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白洋淀的成名之作《荷花淀》和小说散文集

常见问题2024-05-16 21:29:24佚名

孙立不是白洋淀人,但他对白洋淀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根据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战生活创作了代表作《荷花湖》和小说散文集《白洋淀年谱》。 孙犁的文学作品提高了白洋淀的知名度,推动了今天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给白洋淀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白洋淀人民将永远深深怀念他。

1936年夏,应老同学黄振宗、侯世珍的邀请,孙立来到白洋淀铜口镇完全小学任教。 通口小学是一栋依湖而建的精致别致的二层西式建筑。 再加上白洋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冀中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给盛年的孙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侯世祯是打着教务主任幌子的地下共产党员(卢沟桥事变后,侯世祯与孟庆山组织抗日河北游击军,孟庆山任司令员,侯世祯任政治部主任)。 通口村还有一个地下党组织。 在此期间,孙犁通过潼口镇邮政代办处从上海购买了高级图书,更多地接触了革命文艺作品,形成了地下共产党员网络。 可以说,孙犁创作了他的成名作《荷花湖》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甚至成为“荷花湖派”的创始人,与白洋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据当时学生回忆,除了课本外,孙犁还经常选一些进步的作品,如《表》、《四十一》、《阿Q正传》等作为辅助教学。材料。 他的《好暗室年谱》记载:“深夜抄剧本,吃冷馍,煮小鱼,很香。” 闲暇之余,他常常清晨黄昏,到白洋淀走近群众,了解、熟悉这一带的风土人情。 人际关系和人们的工作生活。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学校放暑假。 由于孙俪家乡发洪水,他没有回学校教书。 从此,他奔赴民族革命战争前线,行进在抗日军队的行列中。

1939年12月20日在富平创作叙事诗《白洋淀歌》。 这是孙犁最早的描写白洋淀的作品。 1942年8月25日,他在富平创作了反映白洋淀人民抗日生活的小说《秦晓》。 1944年秋,孙犁在延安写下文章《白洋淀边缘的一场小斗争》,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1944年6月2日)。 1945年,他在延安窑洞的油灯下,根据一位白洋淀燕翎队的抗战故事,写下了长篇小说《莲花湖》(白洋淀纪事之一)。白洋淀同志发表于1945年5月15日《解放》副刊

“月亮升起的时候,院子里很凉爽,也很干净。白天磨坏的皱眉都湿润了,正好赶上做席子。女人坐在小院中央,一身丝丝柔滑的衣服,纤细的芦苇眉在她的手指上缠绕着,细细的,在她的怀里跳跃着……女人正在编织一张席子,很快在她的身下形成了一大片,她仿佛坐在了一块纯净的之上。洁白的雪,或坐在一片纯白的云朵之上,她时而看着湖面,湖面上还挂着一层薄薄的透明雾气,风吹过。一首情景交融的散文诗,一首渔家风格的田园小夜曲,一幅白洋淀水乡的水墨画。

不久,他写了《芦花荡》(白洋淀纪事第2期),发表在1945年8月31日的《解放日报》副刊上。这只鸟也逃离了日本人的追捕,向北飞去,落在一片大荷叶下休息。” 孙犁写了很多漂亮的文章,寄托了他对人民的信任。 对白洋淀人民的思念,歌颂了白洋淀人民美丽的灵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毛泽东读完《解放日报》孙犁的作品后写道:“他是一位有风格的作家”。 《荷花湖》一文,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作家孙犁,更了解了白洋淀这颗华北明珠。 。

1947年,孙犁作为《冀中捷报》记者,重返阔别十年的白洋淀地区进行采访。 当他重游故地时,他感慨万千。 先后到段村、通口、新安、蔡蒲台、安州等地,写下了《新安游记》、《织席》、《蔡蒲台芦苇》、《渔民生活》、 “安州”等地。 《新关西西记》、《远离通口镇十年》等系列作品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白洋淀人民的生活和奋斗,表达了孙犁对白洋淀的眷恋。

1949年进入天津后,深深思念白洋淀人民,写下了长篇小说《蔡朴台》。

1958年4月,孙犁的短篇小说集、散文集《白洋淀年谱》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它如同白洋淀的荷花一样芳香、美丽、栩栩如生,深受读者喜爱。

1972年“文革”期间,孙俪被迫随天津京剧团到白洋淀体验生活。 为了创作京剧样板戏,他先住在安新县招待所,后又到寨南、王家寨、果里口等地。 在郭里口,他看望了几位抗战时期的妇女救援队员,曹真就是其中之一。

”她已经四十多岁了,她的穿着仍然是1930年代的风格:白色亚麻短衫,长发用夹子扎起来放在背后。抗战期间,她被一个十八、十九岁的女孩,在芦苇湖的救护船上,多次用嘴给伤员喂食……”

随后,他还仔细看望了抗战时期的同胞。 在果里口小学,他结识了延安时期的老战友、诗人葛尧。 文革后,创作云斋长篇小说《歌谈》。 他根据这段人生经历,创作了京剧剧本《荷花湖》,1972年5月25日创作了《戏梦》,1981年6月17日创作了《同口旧话》。出版多部诗集:《荷花湖》、《芦花荡》、《蔡朴台》、《白洋淀歌谣》(诗集)、《指示》、《琴萧》、《白洋淀年谱》等。

短篇小说《莲花湖》自20世纪50年代起被列入中学教科书。 直到今天,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从语文课本上了解了孙犁和白洋淀。

孙犁立足白洋淀的优秀作品,以其鲜明的时代精神、浓郁的生活气息、优美的诗意语言、真挚的情感、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吸引和影响了无数文艺青年。 刘绍棠、丛维熙、韩应山、方淑敏、冉怀舟等作家都在孙犁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20世纪50、60年代,形成了以孙犁创作风格为代表的“荷花湖”文学流派。

2002年7月11日上午,孙莉在天津病逝。 追悼会当天,中共安新县委、县政府派出四大县班子代表和孙俪昔日好友前往天津,在孙俪灵前敬献花篮。 当天凌晨4点钟,我们就在电力采摘了新鲜的荷花,很快运到了天津,放在了孙俪的身边。 孙俪年轻时从荷花湖走来,最后在荷花丛中平静地离开。

孙犁逝世后,白洋淀人民决定在白洋淀修建孙犁纪念馆,以表达对他的怀念,纪念他光荣的革命历史和辉煌的文学成就。

2003年7月11日,孙犁逝世一周年之际,安新县人民政府与天津市孙犁研究会在白洋淀为孙犁纪念馆举行揭牌仪式。 中国文联主席周伟志、著名作家丛维熙以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的作家代表、孙犁的子女及生前好友出席了仪式。 即日起,孙犁纪念馆将欢迎公众参观瞻仰。 纪念馆前,孙俪的雕像高高矗立。 他手里拿着一本书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凝视着浩瀚的白洋淀,若有所思,仿佛正在谱写新的篇章……

俗话说,水土养民,白洋淀也不例外。 白洋淀是一片鱼米之乡。 来到白洋淀的游客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会感受到白洋淀独特的民俗文化。 比如,当游船经过时,偶尔可以看到鱼鹰在水中漂浮,互相回复渔歌; 渔船上,可以看到情侣撒网捕鱼,桨声和锦鳞进入船舱,生活气息浓厚。 游客问,白洋淀的鱼种类繁多,是怎么捕捞的? 新浪博主@ui简单介绍了白洋淀的渔猎文化,供游客欣赏。

花罩钓鱼

白洋淀一种对体力要求很高的钓法叫扣花盖,用竹皮编织而成。 渔民们一边用脚左右摇动船,一边用弓击打水面。 一旦发现水浑浊,他们就立即停船,拿起盖子,弯下腰,扣上盖子。 渔夫俯身于船头,左臂压住船罩,右臂入水捕鱼。 不一会儿,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就被从水里捞了出来,扔进了船舱里。

白洋淀原文_白洋淀的小英雄是谁_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

白洋淀渔猎文化:响板吓鱼

响板惊鱼

白洋淀最具特色的捕鱼方式之一,就是夫妻俩在湖上航行,布下铁丝网(又名刺网、粘网)。 妻子摇船,丈夫敲击船头的铁板,发出阵阵“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的清脆悦耳的铁板声。鱼儿被声音吓到了,一会就开始收网,这就是惊吓鱼儿的铁丝网下面的响板。

白洋淀渔猎文化:迷魂阵

迷宫

白洋淀独特的捕鱼方法之一也叫扎达菜(迷宫),据说源自诸葛亮的八卦阵。 它由网和竹竿制成,看起来像芦苇箔。 将其插入水中并像迷宫一样排列。 开口很大,逐渐变窄,最后进入一个口袋。 不需要往里面放食物。 鱼进入迷宫后,一直游进口袋里,即使想再出来也找不到出路。

白洋淀渔猎文化:籱(lǎn)子捕鱼

鱼抓鱼

使用一个特殊的大夹子,夹子上有竹棒框架,周围缝有网。 在白洋淀水中打开夹子,然后合上夹子。 水会从网眼处流走,只剩下鱼。 这种钓法很累,而且大陷阱又大又重。

白洋淀渔猎文化:灯笼

灯笼

它由丝网制成,看起来像灯笼,内置诱饵。 放入水中后,由于它是透明的,水中的鱼看到鱼饵就会游进灯笼里。 当他们吃饱后,就很难出去了。 可重复使用。 钓的主要是水中的小鱼。 种类有麦穗、屎包子、山根、攀岩猴、大小虾、田螺、泥鳅、螃蟹、鳝鱼、水蝎子、小龙虾、水蛭等。

白洋淀渔猎文化:下卡抓草鱼

抓草鱼

用竹条剪一个像枣石钉一样两端尖的夹头。 卡盘的长度取决于鱼的大小。 将夹头弯成拱形,两端合并,用草箍套在一起,草箍内插入嫩芦叶或马斑马。 将鱼钩与鱼饵串在一起,然后将其放入水中。 当草鱼来吃草的时候,它咬断了草箍,夹头弹起,卡住了鱼的嘴,鱼就被钓住了。

白洋淀渔猎文化:拉钓

钓鱼

将网铺在水中,鱼游到网顶,及时将网提起,然后用镐捕鱼。 垂钓对象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及各种小鱼小虾。 获胜是艰苦的工作。 白洋淀有句俗话:“勤而懒,则安”。 线轮钓鱼需要时刻守护,只有不断炼水才能钓到鱼。 如果你偷懒,即使鱼游得太晚,没有及时起床,鱼也会游走。

白洋淀渔猎文化:冰上的迷茫

冰面上的迷茫

提着大木锤,在冬天的冰面上行走,仿佛漫无目的地闲逛。 但他的眼睛始终注视着冰层下面。 透过半尺厚的透明冰面,他隐约可以看到冰下晒太阳的大鱼。 停下来,轻轻靠近,举起锤子,用力击打,注意攻击要稳、硬、快。 再砸下去,就会变成冰洞,轻松钓到被砸晕的大鱼。 我在冰面上自由行走,带回了三两条大鱼。

白洋淀渔猎文化:拉祜族

拉祜族

拉祜是白洋淀特有的捕鱼方法,又称大网。 两条船拉着一根粗绳子——一条船,上面覆盖着铁皮,紧贴着水底。 船缓缓前行,船缓缓前行。 小屋后面一排人拿着铁丝或竹条做成的花盖,像无底的篮子。 拿着盖子的人看着溅起的水花,把盖子扣了下来。 鱼撞到盖子上非常用力。 他喊一声“鱼”,随行的小船靠近,把它扔了进去。观察舱里,有平均几公斤重的鱼。

白洋淀渔猎文化:用网捕鱼

撒网捕鱼

一张用极细丝线织成的网,上面有浮子,下面有脚,在湖水中铺成一长条线。 鱼游过来撞到粘网,或者进入网眼后被网缠住。 你移动得越多,它就会变得越紧。 进入渔民小屋的唯一途径就是等待收渔网。粘鱼网有近十种,包括屎袋鱼网、剑鱼网、黄瓜鱼网、大鱼网等。

白洋淀渔猎文化:鱼鹰捕鱼

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_白洋淀的小英雄是谁_白洋淀原文

鱼鹰钓鱼

“野草青水亮,小船上满是鸬鹚。鸬鹚折翅欲入水,却只等渔夫开口。船头有声响。”船开,鱼散,浪乱,中间有雄,遇大鱼,吞一半……”这是对鱼鹰捕鱼的生动描述。 诗中提到的鸬鹚就是白洋淀上的鱼鹰。 鱼鹰是猛禽,视力敏锐,可以发现水中的鱼!

白洋淀渔猎文化:花篮捕鱼

花篮钓鱼

鱼篓也是白洋淀传统捕鱼方法中的鱼夹。 它们利用鱼的轻食、觅食、巡航、追逐和好奇的天性。 他们架起像篮子一样的渔具,内置鱼饵,还有圆锥形的密码,让他们进不来。

白洋淀渔猎文化:飞蝇钓

一个身色黝黑、戴着草帽的渔夫和一个头戴荷叶、赤裸上身、穿着短裤的青年,手里拿着钢叉,在湖边、芦塘沟边巡逻,瞄准了大片的大鱼。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留学之路,这是白洋淀所特有的。 钓鱼和狩猎的场景。 钢叉多为五爪叉,尖端有铁须,防止叉子碰到鱼后脱落。 渔猎的主要对象是鲤鱼和黑鱼。

这个节目

“笔墨画润天香”

每周日晚20:40河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与您见面。

打开电视看风景,和画家一起旅行。 欢迎收看大型书画文化旅游服务节目《与画家同行》。 该节目旨在通过名家介绍、景点推介、书画欣赏等方式,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书画艺术。

下周看什么:《笔墨青天香》

这就是美丽的白洋淀。 现在,它也被称为雄安新区。

水域辽阔,雾气浩瀚,威力达天,荷兰之美,芦苇之香

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_白洋淀原文_白洋淀的小英雄是谁

请关注《跟着画家去旅行》节目

与著名画家谢长河赏荷花

畅游芦苇荡,吃白洋淀蓬润水产小龙虾,喝荷叶茶

品味画家解长河的笔墨淋漓,自由奔放

笔力雄健、气势磅礴的中国画杰作

感受中国牡丹文化的魅力。

全媒体、多角度、立体报道、省外

外国朋友可以点击以下网址同步观看:

播出时间:周日晚20:40首播

下周六上午 08:00 重播

河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河北公共。

河北奇奇影视有限公司独家拍摄制作河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栏目《带着画家去旅行》。 致力于影视广告、企业形象宣传片、电视专题片、微电影拍摄制作、活动策划执行以及书画定制服务等专业影视服务。

河北奇奇电影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