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泸西县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最基本、现实、长远的民生工程。近年来,泸西县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发展理念,坚持教育强县战略,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全面理顺县域基础义务教育管理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乡镇部门机会均等、条件一流、师资精湛、内容优质的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省教育厅等省级以上荣誉50余项。教育工作先进县。教育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好、思想越来越活、条件越来越好、质量越来越高的良好态势。
一、践行“启蒙开放”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1、党和政府坚强领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全县教育工作任务。制定《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 2009年以来,全面实行教育人员、财务、工资发放的统一管理。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教育、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发展、发展等部门负责人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作为会员进行改革。建立县领导联系学校制度、教育工作例会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县委、县政府定期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经常深入基层学校了解办学情况,尽力为学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部门协作有力。建立县直部门和乡镇教育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明确部门和乡镇政府职责,要求各部门共同管理、协同作战,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财政部门负责资金拨付,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农村学校规范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将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在项目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人事编制部门负责师资编制管理,做好师资编制调整工作;教育部门牵头协调工作,科学配置经费、设施、师资等办学资源。公安、食药监、工商、住建、安监等部门做好学校周边环境督查整治、校车安全专项整治、网吧专项整治等工作、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各乡镇把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把热爱教育作为自己的责任和民生的需要,为全县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营造安全和谐的发展环境。 3、强大的社会支持。鼓励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教育事业发展。近年来,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取得长足进步。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社会各界累计捐款支持教育1500万元。全社会形成了“党以教育为先、政治以教育为本、人民以教育为乐、企业以教学为辅助”。尊师重教氛围浓厚。
2.践行“平衡协调”发展理念,坚持把加强教育投入作为第一保障。
1.科学规划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招生、初中相对集中”的思路,科学规划学校布局,编制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网络布局规划,稳步推进小学布局调整和中学。充分考虑本地区学生流动、人口出生和适龄人口变化,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因地制宜,着力解决乡镇班级规模大、专用教室不足的矛盾,增加学校规模。乡镇学校扩建和改造。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由158所调整为102所,其中初中19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小学55所,教学点28个。新建鲁西风泉、上步、轩。丰等教育园区已形成学校布局相对合理、学校规模效益显现的良好局面。
2、广泛筹集教育经费。采取县级担保,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引导社会投资等渠道广泛汇集教育资金,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坚持教育经费优先预算和分配,确保专项资金按时足额拨付、专款专用。 2015年,全县教育投入5.4亿元。公共财政教育支出比上年增长14.04%,比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6.62%高7.42个百分点。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比上年增长14.04%。增速为3.9%,其中初中增速为2.02%。三年来,投入1亿元实施学校安全工程和标准化建设工程,促进城乡办学条件大致相当。三年来,该县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确保“三个增加”和4%的义务教育经费。教育费附加必须足额征收,使用由教育、财政部门协调安排。基本用于解决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债务。 2015年,我县征收教育附加311万元,土地出让金按比例用于教育投资127.24万元。
3.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坚持教育基础设施优先,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现代远程教育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三年来,教育基础设施投资4.15亿元,建成总投资1.5亿元的丰泉教育园区,建成上步、宣丰两个乡镇教育园区。投入5000万元建设校园文化。校园建设体现教育功能,突出安全环保,“一校一品”文化建设特色明显。改善农村学校生活设施,着力解决宿舍拥挤、食堂简陋、厕所脏乱等问题,做到人人有桌凳、网络全覆盖、全天候开水、寄宿有床位、不排队用于厕所。制定了《泸西县薄弱学校改造五年规划(2011-2015年)》。三年来,学校基础设施投资达4.15亿元,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薄弱学校改造、校舍维修等项目已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面积达到5.35万平方米,实施新建、改建、扩建校舍。占地8.7万平方米,75所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资源数字化。创建数字化校园,实现学校、班级、人人互联。三年来,为中小学配备了30个电子图书阅览室、1000台电脑和590名多媒体教师。教育方式信息化,80%以上教师实现电子化备课和教学。
三、践行“开拓创新”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坚持师资队伍一体化优化第一关键
1、以薪酬留住人才。完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依法保障教师薪酬,使中小学教师享受与地方公务员同等待遇,确保工资按时发放,实现“三保一”。基金”得到有效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绩效工资逐年提高。 2015年,我县教师人均绩效工资2.76万元/年,比2011年增加1.84万元。教师特殊津贴得到有效落实。近三年,3996名边远山区教师领取特殊津贴共计452.9万元。我县将省规定的二级提高到五级,最偏远山区的补贴达到600元。对教育名师每月发放200元教师补贴,设立县名师奖励基金芦溪外国语学校,用于每年60万元的教师节表彰奖金。对教师实行“三免”,即免费午餐、免费体检、免费发放防暑药品。 2、通过培训提高人才。加强师德建设,实施全员师德培训,积极实施“三个工程”、“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国培计划”和“特岗计划” ,建立“全师资、全流程、全方位”立体培训网络。投资800万元以上建设教师培训学校,学校被评为“全国示范学校”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制定《泸西县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和使用办法》,确保每所中小学公共经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学习。目前全县教育系统有全国劳动模范1人,2015年县第三批入选名师22人,名校1所,名科4人,省级特级教师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3人。学术带头人100余人。
2014年,该县设立专项培训资金100万元以上,重点实施“五个计划”,培训8000余人次。 3、通过机制用好人才。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坚持“退一换一”政策,大力实施“公开招聘一批教师、定向招聘一批教师”。三年来,招聘教师355名,定向培训教师88名,全部招聘到薄弱中小学。建立中小学校长任期制和交流制度,积极探索“以强带弱”、“捆绑发展”等发展模式,通过轮岗交流增加城乡教师的交流互动、临时培训、结对教学等形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三年来,300多名城市优秀教师下乡支教,50多名农村学校管理干部教师下乡支教。临时培训城市。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素质是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完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制定《泸西县教师管理暂行规定》、《泸西县教师年度考核计划》、《泸西县中小学目标管理细则》、《泸西县教师特殊贡献奖励计划》、设立县教师奖励基金,奖励在高中和高考、教学研究、学科竞赛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和突出贡献的教师;大力实施人事改革,全面实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和末位淘汰制,加大教师清理力度,调出各类借调人员38人,重返教育岗位44人, 41名教师被清除;制定《泸西县中小学校长绩效薪酬考核办法》和《泸西县中小学目标管理细则》,将校长考核与学校管理有机结合,实行公开选拔校长贝语网校,6名年轻校长教师被选为学校校长。
四、践行“绿色阳光”发展理念,坚持教育全面普惠、公平正义不可动摇
1.大力实施扶贫助学工程。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力度,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受教育权利,确保他们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三年来,为1.1万人发放补贴1508.06万元。 2、大力实施特色教育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大力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泸西县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97年芦溪外国语学校,学校开设生存教育班、劳动技能班、电脑班、生活知识班、社会实践班等课程,让残疾儿童“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并学习技能。” 2012年,异地新建投资超过800万元。于2013年投入使用,目前在校学生100余人。 3、大力实施教育关爱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留守儿童关爱体系,落实学习优先辅导、生活优先关怀、活动优先的“三个优先”,大力推行沟通制度、结对帮扶制度。帮扶制度、谈心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四个制度”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5、践行“公平共享”发展理念,坚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第一基础。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优先,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培养了舍身救人的少年英雄肖玉玲,自强不息的好女孩李娜,捡金的好女孩。少年陈星等新时代好孩子。被省教育厅评为家庭教育先进单位。坚持突出特色,大力实施长风学校葫芦丝表演、南坑中心学校软球操、宣风中心学校经典诵读、劳动实践等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工程银河中央学校的教育。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打造鲁西小学快乐教育、宣风小学“美丽”教育、鲁西外国语学校成功教育等教育品牌。形成了“学校有品牌、教师有素质、学生有品格”的良好格局。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坚持举办艺术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学生篮球运动会等文化体育活动。三年来,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文体比赛,共有国家级获奖10余人次、省级50余人次、市级200余人。 2015年第九届全省百县田径运动会上,我县代表队以团体总成绩201分名列全省第一,荣获团体总成绩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 2015年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县初中、高中代表队再次获得团体总成绩第一名,其中初中代表队连续12次夺冠。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提高教学科研和教育改革水平。坚持科研兴校、教学研究立校,积极倡导和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科研究的引领作用。 2013年4月,荣获“省级示范教研室”称号。先后举办全市项目观摩会和全市省级项目申报研讨会。近三年,全县立项和结题国家级项目11项,省级项目60余项。建立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制定《泸西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坚持定期发布《教育质量分析报告》。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印发《泸西县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深入开展“自主、探究、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小学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发展成果得到推广全市范围内已列为省级项目。全面推进在线教研平台试点改革,大力开展“网络为媒、区域联动”的校本教研模式改革,全校教研工作全面开展。领域得到了深化。教研改革初步取得成效,《江西教研-鲁西专刊》出版。
3.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多渠道拓展学前教育资源,基本实现“广覆盖、基本保障”的目标。三年来,共实施闲置学前教育教学楼和村小学附属幼儿园改造项目186个,形成了以示范幼儿园为龙头、乡镇中心幼儿园多种形式联合发展的新模式。以村级幼儿园为骨干,以村级幼儿园为基础,民办幼儿园为补充。图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小学综合差异系数为0.38,初中综合差异系数为0.29。公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为89%。 2011年被评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 2013年10月 9月,顺利通过省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督评估试点评估。 2014年顺利通过全省县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督评估,2015年荣获全国县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积极发展高中教育,鲁西中学被列为省级重点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中、中考成绩连年好。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成人教育多元化发展。 2013年,共开展干部教育、师资培训、家长函授教育、学历成人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培训76期,培训学员8400余人次。随着民办教育的稳步发展,鲁西外国语学校已成为全国民办教育的领跑者。学校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招生已辐射周边十几个县市。近两年,吸引民间资本建设了投资超过3000万元的鲁西第二幼儿园和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南坑学前教育中心。两所学校均达到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