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大学:历史上唯一海外华人大学,为何存在时间极短?

留学资讯2025-09-08 09:12:16佚名

新加坡南洋大学,堪称华人海外高等教育发端之首创,亦为区域内外独有华文学府,然而其存续历程却极为短暂。

那个时期,前往南洋闯荡的人很多来自广东、福建沿海地区,他们大多是生活所迫的底层百姓。在南洋,许多人靠着捕鱼、采集橡胶、拉人力车等繁重劳动换取微薄收入维持生计,然而他们内心深处始终坚守着中华传统观念,坚信自己是中国人,理应接受中国风格的教育。他们竭力在海外创办了数所以华文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小学和中学,等学生们完成中学学业后,会将他们送回国内继续接受高等教育。

南洋大学历史沿革_南洋大学_南洋大学建立背景

世事变幻莫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新加坡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中国与英国的关系非常紧张,导致新加坡中学毕业生想要回到中国继续学业变得极为困难,因为孩子们接受的是中文教育,前往欧美国家留学也并非可行之策,面对如此困境南洋大学,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创办一所属于自己的大学。

新加坡福建会馆的主席陈六使,作为爱国华侨陈嘉庚的侄子,同时也是新加坡的商界翘楚,以橡胶产业的领军人物身份,率先解囊,捐赠了500万新币,用于学校的兴建。不仅如此,福建会馆还慷慨出让了500亩土地南洋大学,为学校的筹建提供了必要的场地。这一系列慷慨的举措,在南洋地区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印尼在内的所有华人社群都为之振奋,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起来,积极投入资金,共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南洋大学的资金来源广泛,既有陈六使、李光前等知名企业家慷慨解囊,也有众多普通人积极参与,包括各行业的基层民众,他们共同为学校建设贡献了力量:当时,1770名三轮车夫通过义务劳动支持学校,理发师们也以义剪方式提供帮助,赛马协会举办义赛筹款,百乐门舞厅的舞女们更是通过义舞和义卖为南洋大学筹集资金!无数华人学子为了这个目标,不惜付出诸多代价,包括陪侍、强颜欢笑,甚至牺牲个人身体,她们辛勤工作,积累了一元一角的积蓄,最终将所有款项捐赠给南洋大学理事会,总金额高达两千万元,这一行为体现了她们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决心……

南洋大学_南洋大学建立背景_南洋大学历史沿革

不过新加坡当局并未予以承认,尽管如此,当地华人依然我行我素,即便官方不批准也要动工。到了1955年,他们以公司名义创办了属于自己的海外中文学府。

据了解新加坡筹设一所面向华人的高等院校,正要物色校长人选留学之路,当时旅居美国的福建漳州籍人士林语堂主动请缨,带着女儿、女婿以及侄儿一同前往南洋大学参与相关事务。

南洋大学建立背景_南洋大学历史沿革_南洋大学

林语堂的办学志向非常远大,他不仅索要远超同行的极高报酬,还向校董们建议废除南洋大学,另起炉灶,并且打算将学校的运作经费交由自己掌管,这一想法令人震惊!林语堂的主张与南洋大学董事会的观点大相径庭,因此最终陈六使不得不自己出钱,支付了三十万两巨款作为林语堂的离职补偿。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新加坡组建了自治政权,一直缺乏国际认可的南洋大学,由于发展势头良好,很快赢得了全球的认可。

南洋大学历史沿革_南洋大学_南洋大学建立背景

但是,1965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分离出去实现自主,其执政者李光耀以为,要稳固自身地位,必须招徕外国资本,这是唯一可行的路径。新加坡随后全面推广英语教学,排斥华语使用,接着又动用强硬措施,派遣三千名警务人员封锁南洋大学,当局不再认可该校学子的学历证明,并且关闭了本地的华文中学和小学,由于南洋大学丧失了学生来源,其毕业生又难以就业,学校就此一落千丈。

南洋大学建立背景_南洋大学历史沿革_南洋大学

1980年,最后一届学生离校之后,存在了二十五年的南洋大学宣告停办。1981年,一所崭新的南洋理工大学开始建设,这个声名显赫的高校选址就在前南洋大学的原址之上,如今,除了地貌有些相似以及校名略有相仿之外,此地再也寻不到当年南洋大学的任何痕迹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