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波兰突然关闭口岸,中欧班列遇阻,背后原因几何?

留学资讯2025-10-04 09:06:35佚名

前言

二零二五年九月十二日,波兰当局意外决定封闭同白俄罗斯的所有公路及铁路通道。

这一决议似巨石落入静湖,令年开行超8.9万趟、覆盖欧洲25国223座城的中欧班列突然停摆,造成超300趟货物列车被阻于边境。

引爆点在于九月九日夜间发生的一起无人机事件,十九架无人机飞入了波兰的空中疆域,其中一架名为“格伯”的无人机飞至三百公里处坠落,波兰方面判断该无人机源自俄罗斯。

与此同时,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举行了“西方-2025”军事演习,波兰对此表现出强烈不满,这究竟是源于安全方面的担忧,还是隐藏着其他的目的?

欧洲局势“一夜紧张”

9月12日凌晨零点开始,波白边境各个通道全面停用,作为中欧班列关键节点的马拉舍维奇口岸随之停摆。

这个居住着数以千计民众的波兰小镇,由于中欧班列设置了二十三个铁路站点,货运量每年提升百分之五十,现在却遭遇废弃的轨道。

波兰关闭边境 中欧班列 停运影响_挪威关闭所有学校

统计资料表明挪威关闭所有学校,到2025年时,中欧班列的货运量将达到157万个标准化集装箱,波兰是百分之九十的班列抵达欧洲大陆的起始点,一旦该地停止运营,其后果将波及整个欧洲区域。

无人机事件更添紧张。

9月9日夜间到10日凌晨期间,波兰境内四处机场紧急停航,军方与北约防空网络协同作战,成功拦截部分无人机,并且寻回16具无人机残骸。

波兰总理图斯克指出,这是俄罗斯无人机第一次在北约成员国上空遭到拦截,暗指存在严重挑衅行为。

俄国防部最初声称,在打击乌克兰目标时,无人机最大射程为700公里,因此不可能飞抵波兰,但随后又表示无人机可能迷航,事件真相难以查明,却直接成为边境关闭的理由。

波兰为何“宁可赔钱也要封边境?

波兰的强硬源于对俄白军演的深度恐惧。

九月份十二日启动的“西方-2025”军事演习,在白俄罗斯明斯克以东地带举行,其中包括“榛树”高超音速导弹试验和核武器模拟项目。

波兰关闭边境 中欧班列 停运影响_挪威关闭所有学校

这一导弹的飞行距离可达到五千五百公里,飞行速度超过十倍音速,俄罗斯曾用它攻击乌克兰,现在正在白俄罗斯建立部署该导弹的站点,更令波兰感到担忧的是,二零二一年进行过类似的军事演习,仅仅五个月后俄罗斯就挑起了与乌克兰的战争。

在紧张局势中,波兰边境附近迅速集中了四万名士兵,部队规模较之前大幅扩充了三倍,同时部署了大量豹2A6坦克以及美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等重型装备。

然而北约的防空能力令人担忧,波兰和北约方面发射了数十枚飞行物,但仅成功拦截了少量无人机,显露出其防御体系存在明显不足之处。

这种无力感促使波兰采取极端防御策略,其中也包含政治考量,事件之后波兰改变了拒绝向乌克兰派遣军队的立场,转而支持欧洲对乌克兰进行维和行动,目的是试图换取北约更多的支持。

班列中断“连锁炸”,波兰自己先“扛不住”

边境封锁带来的经济影响开始明显,波兰全国商会9月11日发表紧急公告,指出封锁边境会导致严重后果,请求开辟专门的货运列车通道。

运输公司最先受到影响,货物积压造成契约失效、仓库超负荷,华沙中国城上千家商铺遭遇缺货,这些商铺依靠中欧铁路将义乌商品迅速运往欧洲。

马拉舍维奇港口附近的经济遭受重创挪威关闭所有学校,当地主要依靠由铁路带来的货运、维护等相关行业,地方代表深感忧虑,提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兼顾经济发展,开辟专门通道。

波兰关闭边境 中欧班列 停运影响_挪威关闭所有学校

统计资料表明,中欧铁路线为德国杜伊斯堡提供了两万个工作岗位,波兰从中获得的利益更为显著,然而由于相关政策的变动,该国主动放弃了这一经济来源。

北约冷、俄试探、乌拱火

波兰期待的北约支援并未到来。

北约应波兰方面要求展开相关协商,但并未启动集体防御机制,秘书长吕特宣布启动“东部哨兵”计划,仅派驻丹麦F-16战斗机、法国“阵风”战斗机等少数空中力量,并着重说明是进行动态部署而非兵力扩充。

特朗普总统甚至表示无人机事件或许只是意外,这和欧洲盟友的立场大相径庭。

俄罗斯的态度耐人寻味。

俄方起初否认无人机进入,后来承认或许偏离了航线,外交部提出愿与波兰商谈,但并未中止军事演习。

据观察,俄军所使用的无人机大多是伪装品,里面没有安装炸药,其主要目的是检验北约的防空能力以及民众的承受能力。这种“非平衡式挑衅”方式花费少,却收获显著,最终导致波兰在安全和经济方面都面临困境。

波兰关闭边境 中欧班列 停运影响_挪威关闭所有学校

此时此刻,乌克兰正寻求利用该事件加剧紧张态势,国家元首泽连斯基指出无人机袭击并非偶然现象,外交部长瑟比加向北约发出警告,称若保持沉默可能会导致欧洲主要城市遭到攻击,并请求北约采取行动直接摧毁俄军发射的飞行器。

乌克兰的意图昭然若揭,唯有北约直接介入,方能改变当前态势,然而北约始终维持谨慎态度,不希望同俄罗斯发生正面交锋。

坚决护班列+主张对话,不被“带节奏”

中国应对危机立场清晰且接地气。外交部发言人林剑9月11日明确表示,希望波兰确保中欧班列畅通无阻,并指出此举对于保持全球供应链稳定具有关键作用。

这一观点立足于中欧班列的重大作用,需要了解截至2024年,其累积货运总额已逾3800亿美元,承运货物种类多达五万种,是连接亚欧两地贸易的重要通道。

中国早已着手准备备用通道以减少潜在风险。2022年,中欧班列延伸至芬兰赫尔辛基。2025年,渝新欧南通道将实现稳定运营,这条路线经过里海和格鲁吉亚抵达欧洲,全程只需25到30天,比常规路线快十天。

这些路线在短期内难以完全取代波兰通道,为中欧贸易开辟了另一条路径,同时使波兰试图施加经济压力的策略未能得逞。

班列“备选方案”成关键

挪威关闭所有学校_波兰关闭边境 中欧班列 停运影响

目前,边境地区的紧张状态难以缓解。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之间的军事演习将会一直持续到九月十六日,波兰方面调动了四万军队逼近边境,军用物资的运输将会优先于民用物资,即使解除封锁,交通也可能无法完全恢复顺畅。

波兰内政事务负责人凯尔温斯基表示,国境线会持续封闭,直至确认环境安稳可靠,不过关于安稳的解释并不清晰,这为持续性的禁令提供了可能性。

长远后果更需重视,波兰假如一味把地缘因素摆在经济协作之前,也许会丧失中欧交通要道角色。

统计资料表明,中欧班列南通道在2024年1月至4月期间的开行次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百分之七十一,许多来自欧洲的企业正迅速调整以适应这条新开辟的运输路径。

马拉舍维奇港的兴盛主要依靠货运列车,如果没有这个有利条件,当地的经济活动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同时波兰在整个欧洲联盟中的影响力也可能随之减弱。

结语

波兰断绝国境通行,显现出欧洲国际关系的纷繁与易变。无人机风波、俄白联合演习仅是引信,东翼北约的安全忧虑、波兰的权术运用、中欧经济往来的利害冲突,合在一起促成了这场困境。

中欧铁路的停运让我们意识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没有任何地方能够绝对独立不受影响,把经济连接的手段当作单纯的工具,最后会受到它的反作用力。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