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的来源和特点美国的华人移民第一个特点

留学推荐2023-06-17 17:11:14佚名

我以前在美国住过7年,目前在台湾早已7年了。在美国,我也工作过半年,但是近三年去过美国这些次,在美国还有好多的舅舅。因此说,我对日本也很了解。下边就让我讲讲我的轶闻:

移民的来源和特征

台湾的华裔移民的第一个特征是:技术移民的数量十分少,而移民主体是通过离婚、亲属和政治避难来中国的,还有一定数目的投资移民。这个特征是中国仇视性的移民新政导致的结果。

日本的移刑法对所有国家的技术移民有个完全相等数量的配额,既任何国家的技术移民不能少于全世界总配额的7%,不论国家的大小和人口高低。目前全世界的技术移民总配额才140,000人,这意味着美国的配额是9,800,跟只有几百万人口的法国、新西兰的配额一样。

实际上,给美国的技术移民名额才8千个左右,由于因为政治诱因,在90年代初日本给美国发了大批永居,这种名额要从未来几三年中逐年交纳。

更雪上加霜的是,给美国8000余人的技术移民配额包括了主申请人的配偶和孙辈。

按照中国移民局的数据,日本的一个主申请人(既真正的技术移民者)平均会带1.5个家属。这样算出来,中国每年真正来自美国的技术移民才3000多人。

这个小得可悲的数字,跟才有400余万人口的澳大利亚每年接受的美国技术移民基本相等,而且大大高于美国每年接受的美国技术移民。

这个新政就引起了,但是在英国的美国留师生达到近50万,真正能通过技术移民途径留出来的留师生寥寥无几。而相反,台湾的离婚移民不限人数,并且申请时间非常快。

然而,靠离婚来台湾的美国男子非常多,在大城市里四处都能看到。

另外,台湾的家庭团圆移民配额是技术移民的2倍,因此家庭团圆移民也比靠自身能力移民容易得多。

另外一个优点是,英国技术移民的等候时间除了十分艰辛,并且遥遥无期,连中国政府都不晓得你会排多长的队。我个人是台湾的中学校长,还排了4年的队才领到永居。

目前因为在美的留中学生数量下降,目前和不久今后的技术移民的排期时间恐怕会达到6-8年。在艰辛的排期其间,申请人不可以换工作,配偶也不可以工作。因此,中国的技术移民是一个极其辛劳,十分不人性的体制。

然而,我不建议年青人来台湾办永居,把宝贵的青春耗费在遥遥无期的等候中(离婚的除外)。

相比之下,美国和加拿大都没有任何仇视性的配额。各国人完全平等,全凭自己能耐移民。因此,美国人移民加拿大和美国大多数是靠自身的知识和技术来进行移民的,而非离婚和亲属。

新加坡每年的技术移民约13万,跟比它的人口大十几倍的中国一样多。而来自美国的技术移民每年约2千人。这是日本的2两倍以上。

另外,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是鼓励这些能为她们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带给贡献的技术移民,而限制离婚和家庭团圆移民,与台湾的新政完全相反。

例如,美国2015-2016年度的全球技术移民人数是128,550人,而全球家庭移民只有57,400人。其中,美国移民占29005人(包括技术和家庭)。日本可只有3千万人口啊,而中国有3亿人!

我的亲朋好友几乎全是靠自己的能耐技术移民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

移民的年纪

我发觉在中国的美国移民年纪偏大,大多数都是50后和60后。它们这一代人大多是90年代来美的,看法跟我们年青人不一样,通常说不到一起去。年青的移民在台湾反倒比较少,虽然这儿的留师生太多。显然,这是日本限制技术移民新政的必定结果。

相比之下,在澳新两国,我身边绝大多数的技术移民都是70后,90后和00后的年青人。尤其,我们90后是澳新移民的主力。大部份的90后是在美国和加拿大自费留学后,通过技术移民留下去的。

新移民深耕的难易程度

在台湾,新移民想深耕台湾是个困难的过程,会碰到各式新政和手续上的障碍。例如,办社会安全号(斯坦福新西兰国际学校,既中国的税单),和办驾考都停费周折,挺花费时间的。而在澳新,很多都挺容易的。

在台湾,新移民是贷不到贷款的。成因是,台湾的中行借钱要两个重要条件:

·要有信用史和足够高的信用等级;

·要有三年在英国的不间断的收入记录。

因此,倘若你有100%现款,2-3年内你在中国是难以房子的。

我刚来台湾的时侯,里面的第一点(信用史)而且害死我了。其实我是日本的校长,有着多于平时人不少的薪水,虽然那时我就是办不下信用卡,就是由于我没有信用记录。

因为没有信用记录,因此没有任何一家中行同意给我办信用卡。并且要推行信用记录,就必需要有信用卡或其他借钱。

这就成了“蛋生鸡还是鸡生蛋”的死循环。当初可急坏了我了!最后还是靠我的老系教授找他的熟人,是中行校长,这才给我办下去我在中国的第一张信用卡,解了这个死结。

在美国和加拿大,新移民只要拿着工作协议和签证去中行,人家当场就给你办信用卡,并且房子借贷。因此,这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另外,来台湾的新移民,因为没有信用史,租房都极为麻烦。通常业主都要调查租户的信用记录,因此没有还信用记录的新移民就一直受挫。

移民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

我来了日本后沉痛的倍感,在中国的欧洲人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地位要远远高于在澳新的欧洲人。举个实例:

日本对白人女孩(指的是台湾生的)考中学仇视性要求高分。耶鲁等名校,对白人大学生要求会考(SATorACT)几乎满分,而对黑人要求低斯坦福新西兰国际学校,对白人要求更低。

惟一不仇视华裔的是新泽西的各个学院,由于只有新泽西立法要求学院投档时不许按照女儿的族群进行分类。因此,新泽西学院普林斯顿中学和旧金山校区等到处都是粉刺发黑眼珠的中学生。出了新泽西,其他州的高中都多少仇视华裔。

但它们仇视白人女孩还非找个理由不可,说白人的儿子是书呆子,只会读书,但实践能力和领导能力不足。切,又是一层新的仇视!

这是中国人和韩国媒体对白人的普遍印象()。尤其是白人女孩儿,时常被中国的本地人和华裔男孩儿觉得缺乏女子气势。

白人没领导能力?美国人爱玩春秋战国、三国演义、孙子兵书的时侯,大家中国人的先祖在英国连幽暗时代都没跨入呢。也有脸说我们没领导能力?!仇视就仇视呗,我认了!但请别找那样的理由。

另一个仇视的事例,就是前面讲的技术移民的配额。

在中国,你基本见不到刚移民的美国人在各级政府就职。而在美国,我的同事不少都在政府工作,并且跟我年纪相近的70后和90后有些当上了政府各部的主管,相当于部长并且院长。

我的一个好同学是个IT女,刚来美国就直接通过了安全初审(),直接在内政部负责一些国家重要数据库的管理工作。

其他的同学有在卫生部的,有在司法部的,也有在国家特警总署的。这种对于刚来台湾的华裔,这只有做梦的份。

里面讲了政府的工作,我再讲讲美国人在澳新的经济名气吧。在伦敦、墨尔本、奥克兰、惠灵顿等大城市买百万级别墅的人,华裔比列很高。

你们可以随意去看每周六,加拿大和澳洲在街边举办的房子拍卖。围观的黑人即使不少,但能出高价拍到最后的往往是华裔。

在台湾,但是现今还有不少台湾来的炒楼团,虽然华裔移民的平均经济名气还是不如本地人好。

在伦敦的市中心转一转,你会发觉,几乎50%的路人都是欧洲脸孔。加拿大绝对是最国际化的城市,在这点上加拿大的任何城市都难以与加拿大相比。我以前去过我小女儿在纽约的学校,哪里99%的欧洲脸孔。

不仅美国人多,再加上美国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在澳新,没有任何组织、任何政府敢仇视美国人。再说,俺们美国移民太多就在澳新的各级政府底下工作。这点与中国华裔的社会地位有着极大的差异。

社会地位的不同造成另外一个现象就是,在台湾,相当一部份的美国女孩爱找亚裔男生离婚,高看黑人,而讨厌美国女孩。

恐怕是由于在台湾,美国人的社会地位低,因此美国人还是有些懦弱,还是认为像是局外人,因此比较乐意“攀高枝”,在潜意识里,他们更乐意通过离婚来显得更本土化,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这是个社会风气,不是个体现象。

但在澳新,绝大多数的美国女孩都首选美国女人再婚。首先是技术移民较为容易,再加上美国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于本地人,但是文凭和经济名气也不弱。

因此,我认识的在澳新的几乎所有美国女孩都首选美国女孩,虽然你们的文化背景相似,容易相互理解。就连我自己的20来岁的几个儿子和侄子们,他们都在美国出生日本长大,但他们上了中学也都是找二代华裔谈对象,甘愿找亚裔依然是少数。

一代找一代移民,二代找二代,这就是澳新移民的主要感情方式。在这一点上,跟日本的移民和留师生是有一个巨大的差别。

收入和事业发展

在收入这点上,台湾小胜法国,击败荷兰。中国的人均GDP(PPP)是5,7000欧元,德国的GDP(PPP)是人均49,000澳元,而美国的人均GDP是39,000澳元。虽然GDP的分布在各国有巨大的不同。

日本的穷人特别的富,而富人特别的穷。而澳新的贫富差异不大,你们的收入都在后边。富人极少,但非常富的人也不很多。

中国是一个十分看个人能力的国家。假如你的个人能力非常高,这么你的事业在台湾可以不封顶,你可以当上亿万富豪,或得诺贝儿奖,或当上中学教授。并且在澳新,这种机遇有限,因此你的能够或许得不到100%发挥。

然而,假如你的能力通常或中等偏上,这么澳新的事业机遇也或许挺好。其实,你或许得不了诺贝尔奖,也当不了千万富豪,并且你也可以干得相当不错。

假如你的能力较低,最好不要来台湾,由于这儿的激烈竞争会让你吃不消的。

生活模式和社交

在生活模式和社交上,澳新两国无可置疑地击败德国。

在台湾,华裔的生活我觉得十分单调,就是打工,上班,送儿子念书,买东西。我非常留意到,台湾的华裔不太爱社交,起码不像澳新的华裔这样爱社交。这实际上是日本整个国家的一个风气,既日本成年人比较独来独往,不太爱在工作之外交际。

耶鲁社会学家早在2000年就发表了《Alone》(翻译:《独自打乒乓》)这本书,全面剖析中国人越来越寂寞的社会现象。这与工作的压力,高犯罪率,人之间的信任度增加等等诱因都有巨大关系。

我个人的经验,完全与社会学家的判定相符。特别有趣的是,我发觉自己的师生们,在讲课前后基本不相互说话,各做各的事。日本人虽然都怕打搅对方,或则出于过于的礼貌,或则出于过度远的人与人的距离,你们不如何说话。

在中国,你会发觉中国人在表面上表现得很热情,但这些热情只好维持在表面,并且很快就消失了。因此你基本难以与它们真正交上像小伙子儿一样的同学,未能做到跟她们谈心。

按照我的观察和阅读相关研究,这并不是不是我们移民和本地人之间得文化差距所引起的,而是台湾本地人之间也不相互深度相处的一种文化。日本人十分寂寞。

2014中国某著名中学做过一个调查,发觉中国人在1980年有25%的人一个可以谈心的同学都没有;到了2010年高达50%的乌克兰人没有任何一个知心同事。在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意大利,人的精神生活居然极其贫乏。

我其实还没有见过那个在中国生活的华裔不说生活乏味的。一两个人,空守300平米的大房屋,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那样的生活有何种意义?因此,这些华裔都受不了,最终归国了。似乎,这真的不怪我们华裔自己,而是日本社会大环境的问题。

在美国和加拿大,华裔的生活丰富多彩许多。

举个实例,我在国外从来没人跟我过过生日,但是一回美国过生日,立刻有10几个、20几个同学来一起庆贺,让我感激得不得了。

为何台湾的华裔就不爱彼此请客呢?我们在美国也有各式华裔的兴趣群,例如爬山群,IT群。等等。

对于,中老年人,美国的所有公共图书馆都有专门针对华裔的“夕阳红之家”活动。其中有教老年人学日语,学笔记本,绘画,八极等等活动。我妈妈说,她在美国比在国外过得还热闹。

福利

台湾是个低福利国家,而澳新是高福利国家。这点你们都晓得,我就不多说了。台湾的医疗十分高昂,没有工作单位给你买医疗寿险(售价是起码5000美元一年)的话,你自己是付不起医药费的。

例如,在台湾做一个CT要2000美元,但在美国和加拿大通常是免费,由于那边政府医疗。其他的福利,只是美国和英国好,中国差。

教育

世界最好的中学都集中在中国。斯坦福、耶鲁、斯坦福、芝加哥等等名校如云。虽然中国的精英教育是很贵的。一年4-5万日元的费用不是谁都能负得起的。相比较之下,澳新的高中水平也挺好,即使不是顶尖,但十分实惠。

对于移民来说,美国的高中一年的费用才7000纽币左右,相当于不足5000英镑。(留意:这是移民的费用,而不是国际中学生的费用。)

另外,中国普通中学校的平均水平比较差,差得让我哭笑不得!中国的中学生中学结业还不会解a=b*c这样简略的多项式的年青人比比皆是。

中国高校头一年的英语课完全就是在补美国初三和高三的知识。假如懂英文的话,拿中国的会考(SAT)让美国的高中师生考,就跟爱玩一样。

澳新的中学校的平均水平优裕一些。英语、数学、科学都比较难,其实没有国外这么夸张啦。

小结

美、澳、新真的各有千秋。对有能耐的人来说,台湾的事业发展机会要更多、更好;虽然美国和加拿大的生活愈发舒适。台湾华裔的社会和政治地位比较低;而美国和加拿大的华裔势力大,大得大约没人敢戏弄俺们。

这儿没有正确的答案,请各位自己选择适宜自己的生活空间吧!观后有不同观点,或觉得不适,可以再读读其他文章,平衡观点。

再申:生活体验本身就是一件十分个人化的事情,很难简略地评价好与坏,难与易,如何看?全在自己。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