游客当中,只有18万是来自中国的,这个比例下降到了令人可怜的15% 。
在此期间,印度那边的兄弟所搭乘的航班一次次增加,人数一下子增长到原先的三倍,致使古城区里咖喱的香味浓烈到超过了臭豆腐的味道。
清迈机场的扩建工地,整日整夜轰隆隆作响不停,计划在2024年完成工程,完工后年吞吐欲冲向1500万,人家都忙着迎接新来的客人,压根就没有时间去悼念所谓的“中文消失”。
为什么同胞不爱去了?

一句话:便宜不再、滤镜稀碎。
去程和返程机票纷纷涨到三千多块钱,在古城当中有一杯手冲咖啡叫卖声价 60 泰铢,这相同的价格和广州东山口那里竟然相近;拍摄塔佩门附近鸽子的最佳位置被直播架密密麻麻占满,周围背景音毫无例外全都是热情喊着的“家人们冲”。
更让人心里刺痛的是,旁边的越南大叻,再有老挝琅勃拉邦,以及印尼日惹,它们一起使出厉害招数:拥有落地签便利,消费水准较低,存在法式风格小镇,还有世界遗产,搜索量迅速上涨,一下子增长了40%到65%,在钱包和朋友圈方面都有着双重吸引,那谁还会一定非要去清迈呢?
可有人偏偏逆势买票。
小红书被点开,#清迈慢生活#话题暗暗积攒了将近600万浏览量,笔记当中没有人晒鸽子,全部是凌晨五点就去布施,跟老师傅学习制作银镯子,在稻田里割完稻子后直接吃有机饭 。

今年,清迈政府重点推出6条“慢游”路线,其中有兰纳手工艺路线,还有农场研学路线以及森林冥想路线,一条路线游玩下来起码需要三天时间 ,手机信号存在时断时续的情况 ,想要直播时卡顿得如同播放PPT一般 。9月的时候开启了“数字游民签证”业务 ,居住满半年可享受税收优惠 ,全球范围内的码农 、插画师 、自媒体人拖着行李箱住进古城边的共享办公宅 ,一整天就坐在那里喝一杯咖啡 ,傍晚骑着摩托去夜市花费20泰铢打包烤鸡腿 ,其花销比对深圳关外还要低 。
热闹是他们的,也是我们的,只是换了个玩法。
想拍照?
可以,但得先学一门手艺;想躺平?
可行,先着手学会让速度降下来。11月,首届兰纳文化节即将拉开开幕的帷幕,官方宣称:古城的招牌仅保留泰文,若想打卡带有汉字的霓虹标识,那就前往夜市背面。

一句话,清迈不会拒绝前来游玩的旅客,只是会拒绝那种,一上车就昏睡、一下车就忙着拍照的如同流水线般的行为定式。
所以,机票要不要捡?
看你属于哪一派。
要是心里仍然记挂着所说的“199块泰式按摩 + 网红燕窝洞”这种情况,那么奉劝你最好尽快改变行程飞往大叻,因为在那边物价已经回到了十年之前的水平。
早上需能接受被钟声唤醒呀,可以的话呀想白天手上沾满陶土呢,夜里要能耐受在佛寺门前听器乐吉他,直至商店停止营业呀,倘若这样那就不妨投身前往呀哎,当前航班尚未达到满员,古城民宿价格降至每晚300泰铢,老板甚至还会以不流利的中文讲出“慢慢来,不要急” 。

清迈不是凉了,是筛掉了只想“到此一游”的人。
它把旧滤镜打碎,重新上了一层叫“生活”的釉。
可接纳之人泰国清迈,会瞧见其绽放全新光芒;无法接纳之人,亦莫要忘却感恩它曾伴我们拍出最为洁白之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