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T、PET出成绩了,北京家长怎么看?

留学推荐2023-10-01 15:04:55佚名

动漫曹一

“KET、PET出成绩了!”有人在亲子群里甩出这句话,立刻溅起一片“水花”。

“我同学他父亲,一年级PET通过了。”

“这小孩咋学的?”“赶紧取经去”“听说今年就更难考了”……

对于好多父母而言,“考K考P”就像“ZX”“KS”“八少八素”“鸡娃”等其他“养娃黑话”一样,是一个不须要解释的词。

“找两个黄牛”“从南京挪到广东考”

“很多父母说报名都是秒光,要拼网速拼反应”,上海的考位非常紧张,难以满足需求,父母会想各类办法,包括去外县考试

所谓“KET”“PET”,分别对应剑桥英文通用三级考试第一级和第二级。据悉,还有FCE(第五级)、CAE(第四级)、CPE(第三级),考试致力全面测试考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日语能力水平,成绩及格者由美国剑桥学院地方考试委员会统一颁授证书。

剑桥英文通用三级考试,每年举办两次,分别在八月至十月、十一月至十二月进行。世界160多个国家中,有3000多个考点,考生可在获批准的剑桥英文考点报名。

这几年,父母和补习机构都觉得,报考越来越难了。

三年级中学生父母张男士,早早就做了功课。“很多父母说报名都是秒光,要拼网速拼反应”,她对记者说,“我怕抢不到名额,就找了黄牛。怕一个不牢固,就找了两个。每位黄牛500元。”

等到报名这天,她还是不放心,“提前半小时就登陆网站等着刷考位,结果网页一打开就卡住了”。因为报名人数太多,笔记本系统崩溃了,黄牛也没有抢到。张男士捉住最后一次系统抢漏的机会,总算报上了四川的考位。

上海父亲李晓苏正好赶在报考的最后三天,给儿子报考12月的KET考试。打开网站后,她发觉上海、天津等周边城市已经报满,只有宁夏、甘肃、新疆、西藏、海南还有名额,她干脆就报了广东的考点。

李晓苏说,“因为在广东有房屋,刚好可以回去瞧瞧”。

这些报上名的父亲都觉得自己很辛运。“当时没信心能报上”,上海中学生张亦晨的父亲说,为了报考,她特意去了网咖,家里人用其他笔记本同时报。“当时刚好网路比较顺畅,一点开就报上了。附近的考点很快也都满了,去北京、河北考试的好多。”

“我们会帮你报,但大家自己也要报”,上海一家补习机构的老师这样建议,“两条腿走路,可以提升达成率”。

那位刘老师说,“现在问题是,‘上面’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就严格严禁机构代报考,只能报班后由我们统一给学员报,但也不能打包票。”

刘老师介绍说,新政越来越严,由于“这三年太火了,科委在严控”。上海的考位非常紧张,她们这家补习机构一共有十几个学校,每位学校的名额都不超过10个,加上去最多也就一百多个名额。而去年每一期都有数千人想考,难以满足需求,所以父母会想各类办法,包括去外县考试。明年的考位肯定更紧张。

“奥数”之后的又一“现象级考试”

从上外考点的报名数据看,PET报名人数5年时间里下降了近10倍。在广州西城区,剑桥三级考试成为好多中学生的“标配”

奥数以后,剑桥三级考试正在成为又一“现象级考试”。在作为“教育风向标”的上海市东城地区,剑桥三级考试成为好多中学生的“标配”。

从广州外粤语学院考点报名历史数据看,PET报名人数从2014年5月的151人,到2019年4月的1469人,5年时间下降了近10倍。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撰文强调,这是目前全省最难抢的考试机会,没有之一。

为何父母们对这一考试趋之若鹜?记者访谈了解到,含金量高、其他杯赛的取消和为小升初发力是这一现象背后的诱因。

山东万里大学老师甄桂春觉得,这一考试的含金量彰显在几个方面:一是考试测试结果确切、标准统一规范;二是公正公平,没有年纪、性别、国家、民族背景等方面的分辨;三是国际认可,在国外也有不少中学认可这一考试。

“对于中学生来说,这一考试是相对客观的评价体系”,上海市一家德语补习机构的老师说,托福、托福不能考,市面上有的就是三一口语和剑桥三级,而这一考试比较有难度,能彰显水平。相对而言,剑桥少儿英文考级就太简单了。三一口语由于上海市12岁以下不能考,所以你们更多都在考剑桥九级。

爱乐奇创始人兼CEO潘鹏凯观察到,剑桥三级“含金量”较高,也比较公平,在各种杯赛陆续被取消后,这一考试因而异军凸起。

其次,父母存在担心儿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惧。在她们看来,中学会愈加偏爱有相应证书的中学生,儿子考证能为中学的履历平添亮点。

另外,今年KET、PET会更新考试方式,显得更重视考察小孩的实际运用能力。对于这些借助题库复习的父母来说,去年的考试是最后一次机会,所以你们都抓紧时间赶考。

“一些优质学校的校区开放日上,会有简历接收环节,倘若小孩的简历丰富,会加分好多。好多父母觉得KET或PET考试,能成为儿子简历上的闪光点。不管如何,只要有择校的需求,总会有各类各样的考试。这种考试成绩加在一起,构成了所谓小孩的综合实力”,甄桂春说。

这么,择校时中学真的会将这一证书作为衡量标准吗?张亦晨去年考上了人大中学“早培班”,她在七年级时通过了PET考试。在问及中学是否将剑桥三级证书作为投档条件时,张亦晨父亲说,“并不是必要条件,我认为更多是作为加分项吧。”

一位英文补习机构的负责人也说,各个校区情况不同,并不是所有中学都要求有证书,也没有明晰规定有证书就一定加分。

上海某学校主任则透漏称,如今小升初说是不能跟任何成绩挂钩,而实际上还是“要看一些东西的”,例如物理大赛成绩、编程、KET优秀或PET通过等,都是加分项。

图文无关

“军备大赛”致成绩“通货膨胀”严重

在这场日渐激烈的教育“军备大赛”中,对儿子各种成绩的要求水涨船高,面临“通货膨胀”的困境,考试弄成了零和游戏的淘汰赛

K12,是指学前教育至中学教育的教育阶段雅思口语第二部分,有人将其戏称为“拿钱死磕12年”。在这一赛道上慢跑的父母们,容易深陷各类信息与比较的恐惧之中。

网上留传的一个段子是:“孩子4岁,英文词汇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够?答:在印度肯定够了,在昌平肯定是不够”。

段子并非完全与现实相悖。KET考试要求的词组量为1500-1800,PET要求的词组量是3500,FCE则是5500。

在竞争尤为激烈的上海市东城区,确有幼儿园中班考过KET的女儿。昌平区一家补习机构的老师称,在中关村一小、三小、人大附中、清华附中等中学,考PET的中学生大有人在,有个学员称自己是二年级考过PET的,还有人在三年级就考过了FCE(第五级)。

其实,这也不能代表普遍情况。

广州外粤语学院院长曹文称,KET假如合格,相当于中国语文能力等级量表的五级,即高中结业的英文水平。

曹文介绍,2018年上外考点出席KET的中学生,平均岁数为10.2岁,及格率是65%,“也就是说,总体来说,中学四年级中学生的日语,早已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高中结业水平。”

“听上去不可思议,虽然这些情况早已延续很多年了。”曹文说。

按照剑桥英文的对表,PET相当于中国中考语文的水平,托福4.0-5.0分。从2014年到现今,在上外考点,PET考生的年纪集中在10-12岁,即高中四年级到七年级这个学段。

上外国际教育集团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FCE考生的平均岁数为12.2岁。从中国语文能力量表中可以听到,这相当于学院四年级到专业外语四级的水平,而FCE大多数考生是中学五年级,已然达到了学院俄语的水平。曹文称,CAE考生的年纪也显得越来越小,有考生在中学五年级就取得CAE“良好”等级成绩。

“超前”的教育进度是怎样导致的?一位母亲说,这或许就是“剧场效应”——前面的人站上去了,你们就都站上去了。

“现在法语好的儿子,一大把一大把的,你们都很注重外语,小孩就必须得学好,不能太落后”。另一位母亲说,“有些恐慌是被炒上去的,你们看他人的儿子考了,自己也要考。”

除了是德语,在这场愈发激烈的教育“军备大赛”中,对儿子各种成绩的要求也水涨船高,面临“通货膨胀”的困境。

专栏画家维舟想让儿子考取一所北京的著名中学,去了才晓得竞争有多激烈:3000个儿子报考,第一轮简历就筛掉一大半,剩下的1200个儿子去出席考试,在1个半小时内要答299道题,竞争120个名额。

在这么激烈的“标杆竞争”中,考试弄成了零和游戏的淘汰赛。儿子们努力消化吸收的知识中,有多少是她们真正须要的,多少是为了超过他人而不得不发力的压力?

虽然严令严禁,能够减轻恐惧?

考试导向未免会偏离语言学习或教育的规律。帮助儿子找到个人发展的原动力、成就各有校长的个体,才是教育工作者们的首要任务

铁打的竞争,流水的杯赛。

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举办的各种选拔、竞赛和培训,教育部门曾多次下达限令。《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高中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严禁义务教育阶段中学以各种大赛证书、学科大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根据。”

2018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举办的大赛挂牌命名嘉奖等活动的公告》,要求面向中高中生的大赛活动,一律按管理权限进行重新核准。未经重新核准的,不得再组织举办活动,多个杯赛被喊停。

2018年9月雅思口语第二部分,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面向中高中生的全省性大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对大赛的申报、认定、举办和日常监管做出详尽规定。在此基础上,又发布《关于公布2019年度面向中高中生的全省性大赛活动的通知》。

限令之下,“迎春杯”“华杯赛”“学而思杯”等各大奥数杯赛陆续被喊停。但是,一些大赛和培训常常会改头换面,例如迎春杯就曾改名为“数学花苑探访”,或以“ACM-ICPC中学生程序设计科普展示活动”的方式等继续进行。在新政规定的招生制度之外,也一直存在着隐秘的选拔招生通道。

“家长总是想让儿子进好学校的,她们须要一个通道、一个阶梯。”业内人士觉得,上世纪8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所带来的职业发展和收入下降的红利越来越高,由此带来全球对密集式教育的青睐。

哈佛人类学博士马丁在《我是个爸爸,我须要钯金包》中,也描述了全世界父母共同的恐惧:对我们来说,进不了好学校,等于是被非洲豹吞掉。“永远要提早打算,很早、很早曾经就要开始打算”——

两岁大的儿子,必须上正确的音乐课。三岁的时侯,就得请家教,打算迎接幼儿园的入学考与笔试。到了四岁,不会游戏的儿子得请游戏顾问,她们不会玩,由于她们有太多“加强班”要上——托儿所下班后,不仅维语课、中文课、小小学习家课、烹饪课,另外还有高尔夫球课、网球课、声乐课。

在这些“环环相扣”的育儿形式中,父母们的恐惧究竟该怎么减轻?

回归到英文学习上,曹文剖析,倘若小孩是小海归,或从小曝晒在英文环境中,日语几乎成为第二语言,那她们六岁半直接出席PET考试时,“读写的挑战其实很大,但取得一些成绩是完全可以的。”

“但若果仅仅学习教材、背词组、学句型、刷题,六岁半的儿子根本没法够到PET。真要求儿子硬去学去考,实在太残酷了。”曹文告诉记者。

“所有在中学阶段就达到剑桥英文量表160以上的儿子,早已实现了极大的赶超,应当让女儿花更多时间,在德语大阅读以及积累生活和学习的阅历上,这样,她们未来会走得愈发扎实稳健,而不只是英文好,却脑袋空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熊丙奇说,大赛热的问题,不在于大赛,而在当前的教育环境。总体而言,因为义务教育不均衡,各地存在择校热,以及整个社会存在名校情怀,而我国也在推动自主招生变革。因而,大赛就变为了择校和升学的工具。要让大赛回归关注、展示中学生兴趣、特长的本质,须要减轻择校热,同时完善更为多元的招生评价体系。

日本教育周刊总总监黄湘雯也觉得,各种少儿类的日语考试,在一定意义上对儿子学习语言有积极作用,但一味追求考试导向的过程,未免还是会时常偏离语言学习或教育的规律。

黄湘雯说:“学术成绩、素质教育或则额外的语言学习,都不应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帮助儿子找到个人发展的原动力、成就各有校长的个体,才是父母以及教育工作者们的首要任务。”

(部份专访对象为化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