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工程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平顶山市为例姓名:田建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法学指导教师:穆伟山中文摘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平顶山市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分析,进而对全国大学生村官工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实施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时代背景、历史演进、研究现状、内涵界定、研究意义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命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介绍从建设概况、主要做法和主要成效等三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平顶山市大学生村官工程建设现状。第三部分是从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分析大学生村官工程在思想观念、管理、自身、教育培训、高等学校、社会联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从增强对大学生村官工程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工程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为大学生村官工程建设提供人才保证、促进大学生村官工程可持续发展以及几点建议等六个方面详细阐明了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工程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以上论述,本文认为:大学生村官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关键是要大力加强规范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实施大学生农村创业工程的设想和措施。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官工程;问题与对策 i s am aj or pol i si on m CPC Com m i ttee to hi re versi serve thevi l l age,andi t has asi gni fi - c si gni fi thei m pl em onof Sci enti fi opm ent, oti onof the bui l di ngof al i deas w el las ni w feel i them asses. ati c the nati onal vi l l ci al proj ect by anal yzi ecti nPi ngdi . .Thefi ards thesi gni fi ,devel opm ent, tuati on, defi ni ti on and thei m thei m pl em onof versi l l cers.The ect’ S on i nPi ngdi ty. rd yzes sti ng probl em si n ,m ent, on,hi gh i nsti tuti on,soci ali on of ect under the new on.The s sol uti ons onsto l ow i ng : the aw of the i m versi l l ci ect,to i m l evel of zati on,to gi veful lpl l l ci al i n the on,to provi dehum for on and SO on.O nthe basi s , the i eves thei m versi l l cers i n the on i s ess. s y zati on and nabl opm ent. sogi vesan i dea of ngout busi ness i n rural area for uni versi ty .Keyw ords:the on, versi l l cers,probl em uti onsn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郑州大学。根据郑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郑州大学。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学位论文作者:同期:年月-日引言1995年,江苏省丰县为解决“ 三农"问题大胆实施“ 雏鹰工程",率先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从而拉开了全国大学生村官实践工程的序幕。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同年,为给新农村建设提供相应的人才保障,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
2008年,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同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形成决策,要求全国各地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009年4月,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至此,已经走过近15年历程的大学生村官工程,正式从一个地区的创新之举升级为“ 国家战略” ,并开始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8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数已达到13万人以上,分布在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省辖市已经实现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的目标,而北京市更是率先实现了每村有两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实践证明,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是一项英明的创新之举。大学生村官工程不仅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培养锻炼年轻后备干部队伍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分流就业岗位以及体现大学毕业生自身价值、解决新农村建设中人才缺乏等瓶颈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随着大学生村官制度在农村的快速普及,如何保证大学生村官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如何发挥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等,就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第一章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工程建设研究命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生村官制度从无到有、到快速发展,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被纳入国家政权建设范畴,并成为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和国家政权制度创新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实施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时代背景( 一) 新农村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相对偏低的农民文化素质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并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就整体而言,新农村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其相关建设还相对滞后,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随着新农村战略部署的渐次铺开,我们发现,广大农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亟需一批具有现代思想、创新胆识和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青年人才。但是,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大量有知识、有能力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却源源不断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致使农村人口呈现老龄化、整体素质降低的趋势,部分农村甚至出现了耕地荒芜的现象,这显然与我们建设新农村的初衷相背离。
托达罗经济模型告诉我们,“ 不能单纯依靠城市工业部门的扩张来吸纳农村劳动力。农业和工业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平顶山大学生村官网,在短期内,农民就业的最主要渠道仍然是农业,但是必须放弃传统的原始农业,改以新型农业为发展方向"。∞而我国的经济形势是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农村,农业人口在我国人口中占据绝大多数,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关系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大局。据此,我们应该明白,中国新农村建设若想达到预期的目标,其关键就是要解决好农村高素质人才的留存和引进问题。而数据显示,至2004年,在我国近5亿的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3%,小学以下文化程回托达罗:‘ 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于同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22~26.2度的占36.7%,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还不足5%。显然,相对偏低的农民文化素质,已经成为推动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瓶颈。( 二) 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城市就业岗位需求不足与大学生供给过剩的矛盾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技文化素质,就业本应不成问题的。然而,自1999年以来,中国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据有关统计,全国高校毕业生2001年为115万人,2002年为145万人,2003年达212万人,2004年达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2006年413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达532万人,2009届毕业生将达到610万人。全国大学生2008年平均就业率为70%,2009年由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形势愈加严峻。但是,我们在研究就业压力大问题时,不难发现,大学生或高素质人才就业还存在城乡不均衡的问题,即“ 城镇富裕,农村不足” 的矛盾。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的数据,我国目前有35509个乡镇、个村委会,按照每个村委会配备5名村干部计算,共需农村干部3200万人。因此,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努力实现多形式、多渠道的科学择业和积极创业,是缓解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 三) “ 城乡二元结构” 长期存在的现实:单向的人才流动导致农村发展迟缓由于城乡差别等历史原因,农村大量的优秀青年通过考学等形式脱离乡土,跳出“ 农门",造成的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单向人才流动。农村劳动力过多、盲目地向城市转移,势必削弱农村经济发展的力量,延缓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这也是农村发展滞后的潜在原因之一。
如果不解决城市对农村人才的单向“ 垄断” ,不实现人才“ 回流’ ’ ,那么,包括高科技农业、现代决策管理等层面的新农村建设就难以真正落实和获得持续发展。现实中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绝大部分是农村的青壮年骨干,恰恰也是新农村建设急需的中坚力量。在人口大省河南信阳市,总计350万名农村劳动力中,已有186万输入转移到了城市就业,其中青壮年占80%。∞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流砥柱,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大量流入城市,加剧了农村所谓的“ 部缸蔡防.我国劳动力“ 无限供给” 时代结束.新闻午报,2005.10—15( 3) .3队纾倾向( “ 38’ ’ 指代妇女,“ 6l ’ ’ 代指儿童,“ 99” 代指老人) 。新农村建设主体力量的大大削弱,势必造成大面积土地荒芜、加剧了农业的萎缩,进而会不断拉大城乡收入、生活质量差距。从表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拉大趋势。如果再将城市居民享受带有很大福利性成分的医疗、教育、住房、交通、公共服务等计算在内,剔除农民收入中不可计算的实物部分和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更是十分巨大,据推测大约可以达到5:l 或6:1。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城乡人均收入比一般小于1.6,只有3个国家大于2,我国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到了社会可以承受的极限,而农村人才的流失加剧了这一现象。表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的变化年份居民收入比2:12.72:l2.95:l3.23:l3.22:l注: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6) 。( 四) 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农村干部在多方面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当前,不少农村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已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很多村干部既不能将国家农业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平顶山大学生村官网,也不能在现代化管理、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有所作为。而随着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村税费改革的逐步到位,经济加剧呈现全球一体化趋势,我国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巨大挑战,农业、农村对人才的需求将感到前所未有的紧迫。而大学生正好能够运用自身的文化知识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反哺农业,以科学、实用、高效、简捷的手段把人类知识成果普及给农民,促进新型农民的成长,进而催生新的农村精神。依据形势发展,要建设“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关键是人才,尤其是领导人才的选聘和培养。大学生村官工程正是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施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4二、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历史演进自1995年起,大学生村官工程由局部到全国,已经走过近15年的历程。纵观全国,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