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的定义与传统:从圣诞树到团圆狂欢夜

留学资讯2025-09-14 16:13:45佚名

节日定义

平安夜通常用来布置圣诞树,不过,由于庆祝圣诞的活动提前开展,比如美国在感恩节后就开始,因此很多圣诞树在圣诞节到来前好几周就已经安放了。如今这个节日已经扩展,不再仅仅指12月24日晚上,而是特指整个圣诞前夜,也就是12月24日全天,不过通常节日的热闹气氛更容易在夜晚形成,因此很多盛大的活动都安排在晚上举行,所以这个夜晚被称为平安夜,这个称呼显得更加恰当,在这一天,成千上万的欧美人都会长途跋涉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圣诞夜时必不可少的庆祝仪式就是聚会许多欧美家庭选择在家中相聚,共享美味佳肴,随后围拢在炽热的壁炉边,弹奏乐器,放声歌唱,畅谈家庭温馨时光;又或者筹备一场新颖独特的化装派对,整夜狂欢庆祝圣诞夜,这既是充满喜悦、安宁祥和、纵情欢乐的团聚之夜,也是温馨和睦的团圆时刻。人们热切盼望圣诞节的来临,相传圣诞当晚,圣诞老人会悄然将礼物置于孩子们的筒袜之中。   也有人说,平安夜是基督教的节日。

第一种说法

平安夜由来_平安夜传统习俗_平安夜历史起源

平安夜风光(2)(11张)一八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夜晚,在奥地利的萨尔札赫河边奥本村,有只老鼠无畏地钻进古圣尼哥拉斯教堂的风琴房间里。这只能吃能喝的小动物到处乱窜,肆意啃咬,最终造成了一件震动人心的事迹,促使一首广为流传的圣诞颂歌问世。第二天早上,有位身穿黑色外套的成年人进入教堂,直接走到风琴处就座。这位名叫弗兰兹-格鲁伯,正值三十有一岁,留着乌黑的头发,鼻梁挺拔,并且拥有一双充满神采的眼眸。他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在这一带很受村民敬重。因为他既是本地小学的教员,也是圣尼哥拉斯教堂的琴师。他落座之后,踩动踏板,弹动了键盘。可是风琴只传出几声类似呜咽的细微声响。就在格鲁伯准备弯腰查看原因的时候,他的好友约瑟夫-莫尔突然到场了。莫尔既是神职人员,也是音乐家。由于奥本村教堂的正式神父尚未到来,莫尔被临时安排来担任这个职位。格鲁伯见他神色慌张,不禁一愣,赶紧询问道:“愿上帝保佑!出了什么事,约瑟夫?”那个年轻的代理神父双手高高举起,脸上显露出极度的无助,然后向同伴示意,让他起身一同离开。这是一个平安夜的雪天。

莫尔带着格鲁伯来到楼上的风琴演奏台处,指着皮风箱上的一个破口说:“今天早上我看见这个破口,肯定是老鼠啃坏的。现在一踩踏板,完全没声音了!”格鲁伯认真查看了风箱上的那个破口。圣诞节晚上做礼拜却听不到风琴伴奏,这太荒唐了!他忍不住叫道:“真是倒霉!现在可怎么办啊?能行,莫尔神父略带羞涩地表示:他作了一首小诗,或许能充当歌词应急。不过他随后郑重强调:那并非“那种”歌曲。格鲁伯见友人如此兴奋,不由得面露微笑。众所周知,莫尔确实对“那种”歌曲情有独钟——就是农妇和船工畅饮时,伴随着齐特拉琴演奏的所谓通俗民谣。这类歌曲常常令那些固守传统的虔诚信徒感到不快,让道貌岸然的长老们皱紧眉头。格鲁伯读起莫尔创作的诗歌开头几行,立刻觉得仿佛有一股非凡的灵性流遍全身。这根本不是“那种”歌曲。它仿佛深深牵动了他心弦,以温和纯真动人的方式向他表达,他从未如此强烈地被触动过,耳边似乎隐约传来这些诗句的旋律。莫尔几乎是带着歉意说道,他只是这么考虑,既然我们那台风琴已经无法演奏,你能否为我们的吉他谱写段曲子,或许还可以组建个小规模的童声合唱团来演唱,……你觉得如何?平安夜

格鲁伯表示赞同,提议尝试那个方法,随后接过纸条,打算回去研究能否谱成乐章。格鲁伯踩着雪地,缓缓返回安斯村,一路上完全被音乐想象所占据。他心中反复哼唱着,平安的夜晚,圣洁的时光,黑暗中,闪耀着光芒。他仿佛失聪的贝多芬,于灵魂之中聆听所有乐章,依照圣母也依照圣婴,蕴含诸多仁爱也饱含纯真,安然沉浸于上天赐予的宁静,安然沉浸于上天赐予的宁静。那首为童声合唱构思的旋律已在脑海中反复响起,他返回那间朴素居所,在陈旧的钢琴前坐下,凝视墙上十字架,最终完成了整首乐曲的谱写。那天下午,莫尔的私人阅读室里汇集了十二位少年少女,他们身披羊毛袜子,外套整洁,腰系围裙,装扮得体又好看。这些孩子环绕着一圈圈松枝花环站立,更加充满活力。圣诞平安夜,圣诞老人

平安夜历史起源_平安夜传统习俗_平安夜由来

排练启动了,格鲁伯和莫尔各自拨弄起他们的六弦琴,偶尔相视而笑表示赞许。起初,众人对于曲子掌握不牢,弹奏和演唱都显得生涩。第三段旋律存在瑕疵,不过迅速得到了修正。终于,这支曲子得以收尾。圣诞夜来临,教堂内部亮起数百盏烛火,烛光在光亮的金属盘碟与圣杯上闪烁,映照出哥特式圣母雕像,让原本呆板的塑像增添活力,显露出亲切和蔼的神情。教堂各处点缀着松枝、常青藤和圣果等装饰物。信徒们全都拥坐在狭长的硬木凳子上。男士们身穿厚实的羊毛大衣,女士们则裹着别致的围裙和彩色头巾。莫尔和格鲁伯手持吉他,与十二名男女孩童一同走向圣坛,令围观者纷纷骚动。格鲁伯朝乐队略一点头,琴弦即刻振动起来。随后,莫尔神父的男高音与格鲁伯先生的男低音交织,在古老的教堂里悠扬回荡。就这样,一首世代相传的圣诞圣歌首次被大家吟唱。不过,次日人们便将其淡忘了。那一年圣诞节弥撒的教众里,没人想到那首歌最终会传遍全球。  后来这首歌侥幸没被遗忘,纯粹是机缘巧合。  次年春天,有个叫卡尔·毛拉赫的风琴师从齐勒塔尔到访。  他闲谈时随意询问:既然风琴坏了,你们举行圣诞仪式时用什么伴奏?格鲁伯随后谈及了那首乐曲,他称其为毫无价值之物,并表示自己早已记不清把它藏匿于何处了。教堂后方设有一个小型置物柜,里面堆放着许多蒙尘已久的杂乱纸张。格鲁伯正是从这个置物柜中寻得了那份乐谱。那位管风琴的技师凝视着乐谱,轻轻翕动着双唇,用他宽厚的胸腔哼唱起这个旋律。"颇具趣味,"他低声问道,"能否允许我将其带回审视?"格鲁伯放声大笑,说道,好的好的,你随便拿走吧。而且,等你把琴修好,这东西就彻底没用了。毛拉赫离开后,格鲁伯就把这事给忘了。不过平安夜的声音在美丽的齐勒塔尔山中久久回荡,并且从此踏上了走向世界的旅程。这首曲子作为民间音乐,从奥地利传到了德国,又越过了国境线,跟着德国移民漂洋过海,传遍了世界各地。不过,在近些年,莫尔与格鲁伯才被大家当作这首歌曲的缔造者。他们当时并未获得任何报酬,离世时依然保持着生前般的清贫。然而,格鲁伯那把陈旧的吉他至今仍在替他发声,它已化作家族的珍宝,由格鲁伯子孙一代代守护。每逢圣诞节的夜晚,人们便会把这把吉他运往奥本村。同时,全球各地的信徒们又再次合唱起这首广受欢迎的圣诞圣歌。

第二种说法

奥地利邻近阿尔卑斯山脉的区域,涌现了众多乡土诗人,而且奥地利人原本就热衷音乐。他们中的大多数民众,信奉耶稣基督。因此每逢圣诞节,在这些群山环绕的小镇和乡村,许多擅长歌唱的家族男女,仿佛中世纪的游吟歌手,持续对圣诞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进行改进或创作。许多人擅长演奏乐曲,每当几人围坐在温暖的炉火旁,便能即兴创作出新的圣诞歌曲,这些作品后来成为了宝贵的音乐财富,其中部分歌曲或许流行了一段时间便被新的作品所替代,但有一首歌曲不仅得以传承,更成为了全球闻名的圣诞经典,那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平安夜”。根据传闻,这首圣诞歌曲的词由阿尔卑斯山麓沙司堡的牧若瑟神父于一八一八年谱写,曲子由乐师方济葛鲁伯谱成。然而,它在那乡村圣堂歌咏团的抄本里,被遗忘达十余年之久。后来,有位音乐爱好者偶然发现了它,便将这首圣诞歌曲带到城市音乐厅表演,受到了热烈欢迎。接着,它逐渐在奥地利各地传唱开来,随后又传到了德国。一八三九年,这首圣诞歌传入美国,没过多久,就广受欢迎。后来,经著名歌唱家演绎,电台传播,这首《平安夜》传遍全球,并且歌词被各国翻译。无论信仰如何,多数人都熟悉这首歌,听的时候会跟着唱。“平安夜”这首圣诞歌的创作背景,有很多有趣的民间说法,其中最吸引人的那个版本是这样的。故事发生在沙司堡附近的一个小村落,那里住着音乐家方济葛鲁伯和他的家人。他的妻子名叫亚纳,他们还有一个叫小方济的可爱儿子。方济葛鲁伯在牧若瑟神父的学校里担任音乐教师,每个主日还会在教堂负责指挥圣歌队的工作。他每天晚上回到家中,总爱在庭院里那棵大树下,一边弹奏乐器一边创作乐曲,全家人过得美满幸福。然而,一八一八年秋天,那个名叫小方济的孩子,毫无征兆地因病离世,这个家立刻失去了往日的欢声笑语,葛鲁伯夫妇从此不再展露笑容。就在那年的圣诞夜,葛鲁伯独自前往教堂,参与子夜祈祷仪式,他的内心已不复以往的激荡愉悦。节日的喜庆氛围,仿佛与他再无关联。弥撒活动宣告完毕,葛鲁伯急忙赶往住所,街巷间传来孩子们清脆的叫嚷声和欢乐的吵闹声,这让他心情愈发压抑。抵达住处之后,四周一片死寂。他呼唤妻子的称呼,却得不到任何回应。他点燃了灯火,望见妻子亚纳,正趴在从前小方济睡过的地方默默垂泪。葛鲁伯再次呼唤她,她仍旧没有反应。葛鲁伯只得无奈地发出一声叹息,随后伸手拿起乐器,打算弹奏旋律,以此缓解妻子的哀伤情绪。葛鲁伯掀开琴盖,一张纸条从里面滑落,他弯腰拾起,发现是牧若瑟神父日前留下的“平安夜”词句,请他谱曲,只是因为挂念小方济而将此事搁置了。此刻窗外夜色幽深,万籁俱寂,葛鲁伯思绪纷涌,回到往昔种种,便在灯下椅上,背对妻子,着手创作“平安夜”的旋律。他一边构思,一边轻弹,同时低声哼唱。这时,妻子亚纳听到了悦耳的乐曲,便不再顾及其他,缓缓走向丈夫葛鲁伯身旁,含着泪水说道:葛鲁伯啊,恳请上天垂怜我们!此刻我领悟了上天的旨意,小方济的离世,我们无需悲伤,反而应当欣喜!因为你弹奏歌唱之际,我仿佛目睹了成群的小天使降临到我们的家中,小方济正居于他们中央,和着他们欢快地吟唱:救世主降临人间了!这首歌曲的旋律与词句,组合得极为完美,听过的人,不管是不是信徒,都会深受感动。如果称它是世间上最动听感人的乐曲之一,应该没有人会反对吧。

历史沿革

平安夜传统习俗_平安夜由来_平安夜历史起源

12月24日的晚上被称为平安夜,这个日子等同于圣诞夜,在英语中被称为Eve,也就是圣诞前夕或圣诞前夜的意思,同时它也代表着圣诞节的前一天。有趣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扫尘节”也是在同一天,即夏历12月24日平安夜由来,全国多数家庭都会进行大扫除,因为“尘”和“陈”发音相同,所以“扫尘”寓意着去除旧物。旧时的欧洲,平安夜也有着类似的传统,也是人们打扫房屋的日子。这天,对于乡下的双亲而言,格外疲惫难熬。他们须得操持许多事务,迎接圣诞与新年:既要耕作田地,也要照看家畜,还得清扫居室,清洗炊具,烘焙烤鹅,制作糕点,装饰圣诞树,筹备圣诞赠礼……待到阖家欢聚庆祝平安夜之际,双亲们往往已疲惫不堪,脊背僵硬。每逢圣诞佳节必唱颂歌,此乃世代相传的习俗;遍查所有文献资料,可知全球范围内现存的圣诞歌曲数量逾千首;其中广为流传的仅五十余首,而声名最为显赫的当属《平安夜》。该曲总共分为六个段落,人们通常传唱的是其中三个部分,即原曲的第一、第二以及第六个段落;首段歌词大意是:静谧祥和的夜晚,神圣不可侵犯的夜晚!/众生皆入梦乡,/唯有至高存在保持警醒。那位有着卷曲头发的慈爱孩子,请安歇,沉浸于那令人愉悦的静谧之中,请安歇,沉浸于那令人愉悦的静谧之中。最初的那句歌词便是“平安夜”,因此这首歌也被称为《平安夜》,自此以后,圣诞夜便被称作“平安夜”。1792年12月11日,约瑟夫·莫尔在奥地利萨尔茨堡降生平安夜由来,他是编织女工安娜·朔伊贝尔与当地驻军一名步兵的非婚生子,父亲因恐惧而选择离开。受洗那会儿,不得不找来萨尔茨堡一位叫约瑟夫·沃尔格穆特的行刑者做教父。莫尔品格纯良,乐于接济贫寒者与孩童,然而坎坷的经历导致他屡遭排挤,直到1815年,他终于出任萨尔茨堡近郊奥伯恩多夫的宗教执事,在该地市集上结识了邻近阿恩斯多夫的教员兼市集管理者弗兰茨·克萨弗·格鲁贝尔,从此二人结为挚友。莫尔撰写歌词,格鲁贝尔谱写旋律,他们共同创作的圣诞歌曲《平安夜》,首度在奥伯恩多夫镇的教堂里表演,当时管风琴因遭老鼠啃咬而损坏,于是改用吉他来提供音乐伴奏。这个歌曲几乎被翻译成全世界的各种语言,歌词原本是用德语写成的,开头的词是Nacht,可以理解为安静的夜晚或者寂静的夜晚,虽然安静和寂静与“平安”的含义不完全相同,但最初它就被翻译成了中文的“平安夜”,可能是先入为主的缘故吧。1914年12月24日,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士兵突然自行休战,原因是他们通过无线电收听到了奥地利女高音奥丽丝·舒曼演唱的《圣洁的夜》。当时,这位歌唱家的两个儿子正分别于两军阵地上,一位身处德军阵地,另一位则在前沿的协约国阵地,他们都非常渴望战争能够迅速停火,以便能早日回到母亲身边。无论身处何地,以何种方式庆祝平安夜,都应当铭记,《平安夜》体现了全球民众对和平的期盼,在平安夜要感念你们的父母。

编辑本段主要习俗

在英国,圣诞前夜的工作节奏跟平常日子差不多,有些银行和商业机构会把它当作半日工作,下午就停业了,算是休息半天,天主教的圣诞庆祝活动从这个晚上就正式开始了,不过,如果当天碰巧是星期天,那庆祝活动就要等到第二天早上,也就是十二月二十四号,有传言说守夜的仪式通常是在那天早上进行,但是,如果在午夜钟声敲响之前去参加圣诞晚宴,那是被禁止的圣诞时段会持续到1月4号,如果那天是周六,则延长至1月5号,等到守候显现节那天进行庆祝活动,惯常情况下许多基督徒会在平安夜参加午夜礼拜或集体活动,这些仪式一般会在全球的礼拜堂内开展,以此来宣告圣诞佳节的来临部分教堂会在傍晚时分举办亮灯祈祷仪式,其中常包含耶稣诞生场景的戏剧演绎,同时会准备丰盛晚宴,主菜多选用火鸡或火腿。德国的习俗食品则有烤三文鱼。佳音队,圣诞节前夜,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平安夜,那天晚上,全家老小都会聚集在客厅,大家围着圣诞树,合唱圣诞歌曲,彼此赠送礼物,分享一年来的甘苦与欢乐,传递内心的祝福和关爱。当晚,还会见到许多天真烂漫的小男孩或小女孩贝语网校,手里拿着诗篇,背着吉他,逐户地唱着报佳音。佳音队这种节日习俗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接着大家学着天使的样子,在平安夜时分四处向人宣告耶稣诞生的喜讯,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已成为圣诞节不可或缺的活动。一般而言,传递佳音的队伍大约有二十名年轻人,再配上一个扮作天使的小女孩和一位圣诞老人。通常在平安夜晚上九点以后,他们会挨家挨户地传播这个好消息。[]圣诞夜最精彩的部分是教会机构当晚举办的仪式。通常会有两个宗教活动,一个是晚上九点到十点间面向信徒的小型礼拜;另一个则是午夜时分举行的大型庆典,这个才是整个节日的顶点。午夜庆典在正午时分结束,恰逢新节日开始,往往伴随着教堂的钟声响起,宣告着对人类犯错的赦免、对大家的美好祝愿以及由此带来的喜悦和安康。

传统庆祝

圣诞树

平安夜历史起源_平安夜由来_平安夜传统习俗

在基督徒群体里,平安夜时刻,各家依照习俗都会设置一棵圣诞树作为装饰。那个晚上,全家人聚集在室内,围绕在圣诞树周边,齐声歌唱圣诞颂歌,彼此赠予礼物,共同倾诉日常中的悲欢离合,传递内心的美好祝愿和关爱,同时祈盼新的一年能够幸福安康。十二月的最后一个夜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平安夜,全家人会聚集在客厅,围着圣诞树唱歌,互换赠品,倾诉一年来的甘苦,传递美好的祝愿和关爱。当晚,总能见到一些活泼的小男孩或小女孩,手持诗篇弹奏吉他,逐户地演唱报佳音。究竟这种节庆活动是如何产生的呢?耶稣诞生的那个晚上,有个牧羊人正在荒野中照看羊群,忽然听见天上有声音响起,告知他们耶稣降生的喜讯。圣经中提到,耶稣的降临是为了成为世人的君王,所以天使就借助这些牧羊人,把这个消息传达给更多的人知晓。后来大家学着天使的样子,在平安夜四处向人宣告耶稣降生的喜讯,这个习俗至今仍很盛行,已成为圣诞节不可或缺的环节。一般佳音队伍里大约有二十个年轻人,再配上一个扮作天使的小女孩和一个圣诞老人。到了平安夜晚上九点光景,他们便开始逐户进行报喜活动。佳音队抵达每户人家时,首先会演唱几首广为人知的圣诞乐曲,接着由小女孩诵读圣经中的宣告,告知那家人今晚会庆祝耶稣降临世间,随后众人一同进行祈祷,再合唱一两首圣诗,最后由乐善好施的圣诞老人向那户人家的孩子们分发圣诞赠礼,这样整个报佳音的仪式才算圆满结束!这项活动通常要持续到次日凌晨四点钟才告一段落。关于平安夜的起源,很多人感到好奇。圣诞节定在12月25日这一天,而平安夜则是12月24日,也就是圣诞的前夜。这个夜晚也被称作圣诞夜,同时拥有平安夜这个别称。在这一天到来之际,成千上万的欧美人不顾旅途劳顿,急切地赶往家中与亲人团聚。圣诞之夜,参与派对或聚会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安排。许多欧美家庭亲人聚集在住所内,共享美味佳肴晚餐,接着围绕在炽热的壁炉边,演奏乐器歌唱,畅谈家庭温馨时光;又或者举办一个新颖独特的化装舞会,通宵狂欢庆祝圣诞夜,这是一个充满喜悦、安宁、欢腾的团聚之夜。圣诞夜晚,长辈们会秘密地给小辈们准备赠品放置在长筒袜中。   圣诞夜最精彩的部分是基督教堂在当晚开展的活动。圣诞夜的宗教仪式通常安排两次进行,傍晚九点到十点那场是为信徒们准备的;而午夜举行的大规模宗教活动,才是当晚庆祝活动的顶点。午夜的大规模宗教活动在正午时分告一段落,恰逢圣诞节到来之际,经常伴有教堂钟声响起,传递着对世人的宽恕之意、祝福之情以及欢乐之态、幸福之感。

编辑本段现代庆祝

西方国家

平安夜历史起源_平安夜传统习俗_平安夜由来

这个夜晚也被看作是圣诞老人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相似形象向乖巧孩子分发赠品的时刻。意大利人习惯在当天清晨拆开礼物,英国、爱尔兰、瑞典、丹麦、挪威、芬兰、葡萄牙和波兰的人们则通常在平安夜晚上或者圣诞节耶稣降临之日收到圣诞礼品

清晨时分启动。德国多数地方,圣诞赠品于平安夜傍晚(德语)揭晓。冰岛圣诞节从平安夜六点起算,届时会鸣响教堂钟声,民众与亲人同享节日大餐,餐后便开始拆开礼物,共度夜晚。北美洲多数家庭在圣诞日清晨拆开礼物。若家庭成员关系破裂,子女或许会在两天内分别与父亲或母亲一方庆祝。西班牙的礼物要等到1月6日的显现日早上才能打开,这个日期也被称为Día de reyes。很多传统圣诞故事都发生在平安夜晚上。在日本,大部分民众同时信仰神道教和佛教,所以圣诞节的宗教色彩并不浓厚,人们通常不太关注这个节日的宗教内涵。许多年轻人受商业宣传驱动,把圣诞节当作礼物馈赠、纵情欢乐或情人间约会的延续,年轻人举办聚会,情侣常在平安夜共进晚餐,导致餐馆与酒店客流量远超教堂。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