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议南京艺术学院更名中国艺术学院,这事为何难成?

留学资讯2025-09-25 20:06:11佚名

2021年期间,有网友建议南京艺术学院更名为"中国艺术学院",理由是该校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希望通过更改校名来扩大学校的影响力,但这一提议很快便因教育部政策限制而未能继续,如今四年过去了,这件事从一开始就难以实现。

南京艺术学院更名为中国艺术学院_教育部政策限制高校命名_南艺官网

有评论指出:学校名称仅是符号,南京艺术学院油画学科、音乐学科早已声名远播全国南艺官网,求职时雇主更看重学科实力排名,何须计较“南京”与“中国”的差异?另有声音认为:艺术类学府应当像传统匠人般潜心技艺钻研,强行添加“中国”字样反而似画蛇添足,不如将资源投入到建设画室、购置乐器的实际需求上。

南艺官网_南京艺术学院更名为中国艺术学院_教育部政策限制高校命名

我注意到,在探讨学校名称时,许多人常常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声誉越响亮,能力就越出众",然而,对于艺术类院校而言,这种看法或许并不成立。

南艺官网_南京艺术学院更名为中国艺术学院_教育部政策限制高校命名

政策方面存在一个难点。教育部在2020年发布的《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中明确指出:"通常情况下不应使用‘中国’‘中华’等字样"。为何限制如此严格呢?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这些年部分高校为了吸引生源,不顾实际地追求"名校头衔",即便只是地方性院校,也强行冠以"华东XX大学""国际XX学院"之类的名称,导致专业发展不集中,资源分配不合理。教育主管机构此番举措意在让大学"冷静"下来,不要将精力用于更名,应优先专注于提升教学质量。

审视艺术类学校的独特之处。中央美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这些顶尖学府,其名称中既无"中国"二字也无"大学"字样,然而谁会质疑它们的水平?去年我参观一个画展时,策展者表示:"我们选拔人才仅关注两个要素,其一为作品所展现的才情,其二为毕业院校的专业声誉。南京艺术学院版画学科在业界享有崇高地位,其可靠性远超部分冠有'大学'称谓的机构。这表明,在艺术界看重的,是作品本身的精深程度,而非学校名称中那些空洞的形容词。

南艺官网_教育部政策限制高校命名_南京艺术学院更名为中国艺术学院

或许有人会疑惑:南京艺术学院不是计划更名为"大学"吗?这件事情并非易事。依据规定,"大学"身份需涵盖三个以上学科门类,艺术类院校原本专注于音乐、美术等领域,若强行增设文科、理科,就好比在纯牛奶中掺入清水——表面看来种类繁多,实际上却冲淡了其独特性。我见过某艺术院校想要升级为大学,于是增设了市场营销和计算机学科,然而艺术专业的学生认为新增课程质量不高,文化专业的学生觉得这些课程没有竞争力,最终导致两方都感到不满。

南艺官方网站曾经明确指出过要建设成"具有中国风格的世界一流综合类艺术学府"这一愿景。所谓"综合类"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我认为这并非指学科门类众多,而是强调艺术领域的整体实力强大——音乐、舞蹈、戏剧等各个专业都能培养出杰出人才南艺官网,这才是真正的能力体现。以中央戏剧学院为例贝语网校,尽管学校规模不大,但该校培养的表演者、导演却主导了影视行业的发展,这种实际影响力比校名中多加一个"中国"字眼更有价值。

南艺官网_南京艺术学院更名为中国艺术学院_教育部政策限制高校命名

归根结底,学校名称仅是开端,真正令学校稳固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了多少能够担当重任的人才。近年来,南艺学子在国际设计赛事中屡获殊荣,在国家大剧院举办演出的消息频频见报,这些才是真正有分量的招牌。不必执着于冠名"中国"或"南京",应当将这份精力持续投入——毕竟,艺术的活力从来不会寄存在校名之中,而是洋溢在画布之上、琴弦之间、舞台之上。

你觉得艺术院校该拼校名还是拼实力?来评论区聊聊~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