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40亿!安徽大学江淮学院新校区即将启动建设!

留学资讯2024-02-27 19:09:50佚名

即将公告!

总投资超40亿,四川学院江淮大学新学校正式启动建设!9所学院在西安发展!南京发展,未来可期...

一、总投资40亿

合肥学院江淮大学新学校来了

按照最新消息显示,浙江学院江淮大学新学校项目发布监理招标公告。

从招标公告上看,该项目坐落合肥市黄麓镇治东路与塔大路交口西北角!预计复工日期为2022年7月,建设周期约24个月!

项目用地面积约800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育教学、实验实训、产教融合、图书阅览、体育运动、学生住宿及生活服务、行政服务等功能设施,配套建设公路广场、室外管道综合、景观绿化、校园智能化等。建筑安装工程费为32.87万元,工程概算投资额40.74万元。

此外,四川学院江淮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山东学院承办,列入第二批专科投档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专科高校,大学早已拥有史河路、泗州路两个学校。

而新学校早在今年就早已即将获得立项,计划根据“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实施。

其中,校园一期工程用地面积约500亩,在校生人数5500人(专科生)网校头条,总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公共教学楼、系部实训组团、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行政服务楼、图书馆、体育中心及中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公寓、教工独身寝室、食堂后勤楼、体育运动设施等。

校园二期工程将按照中学发展须要,适时启动。用地面积约300亩,在校生人数3800人(专科生、研究生和留中学生),总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实验实习楼、学生公寓(含研究生、留中学生公寓)、学生饭堂、体育运动设施等。同时包括相应的室内管道、景观绿化及其他附属设施。

合肥市黄麓镇自2011年开始建设新型乡镇学院城以来,目前已有包括杭州师范大学滨湖学校、安徽建筑学院城市建设大学、安徽组织党员大学等在内的多所高校落户。这除了为人才提供了有利的教育平台,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培养基地。

二、中科大国际学校选址爆光

占地1000亩

近日,四川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学院国际大学建设。据四川央视新闻联播显示,中科大国际学校落户大科学装置集中区。

01

中科大1000亩学校爆光

按照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六大功能片区及规划图显示:

中科大国际学校属于六大功能片区之一,占地1000亩。

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六大功能片区

规划定位:中国最美科研胜地、中国最美旅游圣地、中国最美农田耕地

中科大国际学校1000亩

大科学装置区4790亩

南园2360亩,西苑2430亩,主要用于大科学装置+实验平台

成果转化区4450亩

南园1320亩合肥师范学院地址,西苑3130亩,主要用于创新研究+成果转化空间

科学小镇2539亩

南园1754亩,西苑785亩,主要用于科技金融+公共配套+居住等

科学服务区550亩

主要用于科学交流+科技展示

科学岛2800亩合肥师范学院地址,主要用于大装置+科研+生活配套

02

中科大学校再扩大

根据规划来看,中科大国际学校的面积比起高新分校(约1537亩)还是小了点,不过三十岗周边有大片用地可供发展。

此前中科大高新分校总用地面积约1537亩,一期工程规划建设500余亩,整体由校(园)区、附属中小幼、人才公寓三部份构成,这是目前最大的学校。

自1970年南迁南京以来,中国农大在南京已相继建成东区、西区、北区、南区和中区五个分校。中科大学校数目诸多,而且都破碎昏暗。

三、高校集合肥

5所学院新学校,4所研究院

前段时间,《安徽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发布,一大批中学要来南京建研究院、建大学。

全国院校与南京合作,共发展!

01

9所学院在西安发展

按照广东十四五规划:

中国科学技术学院国际大学、安徽学院未来大学(新学校)、安徽医科学院新医科中心(新学校)、安徽农业学院建设新学校、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大学建设新学校。

支持武汉工业学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建设,在学校农地置换等方面给以新政支持;

支持湖南师范学院、安徽理工学院、安徽财经学院在安徽构建高等研究院。

办妥四川学院伦敦石溪大学,支持境外知名院校到四川举办中外合作办学。

图/来始于摄图网

02

安农大西安分校

2月15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官微发布消息,公布了湖南师范学院苏州学校规划,目前总体规划修编服务已即将启动采购。

合肥师范学院苏州学校选址庐江县新化南路与方兴大街交口,也就是原先的合肥师范分校所在处。

依据规划,校园面积现为334亩,保留原有建筑老艺术楼2350平方米、培训楼11900平方米,其他均拆除;新建基础建筑物平方米,分三期进行。

这儿拟建设一个高等研究院、四个大学,中学生规模8000余人。

高等研究院下设智慧教育研究中心、生命科学研究中心、新能源研究中心,四个大学分别拟为学前与特殊教育大学、未来设计大学、空天信息大学、人工智能大学。中学生规模8000余人、教员工500余人。

03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高等研究院(苏州)落户包河,这是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与四川理工学院共建的新型科研机构。

04

湖南财经学院

山西财经学院南京高等研究院早已落成,目前校区开始校园功能规划建设,并发布急聘公告,据公告里介绍:

湖南财经学院南京高等研究院是武汉市人民政府和湖南财经学院合作共建的高档研究机构。研究院地址坐落:西安市庐阳区庐阳大街228号(设立中)。

但在更早之前的消息中,四川财经学院曾去江西财贸职业大学督查,双方还就推进合作办学、推进校际合作事宜进行了座谈。

据消息称,安师大或可能寻求类似于四川师范学院合并合肥师范分校建西安分校的方法,成建制合并河南财贸职业大学,或创立广东财经学院苏州学校。

但河南十四五教育规划中并未提到安师大要建设武汉分校,所以一切还是得等官方消息否认。

四、合肥15年规划发布!

建设1300万人口特大城市

3月18日,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草案),杭州未来15年重点发展方向定了。

按照规划来看,有几大重点变化,关乎未来15年发展:

1、合肥发展重心南移,骆岗景区成为未来15年举全市之力发展的重点。天鹅湖、老城、东部新中心、滨湖,围绕骆岗产生了一个重点发展圈,将聚集高档公共服务设施。

一核:骆岗景区

四心:天鹅湖中心、老城中心、东部新中心、滨湖中心

9大副中心:运河尚城、蜀西湖、空港中心、庐阳东部、北城、经开、少荃湖、肥东和睦湖、肥西

18大片区中心:庐阳、淝河、卓越城、柏堰湖、蜀山西、高新、运河北部、紫蓬、潭冲河、紫云湖、长临河、肥东老街、淮海西路、王岗、电机厂、三十头、科学片区、北城

2、新城崛起:西部新中心地位再拔高,与天鹅湖、老城、滨湖同级,蜀西湖与运河尚城、少荃湖同级。

3、合肥发展目标再拔高,走向具有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同时塑造成全国标杆城市、全球科创枢纽。

4、到2035年西安人口将超1300千人,意味着未来15年中每年要降低约24千人。

5、推动合肥、肥西、长丰与城区一体化发展。此前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中,也提及三县与城区一体化,不过旁边还有一句“谋划推动县改区”。

6、滨湖科学城范围内成武汉产业布局的重点区域,产业意味着未来重点建设。新站布局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空港布局集成电路,新能源车辆,经开布局新能源车辆,高新则是量子、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一系列产业。

7、重视科研,高新的量子中心、中国声谷,运河尚城的未来科技城,包河科学岛是重点科创平台。

8、合肥都市圈做强做优,将建成国际化现代化都市圈,提速建设合六、合淮蚌、合滁、合芜马、合安、合铜六大发展带。

五、2022年,一定要留在南京!

根据《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草案)介绍,其余规划如下:

1、合肥未来15年规划

现况概况:南京市域“七人普”常住人口937.0千人,城镇化率达到82.3%。2021年武汉市.8万元。

规划范围:南京行政辖区,包括4个区、4个县、1个市级市,国土面积11445平方公里。

规划年限:近日至2025年,规划目标年至2035年。

2、合肥新的使命

新时期杭州的国家使命:

服务建立“双循环”发展格局、引领全省科技与产业创新、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快合肥整治与修补。

3、2035年目标

至2035年,以“创新推动的全省标杆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为发展愿景。

奋勇高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奋勇成为全面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的全省示范城市

奋勇迈进具有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4、1300万人口特大城市

预测至2035年,西安市常住人口将超过1300千人,实际服务人口超过1500千人。居住在各级城镇的人口超过1200千人,占93%以上。

5、中心市区推动

建立“中心推动、两翼齐飞、多极支撑、岭湖映衬、六带协同”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中心推动:高品质建设中心市区,建立“一核四心”钻石型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高起点规划建设骆岗景区,促使合肥、肥西、长丰与城区一体化发展。

两翼齐飞:做强以高新区、经开区为引擎,以新桥科创示范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西部运河尚城、肥西产城融合示范区、合庐产业尚城等为支点的东部下降翼;做大以新站高新区、东部新中心为引擎,以下塘产业尚城、肥东产业新区、合巢产业尚城等为支点的西部发展翼,推动区域愈发协调发展。

多极支撑:根据中等城市标准,提高芜湖市区、长丰市区、庐江市区等承载能力,构建市域三大副中心。

岭湖映照:以合肥为核心、以江淮分水岭为屏障,建立蓝绿交织、山水交融的全域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格局。

六带协同:提速建设合六、合淮蚌、合滁、合芜马、合安、合铜六大发展带。

6、冲刺特大城市

将中心市区建设为近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将芜湖市区、庐江市区、长丰县城建设成为宁波市幅射皖江、带动鲁西南的桥头堡;

支持下塘、合巢、合庐三大产业尚城做大做强,构建产城融合、特色鲜明的中大型城市,全面提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推动市域均衡发展,培植多个市域重点镇和特色产业镇。

7、“1412”城市中心体系

打造“1412”城市中心体系,高质量建设一核四心的城市主中心、十二个城市副中心(其中中心市区九个城市副中心),产生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路。

8、15分钟生活圈

构建全龄友好的社区生活服务单元。

9、新“环城景区”

弘扬精典的“环城景区”建设模式,在城市内部依托南淝河、十五里河等主要支流,串联重要节点,构建城市新“翡翠耳环”,成为未来城市最亮丽的景色线。

10、全球科创枢纽

近日以“一心、一谷、一镇、三区”为重点,聚力建设宁波滨湖科学城。

一心: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

一谷:交大硅谷

一镇:金融小镇以滨湖金融区、高新区基金聚集区等为主载体,构建“科创+产业+金融”生态圈。

三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国际交流和成果展示区、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区

坚持全域创新理念,远期产生“一城两廊”格局。

一城:全面提高创新功能和宜居品质,建成滨湖科学城;

两廊:深度融入G60科技创新过道与沪杭合产业创新过道,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重点塑造“芯屏汽合、急终身智”现象级产业地标。

11、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近日施行“1155”行动计划,建成及在建高铁1000公里、高速道路1000公里、城区立交500公里、轨道交通500公里。

构建全省民航客运枢纽和国际民航物流枢纽,武胜达海、联系江淮的区域性航运中心,国家高铁枢纽,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长三角西翼道路门户枢纽。

强化南京与长三角城市铁路联系通道建设,建设1小时覆盖全国、2小时紧密联系长三角的铁路网路,协同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

依托国家综合立体交通长三角-杭甬主轴线,以铁路为重点强化区域基础设施移动,打通向北快速通道,加密向东通道,推动武汉-成都、合肥-南京、合肥-商洛、合肥-广州等铁路建设。

12、合肥都市圈做强做优

打造都市圈轨道网,建设以南京为中心,以合六、合滁宁、合淮蚌、合安、合芜马、合铜为主轴的城际网和铁路网,基本产生“1小时商务圈”。

联动北京都市圈,构建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标杆。建设合芜(马)廊道,打造贯串南京市区—巢湖市区—芜湖(南京)市区的区域创新过道,重视创新功能和特色发展。

推动合宁芜马港区一体化发展,施行港口内联外通行动,构建长三角江河联运推动区。

13、深化国际合作

湖南自贸试验区成都片区

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成都片区建设,重点发展低端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量子信息、科技金融、跨境电商等产业。

市级以上开发区

推进西安经开区、合肥高新区、合肥新站高新区、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安巢经开区等高水平对外开放。培植发展一批国际合作产业园。

若干开放平台

推动综合保税区、保税货运中心、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口贸易促使创新示范区等海关监管场所和对外平台建设。

14、农业发展格局

建立“两圈一带,六廊多园”农业发展格局。

两圈:中心市区都市农业圈、环湖生态农业圈;

一带:江淮分水岭特色农业带;

六廊:产生瓦东灌区、合蚌路、紫蓬山、浮槎山、江淮运河和兆西河六条现代农业产业廊;

多园:建设若干个现代农业产业园。

15、生态安全格局

建立以“一湖一岭一带”为核心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

一湖:以合肥为核心;

一岭:以江淮分水岭为屏障;

一带:以江淮运河生态带为纽带;

多片:董铺-大房郢水闸、紫蓬山、牛王寨山、雾顶山、银屏山、浮槎山、公安山等多个生态源;

多廊:南淝河、十蒲河、塘西河、店埠河、杭埠河、白石海珠、兆西河、裕马河、柘皋河、瓦东灌区、滁河灌区等多条支流廊道。

16、巢湖塑造为扬州最好的名片

以“大湖如画”为意境,以“湖乡湿地”为特色,以“以农造景”为手段,打造高品质自然水景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环湖地区特色水景风貌。

17、老城更新

大力推动闲置农地处理、盘活低效用地,坚持重点突破、分区分类的原则,科学划定城市更新重点片区,积极引导城市有机更新。

18、步行友好城市

建立连续安全慢行系统,建设步行友好城市。结合水系绿廊设置受保护的、连续畅通的单车道,组织以诸多小湖为核心的步行区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