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9日,高等教育观察课题组精心编制的《HER 2014中国大学竞争力分析研究报告》正式对外公布。自2009年起起步网校,该课题组已连续五年在年底推出其针对中国高校整体竞争力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披露了2014年度我国高校整体实力排行榜、2014年度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排行榜、2014年度我国高校学科建设水平排行榜、2014年度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实力排行榜、2014年度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实力排行榜、2014年度我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还包括了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实力、科研创新实力、社会影响力等五大评价领域的45项2014年度我国高校竞争力细分指标排行榜,其中,细分指标排行榜首次向公众揭示了排名依据的原始数据以及竞争力统计学的评分标准。与去年同期的报告相较,今年我国高校综合竞争力前三甲的排名变化并不显著,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依旧稳居第一、第二的位置;复旦大学表现突出,成功跃升至第三位,这是其首次跻身三甲行列,与此同时,浙江大学则有所下滑,位列第四。
对中国大学国家队的教育品质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检视,这使你能够深入了解当前教育品质的竞争态势。
大学承担着传授知识、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引领社会转型与进步、为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的使命。近年来,随着与国际教育体系的接轨,我国高等学府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办学者及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关注焦点已从关注办学规模转向了对办学质量的重视。一所大学的教育水平高低,对于国家而言,关乎资源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即投入公共资源到大学后,公众能否获得合理的回报;而对于个人来说,则关乎个人进入大学后所能享受到的教育质量的优劣程度。《HER 2014中国大学竞争力分析研究报告》自创立之初便始终坚持关注中国大学办学质量的核心原则,故在分析过程中,并未将大学规模作为评判标准,而是着重考察了各大学教师人均创造的社会价值、学生人均获得的资源分配等硬实力指标,同时亦考量了各大学在社会公众及国际学术界的声誉积累等软实力因素。超过45项的详尽信息,将全面揭示您所关注的高校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最新状况。
指标体系、研究数据公开透明,一贯性地专注于中国大学办学质量
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一场以院校合并为标志的巨大变革,与此同时,以“学术GDP”总量为标准的大学排名榜单也应运而生。然而,这些榜单自诞生之日起,便一直伴随着一个错误的观点:若将我国所有大学合并为一所,那么这所大学将超越全球所有顶尖学府,跃居世界第一,我国高等教育的世界一流化进程将得以一步到位。显而易见,那些只看重总量而忽略质量要素的大学排名2014qs世界大学排名,将一直受此错误观念的困扰。在过去五年里,高等教育观察课题组始终坚持将质量评估作为核心目标,推出了我国大学排行榜,并已形成了显著的特点。这些显著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其指标体系既科学又公开透明;其次,原始分析数据也是公开的。这套指标体系公开透明,共包含45个观测指标,全面囊括了中国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所有要素。这些数据并非依据学校规模来衡量,而是着重考量了每位教师所创造的办学效益、每位学生所享有的教育资源以及社会对其的评价。这些数据从另一层面凸显了大学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的理念,并指出一所大学的成功与否应由社会公众和受教育者共同评价,而非单纯以学校的规模、发表的论文数量或其他成果总量来评判。大学教育需重返全面素质教育的正确道路。社会各界普遍期待,能够切实展现一所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位居前三,共有13所院校得分突破80分,堪称我国顶尖大学中的佼佼者,专家将为您深入剖析。
《HER 2014中国大学竞争力分析研究报告》显示,清华大学一举超越北京大学,荣登榜首。事实上,在2010年和2011年的HER中国大学排名中,清华大学同样位居第一。然而,在2012年的排名中,清华大学曾一度失去领先地位。而今年,清华大学再次以绝对优势击败北京大学,夺得头名,这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复旦大学成功夺回了连续占据三年的第三名宝座,根据研究报告,复旦大学之所以能超越浙江大学,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其师资力量和学科建设的增强。在过去的一年里2014qs世界大学排名,复旦大学在论文发表、科技奖项获得以及重大项目的承担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现,这些成就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整体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浙江大学在去年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从第三位下滑至第四位。
除了前面提到的四所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五至八名的高校,与去年相比排名保持不变。然而,位列第九至第十三名的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与去年排名相比均发生了变动,这一现象也反映出这个集团内十三所高校的实力相当接近,竞争尤为激烈。2014年的HER研究报告指出,这13所高校形成了一个整体竞争力在统计学上得分超过80分的群体。这些高校共同构成了中国顶尖大学中的佼佼者,各自拥有独特的优势,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进步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若一名高中生能够有幸进入这个群体中的任何一所院校深造,那么他/她将更有可能获得同龄人中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除了上述提到的13所院校,另外还有17所高等学府在综合竞争力统计中得分均超过70分,具体包括位列第14至第30名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以及华东师范大学,这些院校同样是中国顶尖大学行列中的骨干力量。
与国际知名大学排行榜最为接近的一份中国大学排行
此外,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多种高等教育机构的排名榜单。在国际层面,最为人所熟知的大学排名包括美国的US News大学排名、英国的QS世界大学排名以及英国的Times-世界大学排名等。现代大学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目前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在教学质量、科研创新、学校声誉、制度建设和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借助这些国家教育专家的视角和评价标准来评估我国大学的办学质量,无疑是一种有益的补充。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近期发布的亚洲大学榜单备受关注,经过详细对比,我们发现2014年HER中国大学排名与该榜单中的中国高校前16强有14所完全吻合,而且这14所高校在两个排名中的位次也几乎是相同的。这充分表明,高等教育观察课题组的研究宗旨——即以评估大学办学质量为核心——与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相契合,且他们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既全面又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