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医学界”主办的2023年中国医学院排名再度重磅揭晓。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依次位列前三甲。
持续8年,填补医学院校排行榜空白
国内设有将近三百处培养医药人才的专门院校,包括独立建制的医学高等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内设的医学部,然而长期以来未能形成权威的医学高校评估体系,现行的医学类大学榜单多数是从综合性大学总榜单中挑选出来的附属排名医学排名,其评估维度和具体衡量标准都更侧重于综合性大学的核心特质。
二零一六年,国内医学领域发布了一份针对中国医学院校的评估名单,从而补齐了相关领域的资料空缺。医学领域具备独有的专家与医疗机构网络,参考国内外大学评估体系的优点,针对医学教育排名的特点,借助运营的“医米调研”信息平台医学排名,强化对学术声望的考察,完善校友反馈与同行评审等非量化标准的设定和资料收集,并整合医学学科特有的量化信息。
榜单亮点解读
上交医学院硬指标最强,北京协和最受业内认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连续八年稳居医学界中国医学院校硬性指标榜首,这个榜首主要依据客观标准,例如医学院博士点数量、重点实验室和附属医院相关数据等,然而在主观声誉方面,北京协和医学院则凭借其无与伦比的业界声望,持续领跑医学界中国医学院校综合实力排行榜,并且位列第一。
本次榜单继续纳入了来自中国各个区域的十所顶尖医学院校的排行,涵盖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为不同区域医学院校的对比评估提供了依据。
医学院新“四大天王”连续八年蝉联榜首
新中国成立之时,国内医学领域的顶尖学府被公认为“四大名校”,分别是北方协和、南方湘雅、东方齐鲁以及西部华西,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演进,当前医学界的“四大名校”已更新为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部,这些机构持续八年稳居中国医学院校排行榜的前列,堪称国内医学教育领域的顶尖集团。这四所医学院校地处北京和上海,其附属医院具备顶尖的临床诊疗能力,科研水平也处于领先地位。
临床 or 科研,后来居上全靠硬实力
依托自办医院是医学高等院校同其他类型大学最显著的分野,促使它们不再局限于象牙塔的范畴,而是深度融入社会生活。此外,直属医疗机构的规模大小、业务范围以及诊疗水平,均对医学院校的声誉地位产生关键作用。
例如,2016年,泰山医学院仅是医学领域院校综合实力榜单中的一个普通机构。2019年,为了改进山东省高等教育整体规划,山东省委省政府推行了科研与教育结合的革新举措,将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等机构进行资源合并,从而创建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教育部经过评审并予以批准,2019年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宣告设立,并且附设了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的名称。该校拥有15家直属医疗机构,囊括4名两院院士,包含1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年门诊量逾1400万人次,凭借这些成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位列2023年全国第36名,在山东省内稳居前三甲位置。
科研能力同样使部分新建医学院校崭露头角。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于2018年才获准建立,但其明确的“研究导向”性质,使它区别于其他新成立的医学机构。到2022年,该校医学领域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数量,在全国医学院校中排名达到第55位,甚至超过了一些历史悠久的院校。此外,其自然指数也位居全国医学院校第17位。该医学院虽然仅有两年入榜历史,却迅速在医学领域内确立地位,2023年时已排名前65。
指标解读
5大维度43个三级指标丈量医学院校发展水平
《医学界》发布的2023年中国医学院校综合实力榜单,依据人才培养质量、教育资源水平、科研工作成效、临床诊疗能力以及行业认可程度五个方面来评估各院校,总共包含了19项二级标准和43项三级标准。评估过程针对每个方面都运用了最优值计算方法,并且每个方面的满分设定为100分。
新增博士点设立时间和毕业生收入两大指标
8年来,医学界一直在改进和优化医学院排行榜的指标体系。
最新医学高等院校的排名,新增了两个作为第三类参考标准的要素,一个是关于首家医学博士授予院校的成立年份,另一个是临床医学学科学生毕业五年后的平均薪资水平。
高等学府的博士培养基地,尤其是学科门类下的博士培养基地,是评估学校学科发展水平与教育层次的关键参照,对于医学类院校来说,医学门类下博士培养基地的建立时间,更是该校医学教育发展历程悠久程度的标志。1981年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博士学位授予的开端,同年的11月25日,首次公布了151所具备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机构名单,在这之中,公立大学有111所,当时上海第一医学院获得了21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其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五,仅次于北大、清华、南大和复旦这四所顶尖综合性大学。首批获准设立博士点的大学里,有二十所拥有独立医学院校,但到现在,这二十所独立医学院校当中,已有十三所整合进了综合性大学。
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最能反映其个人能力,今年医学界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五年后的平均月收入当作衡量毕业生表现的一个参考标准。这个标准的数据是通过“医学界”旗下的“医米调研”机构收集医学院毕业生的调查问卷,并进行深入分析后得出的。