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史成必修课,陈琦芸更近阅读这段血火历史

留学资讯2025-09-05 20:05:15佚名

自2014年开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逐步在江苏省南京市的中小学中分发,同时“南京大屠杀史”也正式成为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科目。事实上,在南京各个年龄段的青少年群体里,“公祭日教育”从未间断。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层面,在这里南京大屠杀手抄报,公祭活动,早已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历史教育内容。

南京大屠杀手抄报a4纸_南京大屠杀手抄报_手抄报南京大屠杀文字

陈琦芸制作的“南京大屠杀”手抄报,图画和拼贴都有些东倒西歪,里面体现的是一位十岁孩子,对这个事件最纯粹的认知。在剪报的底部,她用彩色笔工整地书写了“不要忘记国家苦难,要热爱我们的祖国”,这是她对于这段历史的整体看法。

南京大屠杀手抄报a4纸_手抄报南京大屠杀文字_南京大屠杀手抄报

陈琦芸的授课地点在教室内部;南京中山小学六年级学生吕鉴如的历史学习场所,则位于相关历史事件的实际发生地点。她现在不仅担当着学生的角色,同时也扮演着分享者的身份。

经过中山门的墙体,感受布满射击痕迹的每一片砖石;聆听老师和同窗追忆那段无法忘怀的往事,这比书本里“方块字”所传达的更为真切。

南京大屠杀手抄报_南京大屠杀手抄报a4纸_手抄报南京大屠杀文字

孩子们学习历史的方式,是紧跟其后悉心引导,接近他们认知的步伐,而大学生们探索历史,却是在实地考察中寻找答案,持续一个月,每天行进三十多公里,吕学让和另外六名同伴,通过实地勘察,绘制出这张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丛葬地手绘地图。

南京大屠杀手抄报_手抄报南京大屠杀文字_南京大屠杀手抄报a4纸

吕学让谈到,最初他们并没有计划制作地图,只是进行走访和考察,但在探索过程中,他们注意到一些丛葬地并不明显,或者缺少标志物。于是产生了绘制一份“参考图”的构想,通过拍照、手绘、布告等方式,最终完成了这张地图。这个阶段,也是他们与历史产生如此紧密接触的首次体验。

手抄报南京大屠杀文字_南京大屠杀手抄报_南京大屠杀手抄报a4纸

过去不能被掩盖,也不能任由篡改。应该让学生了解实情,为他们保留一段真实的历史,这样他们才能从中吸取教训南京大屠杀手抄报,努力进取留学之路,我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年轻一代聪明,国家就聪明!年轻一代强大,国家就强大!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